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年代的特殊记忆“乡村旧物”

 白罂粟 2012-09-24

逝去年代的特殊记忆“乡村旧物”

高治业

1、碌碡、石磨和碾盘

碌碡、石磨和碾盘,这三件在我国北方农村使用了几千年,而如今渐渐逝去的石头工具,不仅现在的城里人不知其为何物,有何用处,就是生活在乡下的年轻人恐怕也难讲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为啥?因为它们已完成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不多见到罢了。

碌碡,(音liuzhou柳州),是我们勤劳智慧的先辈,用石头制作的圆柱形碾压工具,重约五六百公斤,用来轧脱麦粒和谷粒,或者轧平场院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龙口夺食的火麦镰天,小麦摊在场上晒干,农民架起牲口,拉着碌碡在麦秆上碾压,转了一圈又一圈。大人站在场中心,左手牵着长长的缰绳,右手挥舞着鞭子,嘴里吆喝着牲口,朝着逆时针方向转圈,碌碡在后边快速地滚动。转上几十圈、上百圈,碌碡就把麦粒轧脱出来啦。到了秋收时节,谷子收上场,用同样的办法,碌碡就把谷粒轧脱出来啦。农民对碌碡很敬重,无论大人小孩一律不得坐在碌碡上,春节写春联时,写上“青龙大吉”的红条子,贴在上面,希望它碾压出更多更好的麦子和谷粒!

此后,农业机械化啦,联合收割机一会功夫,就把十亩、二十亩小麦或谷子收打干净啦,再也不用碌碡啦。碌碡静静地躺在打谷场,或被推放在农家门口,成了见证历史的旧物。

石磨是用石头做的用来磨面的工具。碾盘是用石头做的用来碾小米、高粱的工具。随着电磨、脱粒机的普遍使用,它们同碌碡一样,统统退出了历史舞台。    

2、木勺

有个笑话常被平陆的乡下人讲起:有个粗心的年轻人天不明要赶到地里割麦子。日急慌忙从锅台上拿走木勺和抹布。还以为是他昨晚磨快的镰刀和媳妇为他特意做下的好吃的:煎馍。边走边吃,咬不动,说,这煎馍好劲道!嚼也嚼不烂。到了地里,伸手不见五指,拿起木勺当镰刀割开了麦子。割不动,一用劲,把木勺头拉掉了。就慌忙在地下摸着找,找了半天,找不见镰刀头,找了个木勺头,高兴地说,不吃亏,丢了个镰刀头,捡了个木勺头,一点也不吃亏!

笑话中说的木勺,在前几十年我们平陆乡下的家家户户,几乎司空见惯。那是由木匠用木材制作的,有一尺多长,形状如同现在的铝勺、不锈钢勺,只是粗笨一点罢了。但木勺不导热,拿着它从大锅里舀饭舀汤,一点也不烫手。现在,经济发展啦,技术进步啦,家也变小啦,人们用起了铝制或不锈钢制的小锅、小勺,木勺也就只好下岗啦。                              

3、木碗、木盆和大木桶

      木碗、木盆和大木桶这三样东西,是我国北方农村旧社会和解放初期常用的生活和生产用具。全由木匠用木料制作。木碗、木盆用油漆漆成各种颜色,一来美观,二来防腐。大木桶一般用本色,不油漆。要漆,用桐油漆。

木碗多数是小的,让小孩吃饭、喝水用,耐摔打,不易破碎。木盆可用来洗衣服、洗澡,而大木桶则是用来打水的。之所以用木料做成,是因为那时生产欠发达,技术落后,工艺不先进的缘故。只好就地取材,用木料制作。显得粗笨、土里土气,而且像木盆和大木桶那样的大件,必须经常保持湿润,不然木板条条之间,就会干裂漏水,给使用带来麻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塑料工业突飞猛进,洋瓷碗、不锈钢碗、铝制品碗;铁盆、铝盆,不锈钢盆;铁桶、镀锌铁桶、塑料桶等,大量产出,乡间农民就争相购买使用这些又美观又耐用的新产品了!木碗、木盆和大木桶就和主人们拜拜啦。                                               

4、风箱

风箱,也叫风匣。有个歇后语说,老鼠钻风箱(匣)——两头受气。那么风箱是什么呢?为什么老鼠钻进去,会两头受气呢?

