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八王寺
位于沈阳市内的八王寺原名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一四一五年),清代崇德、乾隆、同治及民国时期曾先后四次重修。据载,努尔哈赤之子英郡王阿济格路过大法寺时,见庙宇破败不堪,便施舍银两重修,因阿济格在诸王中排位第八,故人们又称大法寺为八王寺。
八王寺曾是沈阳最知名的寺庙之一,几百年间久有盛名,但日俄战争中基本被毁,除山门保存完好外,内部大殿的屋顶已被烧光,只剩下断壁残垣。至二十世纪初八王寺仅存三层院落,占地三十余亩。 三年前,新“八王寺”在原址东侧八十米的地方重新复建,投资人民币五千多万元的新八王寺占地八千多平方米,四十多万张金箔装点着十三个殿堂,沈阳人所怀念的“八王井”也闪现其中,虽然井内无水,仍令沈阳人倍感亲切。 2009年5月14日,有近600年历史的沈阳八王寺,经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重修后对外开放。
藏经楼
大殿
大殿
大殿前
大殿一角
钟楼
钟楼
甬道
配殿
甬道
配殿
山门
大殿一角
大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