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做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

 4U 2012-09-23

做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

(2012-09-23 10:00:22)

    这次荔波的旅程中,有一次特别的安排——感受“中国野梅之乡”。在荔波2.6万亩梅林中,自然形成梅岭,梅谷、梅溪、梅园。无论是鸟瞰,还是仰望,都非常壮观。
    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中,古梅非常多,天然生长着2万多亩野生梅花,包括中国西南最大的野生梅群,素有“十里梅海、万亩梅林”之称。


 

做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

                                             荔波万亩梅林


 梅花的骨气与精神
     在荔波梅林,树龄在200年以上的珍稀古梅不下数百棵。这些梅花在每年的元月中旬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多月。这里,不仅可以在梅林的幽径中赏梅、漫步,还可以品尝当地土法酿制的青梅美酒。
    但是,现在已经是六月的梅雨季节,梅花最为艳丽的容颜已经退去,缤纷的花瓣早已落地为泥,我心理暗暗有些失落。
    这就是梅花的奇,这就是梅花的孤傲。就是那“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先天下春”的梅花!你看它,有那么好的温和湿润的季节它不开花,却要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生长得那么旺盛,花开得那么潇洒。
    就连那位对三皇五帝都敢藐视的伟人,对它都流露出敬佩之情,唱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词句。在料峭的寒风中,往日争妍斗艳的桃李芬芳早已湮然无迹,天地间的色彩顿时暗淡不少。在这样的情形下,哪怕只是一株寒梅的出现,也会顿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更何况是无边无垠的梅林花海。

 

 

做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

                                              梅林深处有人家


    我爬上一个山头,往下一看,眼前突然一亮,原来目及之处全是棵棵梅树!梅树的树身不算大,树枝也不怎么粗,但几乎所有的梅树都刚劲挺立,精神抖擞,摇曳多姿,一棵棵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伸向悬崖,划向天空,一种无法言说的壮美顿时揪住了所有行人的心,我们顿时迷失在这无穷的梅林中,驻足良久,相视无言。
    虽然已过花季,但它孤傲、高雅风骨却更显得光彩照人。人们习惯欣赏梅花在寒冬料峭中盛开的场景,总是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只把春来报的高尚品格。或许我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万亩梅林,在落红为泥后又是怎样的一番壮美。此刻,眼前这万亩梅林中的每一棵梅树,仿佛化身为一个个守护荔波的勇士,在献给荔波一份冬季落英缤纷之美后,誓要为保护荔波的青山绿水战斗到底。
 
做一个梅林深沉的隐居人


    来到一棵野梅树旁,这棵梅树树干弯曲,疙疙瘩瘩,活像一个腰弯背驼、形容枯槁的老人。用手在这棵梅树上抚摸,可以感觉到他身上的老茧斑驳,可以想象到在过去一两百年的风霜雪雨中,他为荔波书写下了怎样的壮美诗篇。
    中国人的文人对梅花有着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能像梅花那样享受着中国文人墨客众口一词的赞美。其实梅花就其外在形象看,并不是最美、最艳丽、最芳香的。若是在众香国里选美,梅花无论如何是难当花魁的。
    历览前贤之所以崇尚梅花,大都是源于她的品格。尽管生在寒冬料峭中,但梅花不屈不挠,傲霜凌雪。在冰天雪地里默默地散发幽香,不争名逐利。这种品性,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不谋而合。于是,梅花成了中国历史中无数文人骚客的精神寄托。正是历代先贤们的生花妙笔,赋予了梅花淡泊名利、孤高桀骜的品格。

 

 

做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

梅林佳人演奏会


   “品逸如梅”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用来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无意仕途,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养鹤,“梅妻鹤子”,历来被传为佳话。
    站在荔波这万亩梅林之中,我思绪万千。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特别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喧嚣、繁杂的社会,能够混的温饱已算差强人意,哪能事事顺心?
    我想,荔波人是幸福的,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在荔波,与这万亩梅林为友,心境自然开阔不少,从荔波人脸上的淳朴的笑容就可见一斑。
    如若可以,我愿为一个梅林深处的隐居人,以荔波为妻,与梅林为友,乐享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