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随着《红旗》杂志社图书馆的建立以及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图书馆的迁入,中宣部图书馆开始使用。当年在图书馆楼修建的同时,还在东斋宿舍与图书馆之间偏东部,修建了一个能容纳两三百人的小礼堂和几间平房。小礼堂的东门外连接着一个不大的检阅台,作为老北大组织活动时的主席台。中宣部机关进驻沙滩大院后,该建筑做过库房、内部小卖部和干部食堂,后改为中宣部机关印刷厂。
当年负责给图书馆打扫卫生的公务员是个老头,因为他每天都把食堂别人吃剩的菜带回来,放在图书馆的窗台上,所以我们叫他菜迷。
目前,该馆作为中宣部图书馆仍在继续使用,钢制书架虽然已使用70多年,但和现在的同类设备相比仍旧毫不逊色。图书馆楼于2007年12月20日被北京市规划委和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中的建筑物之一,根据管理规定图书馆楼不得拆除,如遇建筑工程选址应该避让,因公共利益不能避开应迁移异地妥善保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