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入山西

 昵称4758024 2012-09-23

8月8日,同事一行前往山西旅游。几年前去天津时坐过动车,真是飞般感觉。这是第二次乘坐,又距7.23温州动车杯具才几日,心里未免惶恐不安,没成想,动车限速前行,早7:20出发,10:46安稳到达太原。

山西大院是一座集餐饮与山西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酒店,地处太原市交通便利的体育西路南端。它凭借对山西五千年文明的深刻理解,与时俱进,以大视角打造一流餐饮品牌,提炼和浓缩了“根祖文化”“大院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分别展示在厅堂和包间内。各地宾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到浓厚的晋菜情韵,独具风格的“大院”菜系,观赏到令人惊叹的面食表演,更重要的是领略到山西“根祖”文化的深厚已久,同时在这里还收集到山西省境内迄今为止所存的三十七个民居大院的遗址图片等相关资料。客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山西数百年来民居建筑和晋商文化恢雄与大气,还可以邻略到山西原汁原味的民间民俗文化。

晋菜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特别是在晋商的带动下,晋菜众取所长,体系优异,风行一时,一批晋菜也曾走出娘子关,历史上晋菜影响势力强劲,历史辉煌,曾让三晋人民引以为荣。菜点可分为南、北、中三派。南路以运城、临汾地区为主,菜品以海味为最,口味偏清淡。 北路以大同、五台山为代表,菜肴讲究重油重色。 中路菜以太原为主,兼收南北之长,选料精细,切配讲究,以咸味为主,酸甜为辅,菜肴具有酥烂、香嫩、重色、重味的特点。

我们虽然吃的旅游餐,但感觉也很好吃,在这里我第一次吃到栲栳栳面食。

山西大院虽然只是一个餐厅,但可以说它承载着三晋大地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成为全国乃至海外来宾了解山西文化的重要窗口。

午餐后我们乘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同事们坐在开得贼快的电瓶车上都未免胆战心惊,但也惊险刺激,欢笑声一路,我则不断地按动快门拍摄下以上这些画面。

很快我们到了古城墙下。平遥古城位于平遥县城中心位置,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也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墙,是世界文化遗产。

从城外看古城墙非常高大、古老、有气势,其内部由泥土夯实,外部全部砖砌,只是城墙内的城砖都没有了,只剩下黄土,有些遗憾。登上去看古城内的风貌更有另一番感觉,城墙上以砖石辅就,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城墙东西有四座方形瓮城,两两相对。作为一个起防护作用的城墙,平遥城墙顶上还设有了望孔、射孔、垛口等御敌设施。

极目远眺,古镇看上去灰蒙蒙、乱糟糟的,跟丽江相差甚远。但作为原古建筑保存至今还这么完好,还是非常不错的!看得出当时的强大、繁荣与恢宏。

古城里现在还有许多居民在居住。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使其尽快搬离古城去生活,使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得以更完好保存。

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肯定就出自这里了。

据导游讲:城墙的形状是只乌龟,北门是尾巴,突出来的,东西两边各有两个城门,是乌龟的四条腿,南门是头,南城墙之所以是弯曲不规则的是龟壳前边的弧度,听这个觉得很有意思。

古城墙下来到的第二个景点就是平遥县署。平遥称古陶地,为帝尧的封地,西通秦陇,北达燕京。春秋属晋,战国属赵,南北朝魏以避太武名焘改为平遥,历史悠久,建县久远,有古城便有古衙,城衙并存,相得益彰,实为一绝。

古衙前有不少外国友人在游玩儿,看他们的兴致令我感动和钦佩。

不好!帅哥发现我偷拍了,赶紧撤退!

