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000t_d烧成系统热工标定与工艺分析
2012-09-21 | 阅:  转:  |  分享 
  
2008.5CHINACEMENT

表4预热器出口温度及废气量

项目

天瑞

汝州

国内

2000t/d水平

国内

4000t/d水平

国内

5000t/d水平

温度(℃)3373176~3643186~3483066~335

废气量

(Nm

3

/kg·熟料)

1.44191.3966~1.726/1.3656~1.45

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汝州公

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由天津水泥工

业设计研究院自主开发设计,烧成系统采用五级双系

列旋风式预热器带TSD型分解炉的!4.8m×72m回转

窑,分解炉规格为:主炉1-!7700mm(内径),预燃

室:2-!4900mm(内径),冷却机为TC-12102型推动

篦式冷却机,于2005年7月正式点火,8月份实现达

标,生产基本稳定,为进一步掌握生产运行情况,提高

产品质量,为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提供依据,进一步

节能降耗,我公司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合作,

对该生产线窑系统进行现场热工标定,测试和计算依

据《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要求进行,测试使用的

仪器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校验,测试数据

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处理,标定期间现场生产

情况、原燃材料成分以及系统参数变化小,因此此间

测试数据基本符合测试要求,标定结果具有代表性及

可靠性。

1系统总体性能(见表1~表5)

表3为公司窑系统的主要品参数于国内不同规

模新型干法生产线窑系统主要参数对比情况,可见测

试期间,窑系统熟料产量高于设计指标,但窑系统热

耗也高于设计指标,窑系统的热效率为52.79%,窑单

位容积产量5.30t/m

3

·d,同规模生产线中数较好水平。

图1为国内新型干法系统散热损失对比,汝州公

司窑系统散热量及回转窑散热量与国内同规模生产

线相比相差不大。

预热器出口废气带走热是主要的热损失,由废气

量与废气量温度决定,废气量越大,废气温度越高,热

损失就越多,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目前产量5607t/d

时,汝州公司预热器出口温度及废气量基本正常,预热

器出口温度基本再设计范围内,在国内属于较好水平。

5000t/d

烧成系统

热工标定与工艺分析

张冠军

(天瑞集团汝州水泥有限公司,河南汝州,467500)

表1生料、熟料等成分分析(%)

项目烧失量SiO

2

AL

2

O

2

Fe

2

O

3

CaOMgOK

2

ONa

2

OSO

3

生料35.5013.943.332.0542.961.600.610.060.08

熟料0.3822.425.463.0864.782.600.820.100.44

煤灰50.7623.669.316.680.861.340.326.74

表2煤粉成分分析及发热值

分析

项目

工业分析(%)低位热值(Q

net,ad

)

M

ad

A

ad

V

ad

FC

ad

St

,ad

kJ/kg(kcal/kg)

煤粉1.5824.1722.4251.700.8523290(5570)

表3窑系统参数比较

项目

天瑞

汝州

国内

2000t/d水平

国内

4000t/d水平

国内

5000t/d水平

窑产量(t/d)56071880~25114200~46005200~5669

窑单位容积产量

(t/m

3

·d)

