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蕴藏四大文化“密码”

 苏迷 2012-09-23

记者施晓平摄

  □苏报首席记者 施晓平

  虽然不是苏州人,但考察过全国上百座城市的文化学者、非遗保护专家戴珩,却一直以苏州为骄傲,觉得只有苏州才能让世人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昨天下午,他以“解读‘人文苏州’”为题,做客市委组织部主办、苏州图书馆承办、苏州日报协办的“先锋讲坛”,对苏州的人文进行了“揭秘”,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人文苏州”有四大文化底色

  戴珩觉得,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苏州,骨子里让人骄傲的方面实在太多,其中最傲人的是文化。他说,苏州的文化是一种精致、精美、精细、精巧的文化。就是这种文化,让苏州有了诗性品格,散发着优雅、高贵和富足的气息。“苏州宁静、含蓄、温柔、细腻、聪慧、靓丽,让人看不够、爱不够!”戴珩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在分析苏州文化发达的原因时,戴珩认为,苏州的水对苏州产生了很大影响:既影响了城市风貌和城市基本格局; 又影响了苏州人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 还影响了苏州的文化个性和审美气质; 影响了苏州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使得苏州人注重审美,注重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苏州的文化是多元的,作为基础的“底色”又包括哪些?戴珩认为,主要有四种。首先是吴文化,特别是这种文化的开山鼻祖泰伯,高尚道德、注重开拓、崇文重教,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内容。

  第二种是儒家文化。戴珩说,当年孔子弟子言子在苏州地区传播中原文化; 宋朝兴建的苏州府学(即苏州文庙),则开启了地方办学的风气。

  第三、第四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戴珩说,苏州兴建过云岩寺、报恩寺、寒山寺、保圣寺等众多寺庙,玄妙观等道观,传播了大量的佛教、道教文化,这些对苏州的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读四大文化“密码”

  苏州文化中藏着众多秘密。根据苏州人的生活观、价值追求,戴珩认为,其中至少蕴藏着四大“密码”。

  第一个文化密码是强调天人合一,讲究宁静致远,内敛而不张扬。戴珩说,苏州园林就是天人合一的一个代表。粉墙黛瓦、水道纵横、民居枕河的水乡古镇,也是天与人的共同杰作。苏州水乡妇女服饰则体现了水乡智慧。

  第二个文化密码是价值追求,可以用“双面绣”来比喻,即经济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个文化密码是追求精致、演绎精致。戴珩以细腻美观、光润耐磨、不滑不湿的御窑金砖为例说,20多道工序要有特别的耐心,也离不开苏州人对精致的追求。而苏州的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也演绎着苏州的精致。

  第四个文化密码是追求雅致。风生雅韵的苏扇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只要轻轻地摇动苏扇,一种雅致的风就立刻在身体和心灵的四周生成。被誉为“子夜丁香”的昆曲,“营造经典”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等,也无不体现着苏州的雅致。

  戴珩 作家,诗人,文化学者、非遗保护专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首席专家,江苏省文化馆副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文化等方面,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500多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