平遥县署(县衙门)保存完好,座北朝南,坐北朝南,正应了“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那句俗话。大门正对面的照壁上绘有一只传说中叫“狻猊 ”的怪兽,不仅可以避邪屏蔽,也有警戒大小官吏不得贪赃枉法之用。大门东侧有一面喊冤大鼓,西侧设有申明亭,主要是进行诉前纠纷调解,能不告则不告;如果调解无效,非告不可,则由衙门专人在此代写状子。衙门南北轴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面积二万余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现存明清规制,除少量元代建筑外,大部分为明万历重修,建筑群主从有序,结构合理,左文右武,前朝后寝。总房屋间数二百九十九间半,是封建王朝最基层统治机构的完整再现。

平遥县衙建筑宏伟,具轴线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主从有序的建筑特点,中轴线上有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中轴线上的最后一重建筑是大仙楼,为平遥县衙所独有。楼下窑洞作厨房,悬有一联:“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楼上供奉守印大仙,联书:“名场似奕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守印大仙亦即民间传说的狐仙,保住了大印就等于保住了官职,但为官之道还得用心体会。东侧线为土地祠、侯庙、粮厅、后花园及其花厅,临街还有钟楼、横跨街道的观风楼;西侧线为牢狱、公廨房、督捕厅、洪善驿等。历尽沧桑,平遥县衙折射出中国古代的官署文化,实为封建王朝在最基层政权机构的缩影。

县衙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很引人注目,上联是:“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下联为:“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此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上联是规劝百姓,下联则告戒官员。既为劝告百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他三分又何妨,得饶人处且饶人,衙门还是少进为妙;又在明示衙门断案要审时度势,合情合理,出于公心,为民做主。朗朗读来虽为白话,细细琢磨道理精深,就冲能把此联高挂县府,表面看来这位七品的襟怀倒算是非同一般了。

任何一个朝代,如果整个社会风气好了,那么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上至九五之尊,下至七品芝麻官便大多能以身作责,清正廉明。然而,真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一己之得失而改变其为官之道,说来容易,做来却难。在中华五千年浩浩历史上,海瑞、包拯这样名垂千古的官只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如果海瑞、包拯的精神蔚然成风的话,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大加推崇了,天下的官都像海瑞、包拯,那么海瑞、包拯也就不会名扬千古。

因此,大堂之上所书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我以为这并不代表着知县就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这也许是他的座右铭,但更可能只是一种标榜,是挂羊头卖狗肉,挂着“亲民”的牌子,喊着“造福一方”的口号,却干着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勾当。“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一县之尊,七品芝麻官而已,官虽不大,但毕竟是父母官,离百姓这么近,若贪起米,也便来得更直接、更快捷。所以,如果仰仗了这样的父母官,那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思量起我们平民百姓,也不是说遭遇到不平事就不许击鼓喊冤讨公道,但是为鸡毛蒜皮之事便累心损财瞎折腾,肥了讼棍、衙役、贪钱的官,弄的原、被告两败俱伤,何必?

各级官员当官要为民做主,应公道,勤政、廉洁,倘若私欲膨胀,贪赃枉法、一朝东窗事发,摘掉花翎顶带倒也罢了,闹不好咔嚓掉了脑袋,你贪来的“十万雪花银”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梦,何苦来着?

在县大老爷的大堂里,惊堂木、煞威棒、签筒、笔墨等一应俱全,大家纷纷抢着上去留影,过过大老爷的瘾。当然,我也未能免俗。

平遥县衙走一遭的官官民民,心灵或许多多少少有所感悟,心态也会趋向平和,对建立和谐社会,清廉政府大有益处。

离开县署大家继续乘坐电瓶车前往下一个景点――明清街,小车子在街道上、小胡同里风驰电掣、七扭八拐地行驶,打破了古城的宁静,引来的是尖叫声和欢笑声~~

瞧瞧开车的都是当地这样的小伙子,可想而知了。

明清街,自古以为就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街道两侧的店铺都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

明清街中央的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贯通南北,楼南东侧脚下有水井一眼,世传“井内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楼”,清时被冠以平遥县十二景之一。 昔日修建市楼,与旧时商贸功能密不可分,旧称,一日有三市,即“朝、午、夕”三市,俗称“早市、午市、晚市”,可谓商贸聚集中心。

在这里可以品味到原滋原味的明清集市

在这里可以购买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西特产,尤以平遥牛肉著称。

香草肉吗?

