分享

乡愁的伊始与终结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9-21
乡愁的伊始与终结
  • 2012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徐海童
  若是满目的花红柳绿,落日楼头,断鸿孤雁,却寻找不到一丝一毫有关家乡的消息,上古至今的游子们便寂寥怅然了,多半会面对家乡的方向眺望一番,将满腹的思念惆怅凝于一张素笺。但若是小桥流水、村落人家处处皆有家乡的影子,那更是思上加思,愁上加愁,最后的风景就是断肠人在天涯了。
  所以,思乡是文人游子们永恒的主题。一缕思乡从“君子于役”飘到“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从“歌舞升平”飘到“烽火三月”,从一轮明月到一泓秋水,从方寸之地飘到大江南北,飘过唐诗的磅礴也飘过宋词的凄婉,当时光和思绪掠过遥远的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最后还是把镜头定格在盛唐。
  同是思乡、同是诗人,一个地处富饶的齐鲁,一个身在美丽的开封,一个近乎重合的时间,却由两位伟大的诗人分别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慨叹,李白对着琥珀杯玉笛感叹:“不知何处是他乡。”崔颢对黄鹤楼说:“日暮乡关何处是。”
  那么多相似,似是一场隔绝了山水空间的遥相呼应,偏如此的背道而驰,像是失落的游子与得意的旅人的对话。
  很远吗?不。这也许恰恰是横跨千年的乡愁的伊始与终结。由美景起,离家初始的漂泊孤寂之情,衬得景愈美情愈浓,到笛声止,是看似沧桑时醉于异乡的淡淡离愁,衬得曲愈扬愁愈淡。崔颢的美景何尝不能变为他心中的家,而李白的笛声又如何不能是久违的乡音?
  所以当脚印遍布天下,阅尽人世沧桑,能在异乡喝一杯没有熟悉的口味的酒,望一轮亘古不变的月,家便在心里了。如此,便无需再一唱三叹断鸿孤雁、羌笛杨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