5.303.2~4.744.18~4.614.59~5.21

热耗(kcal/kg)770.52725~853715~750721~732

电耗(kWh/t)25.6126~30~2524.76

窑热效率(%)52.7948.3-~58.2/56.89

图1国内新型干法系统散热损失对比

CONSTRUCTION

新厂建设

53

中国水泥2008.5

表7各级料管物料分解率

项目C

1

C

2

C

3

C

4

C

5

分解率(%)2.904.4612.6525.5898.24

图3高温风机电耗比较

熟料形成热指生料在煅烧成熟料的过程中所消

耗的各种物理化学能,是烧成熟料必须的理论热耗,

在生产条件相同、热工制度稳定的条件下一般是确

定的。表3中各项支出热量可见,汝州公司5000t/d

生产线熟料形成热占总热耗的50.02%,因此要进一

步降低热耗,只有剩下的49.98%有潜力可挖,而预

热器出口废气显热、冷却机排出空气显热、系统表面

散热损失、出冷却机熟料显热分别占21.20%、

14.55%、6.56%、6.30%,,四者总计占48.61%,说明这

四项指标是影响熟料烧成热耗的主要原因,为进一

步节能降耗提供了依据。

2预热器

2.1预热器系统温度及压力及效率

表6为预热器各级温度分布情况,图2为国内

新型干法窑的各级预热器旋风筒出口之间的温度

降与汝州公司5000t/d生产线的对比,从各级预热

器的出口温度分布来看,汝州公司温度降基本正正

常,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厂的规律基本是一致的,

即C

2

~C

1

间的气体温度降最大,其他各级依次减少,

这主要是因为入预热器的生料温度与C

2

出口温度

相差较大的缘故。

汝州公司5000t/d生产线在产量5607t/d时,预

热器的总阻力损失为6650Pa,系统阻力偏高,主要原

因时分解炉系统压损较大,炉出口压力-2230Pa,大

大高于正常-1200~-1500Pa,据了解天津院已有生

产线将分解炉与烟室缩口由现在的!2050mm扩大

为!2400mm,在使用过程中效果较好,因此汝州公

司将论证改进。表7为各级预热器物料分解率。

C

1

出口废气总管中废气的粉尘浓度反映了整个

预热器系统的分离效果,从测试结果来看,废气总管

的粉尘浓度平均为66.76g/Nm

3

,在设计范围之内,经

了解,天津院其他同类型预热器出口粉尘浓度基本在

50~70g/Nm

3



2.2窑尾各点气体成分

从测试数据来看目前汝州公司预热器系统存

在较大的漏风,因此汝州公司在下一步的操作过程

中应适当调整系统拉风,将烟室和分解炉出口O

2

含量控制在1%~3%左右,预热器出口O

2

含量控制

在2%~4%左右。

2.3系统电耗

窑尾高温风机的电耗是整个预热器系统设计优

劣的一个重要评判指标,高温风机电耗低,说明预热

器系统低压损的设计的成功,图3为汝州公司高温风

机电耗及其与其他厂的比较,汝州公司5000t/d生产

线高温风机单位电耗为12.53kWh/t,从中可以看出,

较其他厂偏高,主要原因是目前系统产量较高,预热

表5烧成系统热量平衡表

支出热量

序号项目kJ/kg(kcal/kg)%

1熟料形成热1721.9(411.78)50.02

2蒸发生料水份耗热4.20(1.00)0.12

3预热器出口废气显热729.62(174.48)21.20

4预热器出口飞灰显热28.99(6.93)0.84

5冷却机排出空气显热500.70(119.74)14.55

6煤磨抽热风29.35(7.02)0.85

7冷却机飞灰显热10.29(2.46)0.30

8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7.28(1.74)0.21

9系统表面散热损失225.88(54.02)6.56

10出冷却机熟料显热216.97(51.89)6.30

11其他热损失-33.03(-7.90)-0.96

12系统总支出热3442.15(823.17)100.00

表6预热器系统各级温度分布(℃)

系统部位C

1

C

2

C

3

C

4

C

5

HX

气体温度364571738857891

各级温度20716711934

汝州

气体温度337531686808904

各级温度19415512196

图2部分厂预热器旋风筒出口温差比较

CONSTRUCTION

新厂建设

54

2008.5CHINACEMENT

器系统出口阻力偏高所致。

3分解炉

汝州公司分解炉为双喷腾型TSD炉,其特点为

结构简单,阻力系数低,具有双喷腾效应和碰顶效应,

能稳定入窑生料分解率在92%以上,从测试情况来

看,分解炉运行效果较好,这为回转窑减轻负荷和提

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分解炉和C

5

筒出口温度

不存在“倒挂”现象,分解炉出口的CO浓度不高,表

明风煤配合适当,分解炉煤粉燃烧完全,但如要进一

步提高产量分解炉容积将可能成为制约因素。

4冷却机

汝州公司窑系统篦冷机为第三代带空气梁的新

型篦冷机,在标定过程中,冷却机总风量为2.145

5Nm

3

/kg·熟料,基本与第三代篦冷机的(第三代篦冷机

用风量一般为1.9~2.2Nm

3

/kg·熟料)相当。

从表8可知汝州公司5000t/d生产线入窑二次风

温温度和入炉三次风温度都比较高,从窑头罩护板及

耐火材料的腐蚀情况以及出窑熟料情况来看,窑头飞

砂料较多,经分析可能为窑头飞砂随二次风入窑,使得

二次风温偏高。

另外从测试结果来看,出篦冷机熟料温度平均

256℃,最高测时温度为433℃,最低为173℃,表明熟

料冷却不好,同时管废气温度也偏高,温度为325℃。

篦冷机冷却效果差,主要原因有:

(1)结粒情况: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熟料结粒不

均,使得熟料出窑时造成离析,大颗熟料集中一端,

细粉熟料集中另一端,造成“红河”现象,从现场观察

看,“红河”现象严重,熟料结大块较多,原因主要在

原料调配,根据汝州公司化验结果表明生料中铝含

量偏高,钙偏少,熟料烧成时细料、液相量多,入篦冷

机时结大块,在篦床两侧形成“红河”,建议加强控制

生料成分,适当调整窑头用煤等措施避免熟料结粒

不均及飞砂料现象。

(2)设备维护:冷却机篦板损坏,造成冷却风“短

路”漏风,冷却机壳体、观察门(孔)、下料锁风阀等存

在多处漏风。

(3)中控操作:操作经验不足,二、三段篦床推动

次数太快,熟料冷却时间不够,料层薄,容易“短路”,

监控电视运行不正常,操作缺乏多元依据。

5建议与结论

(1)建议加强原材料控制指标,适当调整生料配

料率值,尽量使生料配料减缓窑头飞砂量,提高KH

值保证熟料后期强度的增进。

(2)调试期间熟料岩相分析来看,窑内存在还原

气氛,熟料冷却基本正常。

(3)在目前产量下,预热器系统阻力较高,出口温

度基本正常,废气总管的粉尘浓度平均为66.76g/Nm

3

,

在设计范围之内。

(4)从窑尾气体成分来看,窑尾烟室和分解炉出

口O

2

含量偏低,预热器系统漏风较大,建议适当匹配

系统拉风,检查系统漏风点,加强密封堵漏工作。

(5)改善生料配比,合理控制率值,减少窑头飞砂。

(6)加强篦冷机维护,优化系统操作,如果要进一

步提高产量,建议采用第四代推动式篦冷机。

(7)针对较高的预热器与冷却机出口温度,建

议公司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回收废热,达到节能

降耗的目的。

通过对现场标定数据的分析,表明汝州5000t/d

生产线窑系统与国内同规格生产线相比,其工艺指标

在国内来说,属较好水平,但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

有很大差距,需进一步挖掘潜力。□

参考文献:

[1]胡道和.水泥工业热供设备.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14-117

[2]谢克平.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精细操作与管理.新世纪水泥导

报.2006,(2):1-3

[3]吴国芳等,乌兰3号预分解窑的热工标定与节能分析.水泥2007,

(9):29-31

表8气体参数

测定项目

气体体积

Nm

3

/hm

3

/h

入窑二次风59576958

入炉三次风613193274280325

冷却机余风40043187264958

温度



55

献花(0)
+1
(本文系给中华安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