各种烤肉

老陈醋

瞧,我们同事多可爱!

各种漆器

男人是搂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 不怕耙子没齿儿,就怕匣子没底儿,呵呵。

好喜欢这个做工奇特的水果篮儿,本想买一个,但考虑到携带不方便,只好作罢。

正宗心型红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各种头饰

麻布围巾我喜欢

这些东东让我想起文革时代,这样的包包曾经很流行,俺还背过呢。

逛累了,在这里歇歇,好惬意!

手工布鞋淳朴、舒服。

小伙子真是心灵手巧之人,那么安静那么踏实地现场制作皮鞋呢

很喜欢这样子的灯具,自然、温馨。

粗布包包

像楼上的大妈一样在此小息,悠闲自在。这里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围墙紧密呼应,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风雨雨,处处已显出苍老,但苍老而风骨犹在,竟然没有太多的破旧感和潦倒感。惊叹!

街道并不宽,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坎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见当年街道上是如何车水马龙的热闹,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俗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西大街是中国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日升昌票号的所在地,这条街实在是一条神奇的街,有日升昌票号的创始人毛鸿岁羽创立的“蔚”字五联号中的四联号,有宝丰隆票号,有厚德恒钱庄、有永泉当、永玉当等著名当铺。

这里的窗户都比别的地方做工精致、美观,透着是玩钱儿的地方。

5点走出平遥古城时正巧碰见一溜儿婚车经过,敲锣打鼓好热闹,分享这份喜庆吧。

5:30告别平遥古城,在导游的带领下乘车向绵山挺进,车子在苍茫的山西大地上疾驶,两个小时后就到了绵山脚下,就在这时只听“嘭”的一声,车子的水管爆裂了,司机师傅赶紧靠边修理,我和同事们则撤离马路对面的一个空场上等待。此时晚霞满天,空气清新,除去来的一条马路,周边郁郁葱葱,清凉一片。

在等山上另一旅行车接我们的半个小时里,我则组织同事们在这个荒郊野岭里照个第一张全体照,大家哈哈大笑地说:“在平遥都没照张合影,居然跑这里照来了。”之后丫头们又分别用这顶漂亮的遮阳帽当道具,迎着夕阳、摆着各种POSE让我给拍照,瞧,多漂亮啊!

旅途出了点小意外,本来惊着了大家,但就是因为我的相机咔咔地响个不停,原本寂寞的山脚下却成了欢乐的地方,哈哈哈、嘻嘻嘻的笑声惊飞了玉米地的小鸟。

清凉的夏日是女人的知音,清凉的夏日给女人诗意般的怀想。在这个清凉的夏日里、寂静的绵山脚下、丫头们继续将美丽进行到底,一个个如此的清新怡人,令我陶醉。

这是哪个可爱的丫头给我拍得照片呢,如此的青春自然,居然让我想到遥远的学生时代。

女同胞们,尽可能地多拍一点儿照片把美丽留住、将青春定格。闲暇的时候将照片再翻出来,欣赏一下自己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此次旅游共有17人,除去MING比我大三岁,其他人都比我小的,这群丫头各个嘴儿像抹了蜜,都亲热地管我叫二姐。 瞧,大姐负责编辫子、二姐负责拍照,美得她们都找不着北了。等另一车子从山上下来接我们的时候大家居然对这里恋恋不舍了,有的还跟领导讲:这儿也算咱们的一景点啊!领导憨笑点头称是!

