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世界的艺术问候

 fifizhao 2012-09-22
 
■ 从名家陈列馆入口,隐约可见吴冠中大师深思的神情

■ 库尔贝《从市里归来的弗拉基埃村的农民们》大气、自然,人物刻画细致真实 油画

■ 奥古斯丁·莱尔米特的《收割的报酬》以现实主义的目光生生刻画了无奈绝望的农民工形象 油画

■ 亚历克斯·卡茨《伊莱》色彩和比例上充满魅力,独具特色 油画

■ 竹内栖凤《柳荫杂居》流露出竹内对中国风物的憧憬 国画
■ 真实而残缺的头像相互对视,不知从中读到了什么 雕塑

■ 贺天健《宋人诗意》透露着宋人山水中独有的悠然与伟岸壮丽之气 国画

■ 林风眠的《渔妇》线条简单有力,灰暗中闪亮的鱼儿充满生活的希望 国画

■ 陈逸飞、魏景山,《开路先锋》将镜头拉向那个劳动最光荣的年代 油画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后,中华艺术宫终于要和广大市民见面了。两年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呢?那跟着我们一起去“热热身”吧!

  中华艺术宫的打造,目标绝不仅是上海的、中国的,而是照着计划一步一步向着世界级国家博物馆而努力着,未来不仅是陈列展示,更兼具学术研究、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等多项功能,不但是将世界艺术云集于此,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的文化艺术推向世界。因此,中华艺术宫的重点打造对象还是中国艺术家的杰作。无论是《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开幕主题展,还是名家艺术陈列馆的打造,都是国内绝对的“重量级”,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能让参观者得到很大的满足。

  陈逸飞、魏景山的油画《开路先锋》描绘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农兵”积极投入建设的身影,巨大的画幅、细腻的描绘将筑路工人豪迈的气概及劳动者的伟大展现在眼前,令人感动。水墨画作为中国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不容小觑,诸如贺天健的《宋人诗意》,以水墨的清雅展现出深山的空间感,如同古代文人般既悠然又不失伟岸。作为国人,我们能在这些作品中找到共鸣,读到历史,品出文化,真真是一场视觉和怀旧的绝妙之旅。

  在开幕之际,中华艺术宫也得到了来自世界的祝贺,只要来到这里,就能看到大英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等7个著名博物馆的100件珍品,这场国际艺术的聚会,在彰显了中华艺术宫拥有国际一流展示平台的高端品质的同时,也在国内起到了普及艺术教育的功能。美国惠特尼艺术博物馆馆藏作品《伊莱》选用了作者卡茨最爱的柠檬绿为背景色,将好友伊莱苍白中带着淡淡红晕的肤色跃然纸上,作品介于抽象与现实中,别具一格。日本艺术家竹内栖凤用他轻松的笔触勾画出他上世纪20年代所见到的中国风貌,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法国知名的奥赛博物馆此次也以“库尔贝”与“自然主义”为切入点,精选了88件馆藏,将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带来了中国,借此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库尔贝、米勒、柯罗、巴比松等艺术家的优秀作品。   梁依云 文 董鸿景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