车子开始在盘山公路上转山,山高路险,车子的一面靠山行驶,一面是雾霭茫茫,丫头们吓得大气不敢出,我的目光则一直追寻着那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居然忘记了害怕,还直感叹天地之奇特大美。

晚8点我们到达这个宾馆,天也完全黑暗下来,山里也很冷,大家急忙拎行李钻进宾馆,再没出来。在城市、平原居住惯的人在黑夜里猛地站在大海边、深山里可能都会有害怕的感觉,反正我有,觉得渗得慌!

宾馆里真不错!富丽堂皇、温暖舒适。我和HOU丫头吃罢晚饭,在宾馆里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就回房间睡大觉,来时北京已经闷热多日,一下子到这深山里凉爽得需要盖被子?!好爽好享受哦~~

尽管听得见外边总有哄哄的声音,以为是山风呢,就安然睡到天明,竟然忘记自己在哪里了,一骨碌爬起来看看手机,已经是早上6点半了。HOU丫头还睡得香甜,没敢打扰,悄悄地洗簌完毕,溜出房间,楼道里也还静静的,大家远道赶来都累得不行,都在睡懒觉呢,呵呵。

当我推开宾馆的大门时,忍不住开心地笑了,因为迎面的就是这个瀑布,闹半天那哄哄地声音就是它发出来呀!昨晚黑灯瞎火地下车、进宾馆,周围有什么都看不清,没想到我们住的地方离这么美丽的风景如此的近,近得伸手可触、近得只是一墙之隔地呼呼睡,哈哈哈太美妙了!

站在空旷的小广场上有点不知所措、茫然若失。除去宾馆、一条来去的马路,四周都是高山,有两、三个宾馆里的服务员在拾捡花草里的白色垃圾,有鸟儿叽喳掠过,瀑布还在哗哗地流淌着, 除此听不到别的声音,此时此景,没有嘈杂、没有污浊、没有闷热、更没有嫉妒恨、物欲横流,只有安宁、新鲜、葱郁、花香与清凉。

而我一人悄悄地跑出来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个意境,好难得好享受哦~~

我在心里向群山呐喊:“绵山我来啦~~绵山早上好~~”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到绵山必须提及此人:阎吉英,男,1945年生于介休义, 中共党员。 山西省介休市三佳煤化厂厂长,山西省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西三佳集团公司董事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西省涌现出了几个焦炭大王,名震三晋大地,阎吉英就是其中之一。90年代中期,阎吉英独资开发绵山,发展旅游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焦炭大王 阎吉英是山西省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他凭着敢为人先,敢闯市场的强烈竞争意识,与时俱进,争先发展,创立了中德合资山西三佳焦化有限公司,成为山西省民营经济的领头雁。 阎吉英今年54岁,是介休市义安村一户农民的儿子,1983年,改革开放之初,阎吉英借资700万元,承包40亩荒滩地,建起了煤化厂,十多年来,他所领导的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9亿多元,员工5800余人,年销售收入3.2亿元,年创汇5000万美元,年缴税3000万元重点民营企业。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阎吉英同志没有停步在只要效益,不要环保上,十多年来,投资7000万元对焦炉进行了五次大的改进,96年又自主研制出SJ-96清洁型无回收炼焦炉,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达到国家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阎吉英同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95年经过反复论证,在介休市委、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决定投巨资,不求回报开发绵山风景名胜区,向旅游产业进军。

绵山位于晋中,地处汾河南岸,毗邻平遥古城、灵石王家大院(相间只有半小时的距离),是极富个性的“旅游金三角”。早在8年前,守着绵山这样一座旅游资源富矿,山西介休市政府却难得其利,原因是绵山交通不便,没有被很好地开放。然而,开发绵山需要巨资, 1995年介休市政府开始另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打破旅游资源国家统一经营管理的旧机制,转让绵山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 当介休市政府抛出“绵山”绣球时,阎吉英接住了这个绣球。此时的阎吉英和他的三佳煤化有限公司以焦炭为主导产品,年产100万吨以上。阎吉英以他接受过国际市场洗礼的企业家敏锐的目光注意到焦炭业兴旺发达中潜伏的巨大资源危机,企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绵山这座千年名山的深厚情感,使他作出了最终的抉择。

从一个焦炭大王到旅游文化企业家,对阎吉英先生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考验。阎吉英先生在这开发的七年间,足迹踏遍了绵山75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人文遗迹,为了企业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他还聘请了各方面专家做自己的顾问,制订了分三个阶段开发绵山的阶段目标规划。 如今的绵山旧貌换新颜,重新成为山西省一颗闪亮的旅游明珠。从1998年绵山一边修复一边开始接待游客至今,绵山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一直呈跳跃式增长。绵山野生成为山西第一家获ISO9001和ISO1400双认证的景区,绵山的植物品种已达2000多种,绵山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空气中负氧离子也高达15000/立方米以上。游人上绵山乐不思蜀,流连往返。周围村庄的百姓也说:这几年火灾没了,气候好了,雨水多了,风少了。

一道朝霞如佛光般地照进绵山,阎吉英这个民营企业家在我眼前是如此的高大、威武,如这绵绵的群山,他的才气和胆识令我仰望和由衷地佩服!他不愧是山西人的骄傲!

好想顺着山路往上爬一爬,但感觉有点害怕! 毕竟是一个人从宾馆里偷偷地跑出来的,又不见其他人上山,万一从山上蹿出只大老虎怎办?就在这时,看见从不远的隧道里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三三两两的人来,令我为之一振。

再仔细一看,我的两个男同事也在里面,好惊喜!他们见我一人缩头缩脑地瞎溜达瞎拍照呢,也很惊喜!

我们一同来到万寿图下合影留念。他们得意地告诉我:他们5点半就出来了,已经爬上了附近的一个最高峰。那个爽啊~~

我心里居然嘀咕道:居然还有比我神经病的呢


 《万寿图》全用青石板镶成,仅图芯就达539平方米,如一巨幅长卷。《万寿图》底边宽0.8米,浮雕着绵山十二大景区的典型风光,其余三边宽0.5米,浮雕着奔腾的海流和喷薄欲出的红日,寓意碧海丹心,寿同日月。
  最醒目的要算图中“万”、“寿”、“图”三个阳刻的颜体大字,其衬底分别为阴刻的篆书百福、百禄、百寿,祝愿世人福禄寿齐。三个大字外围是一圈阳刻的隶、楷、行、草四体寿字,祝世人四季康泰。下排中间有仿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米芾及近代齐白石等大师的真、草、隶、篆四体的大“寿”字与阳刻衬底形成的12幅百寿图,谨祝世人一年十二月,月月安康;下排左右两头各9幅,每幅行、楷、隶(篆)、草四体的寿字,每体一行,其中有仿晋武帝、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乾隆、慈禧、光绪等历代帝王的墨迹。俗话说“字如其人”,通过书法,可以揭开这些称孤道寡、高高在上的帝王之神秘面纱,去感受他们真实的才艺和人格。最上边一排及左右两头各三排的篆书体寿字,大都出自欧阳修、范仲淹的笔体,工整稳重,便于游人欣赏、拍照和临习。
  全图共有寿字10088个、福字106个、禄字105个,由众多善书者直接临摹上石,笔力气韵基本保持了原作的风貌。
  整个石刻《万寿图》厚今薄古,贴近现代。通过书体、大小、刻石工艺的调整,一眼望去,宏构巨制而不笨拙,异彩纷呈而不零乱。图中寿字中的钟鼎、籀文、简、帛书、秦汉籀文,到晋唐楷、行、草的演变,反映了汉字发展变化的源流,因而有很高的书法史料价值和观赏临习价值。

万寿图,意在寿。《说文解字》说“寿,久也”。《道德经》说:“天长地久,人所共求,皆须顺乎自然之道。”此外《诗经》及各种典籍中多处可见关于“寿”的论说,如“寿图有道”、“万寿无疆”等等。万寿图不仅在祝愿国运昌隆、人民寿康,而且作为碑苑的门楣和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绵山景区的文化内涵。

俺在此留个影儿也愿自己生命力更长久些,最好无疾而终,嘿嘿~~

差10分钟八点我们三个拽着晨风、披着福禄寿,说说笑笑地回到宾馆,HOU丫头居然还在甜睡,当我告诉她外边的哄哄声儿是瀑布声儿时,丫头噌地爬起来,掀开窗帘,惊呼道:真的嘿~~

小家碧玉出轴心,粉黛无施见本真。

  碣石千行招凤驻,悬泉三跌唤龙吟。

  趁时草木相添绿,随类珍禽自结邻。

  如许风光非独有,只缘缺少性情人。

绵山道教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罗宫景区。大罗宫,又称大罗天宫,为道教最高仙境。据传,绵山大罗宫始建于唐玄宗时期。后因战乱,原宫早已不存。现在的大罗宫为当地大居士阎吉英先生筹4亿巨资在原址上重建而成,迄今已经建造道教殿堂60余座,塑造神像600余尊。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层楼迭阁,青墙金瓦,画栋雕梁。雄狮背驮整座宫殿,形象逼真,威武生动。一层至七层面阔五间,以财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灵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为主。七层以上为众妙堂、讲经坛、混沌殿、诸仙殿、藏经阁。八层至十三层面阔9间,廊下各有10根盘龙大柱,宛如皇宫天庭,一派金碧辉煌。主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群总面积共达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可与布达拉宫媲美,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

云峰寺位于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抱腹岩。绵山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岩内有云峰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距今一千七百余年。建筑风格可与悬空寺相媲美,虽历经沧桑仍保留至今。

历史上,云峰寺名称多有变化,时而称为抱腹寺,因其建于绵山最大的抱腹岩内而得名;时而称为云峰寺,因其位于绵山峭壁之上,云雾起时常被封锁于浩渺之中而得名;时而称为大岩寺,因抱腹岩之大容庙宇近百间而得名。

抱腹岩-云峰寺景区主要景点有毗卢殿、玉皇阁、空王殿、五龙殿、迪公洞、鸾公洞、五龙松、铁索岭、《大唐汾洲抱腹寺碑》等四十余处。寺内供奉有当地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空王志超是汉人第一个成佛的,塑像为包骨真身。抱腹岩顶壁挂铃,场面惊心动魄,令人赞叹叫绝。铁索岭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铁。

岩左侧现建有四星级的“云峰墅苑”。云峰寺已成为一个拜佛、观光、旅游、度假的理想处所。

8月10日用完早餐,和绵山挥手告别,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中国民间故宫王家大院参观游玩儿。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的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绝。

这是王家大院的东门,我们从这里进入。灵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太原王氏后裔庞大住宅群的总称。

灵石历史上曾有过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静升王家是其中之一。静升王氏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后西迁至山西太原。南宋初年,族人王实由太原南迁至灵石县沟峪滩村,以卖豆腐为生。元皇庆二年(1313),王诚斋又率族迁静升村。清初,族人王兴旺始经商,至第14世王谦受、王谦和、王正居等,资本见厚,逐步成为豪商巨贾。清中叶,王家由平民发展成为居官、经商、事农综合型的名门望族。

气派的石雕照壁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莹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断。

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芦沟桥事变后,亦顿收家业,举家南迁,流落他乡。

硕果累累的枣树掩映下王家小院儿精巧、典雅。

东傍绵山,西望汾河,北靠黄土高坡,南临沃野平畴。静升村不仅是灵石县最大的村落,也是晋中平原上数一数二的大村。

在当地,王家建筑至少可追溯到元末明初,几乎与北京故宫同期,都是城堡式格局;而故宫的建筑面积才约15万平方米。

堡院西南的t望台,可以t敌、纳凉、休闲。

雄伟的恒祯堡堡门为两进两层,堡门左右及堡墙东北、西北角各有一条踏道可上堡墙。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河卵石铺成的主街,人称“龙鳞街”,街长133米,宽3.6米。

牢固的堡墙 宽阔、平坦。

王家大院汇聚了静升村等级最高的居民,各个合院从头顶的屋脊到脚下的踏跺,几乎每一处都是装饰,真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瞧,连个楼梯扶手都有精刻的小猴子和小狮子,可爱至极!

各类雕饰在大面积上简洁明快,而于细部则精彩卓绝,它们将释、道、儒的内容,琴、棋、书、画的雅好,以及福、禄、寿、喜的俗望,融汇在统一的风格之中,体现出主人精致的生活。

华美的柱础、精致的雀替、一对威风凛凛的守门石狮以及檐墙上两面硕大的砖雕,都是主人锤豢涔俚谋曛尽

门前高出一级的上马石 ,也提示了主人显赫地位。

晋商的四合院大都封闭严整,闲适区域的灵活多样以及某些借鉴园林的空间组织均给人带来迥然不同的感受。

晋商的四合院

始祖阁,两个姓王的同事在此下跪。

东宅内院的房屋均为二层,单其高度产生的威严感,就使人明白此间才是整座宅邸的重点所在。

在封建时代多数乡民都目不识丁的环境下,匾额远远超出了字面和装饰的意味,成为户主地位的显著标识。

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

楹联和匾额是先人的教化和束己的箴言,从分体现出富足人家的怡乐。

火炕的使用带来林立的烟囱,造型独特,为大院增色不少。

小狮子耍绣球

钉在墙上的铁花既有助于结构的稳定,又赏心悦目。

红门堡和高家崖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

步入王家大院,宛如回到了碌碌的昨日,往事历历在目,都镌刻在一片青墙黛瓦间。

“一品清廉”吉祥图案的窗框多么精美!

观其室内,更显富贵和讲究。

“意如流水任西东,心似白云常自在”的对联体现出主人的潇洒自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贫民绝对不会有此雅兴的。

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龛的精心雕琢无可争辩地显示出土地神的重要性,影壁和土地龛相结合,以二者之力共同镇宅。

在一书院里看见这个“两耳不闻窗外”的石刻小猴子,爱得不行!俺的写照。嘿嘿

戏院里正在表演皮影戏。

台前表演皮影和木偶还是第一次看到。

力群美术馆,秀丽的小门。

漫步王府过道儿上,浪漫惬意。

晋霸园林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

鱼儿自在游,静升风雨七百载。

在后花园里小憩,又被丫头们戏称为二小姐了。

站在古老的王府城墙上,眺望不远处的高楼大厦,古朴与现代交相呼应、慨叹沧海桑田。

王府外有人居住的窑洞

居住在以黄土崖壁为依托的靠崖窑中,是否有一种“窑洞情结”呢?

一套套精美的合院,一系列丰富的空间组织使人回味无穷。

堡墙北端一座亭台突兀而起,与堡门遥遥相望,从这里放眼望去,错落有致的屋宇簇拥着挺拔的文笔塔,袅袅炊烟掩映着粼粼的波光,平展的田野缓缓消失在层叠的山峦之中。

这些建筑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期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

在恒贞堡堡门外的八字形影壁前留个影,看俺站在那儿,显得多么渺小!

扬名中外的王家大院,虽然已是一个空壳的村落躯壳,但是其蛰伏于黄土高坡上的严整聚落形态及其历史场景,却展现出了一个活生生的风土生活画卷。

逛完王家大院,在附近用完一顿令人倒胃口的午餐,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晋中此次游程的最后一个景点――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幅画儿是我从网上下载的,当时游玩儿时不许拍照所以没能拥有这样的一张照片。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难老泉乃为晋祠三绝。圣母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晋祠主殿前廊柱上有八条木雕蟠龙,是中国现存古建筑的孤例。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

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

这是晋祠的神马地方呢?没记住!

这样的古槐在院内有许多,它们大都有1、2000的树龄,令人惊叹!

这棵挺拔、粗壮的白杨树到底多大岁数了呢?

 环境气氛给予人的感受是直觉的、朦胧的,可意会而很难准确言传的。而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知觉,则主要从造型中获得的。和谐是美的基础,在晋祠里处处能感受到这一点。

细观晋祠建筑的艺术形象,她不仅只是单体的造型欣赏,而更在于群体序列的推移;不仅只是局部的雕琢精巧,而更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仅只是突兀惊异,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仅只是看,而更在于游。正是由于顺理成章的理性精神,而处处有着等级与数学模式。

瞧,殿顶上都突出地显示了其奇特的浪漫情调,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一种理性中的浪漫的美学精神。

在此小憩,凉爽惬意。

三绝中最后一绝――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 。

“晋祠流水如碧玉”,一点不假。

祠北浮屠院内的舍利生生塔,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圣母殿下的匾额

献殿前的对越坊

规模壮观的水镜台

会仙桥吗

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苍龙始终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至今不衰的母题。

著名的周柏、唐槐,晋祠三绝之一。 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

 在此想到果戈里的一句名言:“建筑是时代的纪念碑”。由于建筑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形象,并能跨越若干时代成为历史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正是今天我们深入认识历史及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条线索。“当歌唱与音乐沉默的时候,而建筑仍在说话。”

置身于晋祠,不能不为古人的匠心独具而赞叹。情景交融才是晋祠之美的真正所在。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

山西美食

  在山西虽然仅仅游玩儿了三天,但顿顿都有面食,大家都赞美山西的面食确实好吃!筋道,香喷。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舞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山西人的日常面食可分为以下几类:

  蒸制面食: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馒头分为花卷、刀切馍、圆馒、石榴馍、枣馍、麦芽馍、硬面馍等。杂粮蒸食有晋北晋中吕梁的莜面烤佬佬;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鱼鱼,另外还有包子、稍梅等。

  煮制面食:山西的煮制食品极为丰富,因其制作方便,又可汤菜结合,方便实惠,因此流传甚广。面条类有扯面、龙须面、刀削面、转盘剔尖、刀拨面,包皮皮等。山西老百姓哪一天没吃顿面,似乎这一天就没吃饱。在煮制面食中,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家庭主妇们托起揉好的面团,站好优美的姿势,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鱼跳龙门,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深受人们喜爱。在今天北京,汇集大江南北的风味菜系,但山西刀削面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大街小巷不时地可以看到山西刀削面馆。

  烹制食品中,还有很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手工煮食,如猫耳杂、小撅片、捻鱼、豆面流尖、煮花塔。除此之外山西面食还有煎烤制面食,如烙饼、煎饼、锅贴水煎包、焖面、焖饼等,还有炸制类食品,如麻花、油糕等。

  山西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刀 削 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拉 面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无从考究。但山西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却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晋中、晋北一带,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孟封饼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 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 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省内外。 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 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 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

羊杂割

  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 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 位于柳北的“郝刚刚羊杂割”较为知名。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 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莜面窝窝:莜面窝窝形状象圆形小筒。制作方法是用莜面推成薄片卷起来,放在蒸笼上蒸熟,再浇上羊肉卤子,口感柔滑,香味扑鼻,食后经久不饿。

  猫耳朵:猫耳朵是一种风味小吃。将小面块按成猫耳朵形状,下到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或另加配料火锅炒食。

  特点:这种面食形似猫耳朵,筋性强。

著名工艺品、土特产品有:

  平遥推光漆器、并州剪刀、太原玉雕、太原仿古铁器、琉璃制品、老陈醋、苦荞醋、汾酒、竹叶青酒、白玉汾酒、玫瑰汾酒、平遥牛肉、清徐葡萄、太谷饼、闻喜煮饼、汾阳核桃、稷山板枣、柳林枣、沁州黄小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