风箱是三五十年前,乡下烧火做饭或铁匠炉用来鼓风的。已沿用了几千年。是用木料制作的一个空心长方体,里面有风洞,接着下面正中的出气管,通向锅灶或铁匠炉。风箱尺寸一般长1米,宽25公分,高60公分左右。视用途,可大可小。两侧面上方各有一进气孔,安风舌。风箱内有一个与侧面面积稍小的木板作活塞,边上用鸡毛或绵纸填塞,防漏风,活塞板中间安两根上下间隔10多公分的拉杆,通向侧面外,与一竖立的细圆木杆连接,便于人用手推拉。推时,前进气孔进气,后进气孔关闭,拉时相反。来回推拉,前后风舌啪嗒啪嗒作响,大量含氧的空气,送进灶火,火就越烧越旺!如果老鼠钻进风箱,就会被前后两个孔进来的空气吹动,当然要两头受气啦。

四五十年前,我小的时候,常常帮母亲烧火做饭。挺好玩的:左手往灶膛内塞柴,右手推拉风箱杆,风箱啪嗒啪嗒有节奏地响着,风鼓进灶膛,火就呼呼地窜上来。一会儿功夫,香喷喷的农家饭就做好啦。

现在,农民用沼气或液化气做饭,就再也用不着风箱啦。即使还有人烧柴火、烧煤,早改用电带的小鼓风机鼓风,而不再使用这古老的风箱了!

5、水缸、面瓮和和面盆

水缸、面瓮和和面盆,这三样东西放在一块,有人会觉得奇怪。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首先,它们都是用陶瓷上釉烧制而成;其次,水缸储水,面瓮藏面,和面盆和面,都是几千年来,中国北方面食地区,农家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

水缸,高一米二三左右,上口直径七八十公分,能盛水三四百斤。对于水,我们望眼欲穿——我们家在平陆县,南临黄河边,北靠中条山。这一带农村,塬高沟深,非常缺水。俚语讲,“平陆不平沟三千,沟下流水塬上干,吃水更比吃油难”。因此,用牲口到十几里外沟底驮一次涧水,就需倒入水缸储存起来慢慢吃。后来,在村里打了旱井,叫窨。把山上水库里的水,引进旱井里,沉淀澄清后,用手吊或用辘轳绞上三五担水,同样要倒进水缸里储存。

至于面瓮,直径小点,细长,高度也比水缸矮点。以前,人老几辈从磨房磨上一二百斤面,都要倒进去储藏的。面瓮上盖一个盖子,就不怕鼠害了。和面盆么,分大小。大的,有水缸的三分之一高,上口直径四五十公分,一次可和面百八十斤左右。小的,如同脸盆大小,有的甚至还要小点,作面条时用。可和面三二斤或一半斤。为啥磨那么多面,用那么大的和面盆?以前是农耕社会,机械、电力均无,到水磨、石磨去磨一次面不容易。只好多磨点,慢慢吃——这是平常时节。要是到了龙口夺食的火麦镰天,一家成十口人,收割晒打小麦,得十天半月,家里没有一二百斤面,哪能行?在这紧张忙碌的麦天,或者是家里遇到红白喜事时,大和面盆就派上用场啦:一个和面盆不够用,还得再借上两三个。要蒸好几百斤面的馍,忙坏一群妇女!有了馍,事主就啥也不怕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国家扶持和村民的努力,我们平陆几乎村村通了自来水。需用时,拧一下水龙头,清澈甘甜的清水就哗哗流出来啦,水缸只好退休。再说面瓮和和面盆,也分别下岗啦:现在生活好了,副食蔬菜多了,吃面、吃馍反而少了。面,从超市买10公斤、5公斤一袋的,馍和饼子从街上买。遇到家里有红白喜事,馍铺的人,早把馍送来啦。要多少,送的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送!帮忙的妇女,一个个闲坐着,无忙可帮,挺不好意思的。

6、大面案

大面案是我们平陆一带农家厨房和面蒸馍、擀面条、切菜的必备炊具。长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厚度二三公分。一般用质地坚硬的柿木、棠梨木做成。最好的案子,当属梨木做的了。有道是:“男人难得桑木担,女人难得梨木案”!

干吗用那么大的案子?以前,讲究家门和顺不分家,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有的是。一家人七八口、十几口,甚至二十多口。馍是主食,蒸一次馍,能把一个小媳妇累死!先得在和面盆里,和七八十斤面,接着在大面案上揉面、剁馍,剁好后,摆在大面案上饧,盖上棉褥,让剁好的馍胎胎发虚。然后,装入笼里,一节笼一节笼搭上锅,最多要搭八节笼。笼上锅后,得拼命烧火,烧得大铁锅里的水翻滚冒蒸汽。烧一根香或五十多分钟后,馍馍就蒸熟啦。过上三五天,最多七八天,馍吃完啦,再蒸!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农家的媳妇、婆婆啥也不怕,就怕蒸馍!

现在,可好啦:社会发展了,家庭变小啦。农家一般是两口、三口。最多四五口。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吃馍,明天吃面、后天吃大米。再也不需要蒸那么多馍馍啦。小媳妇、老婆婆解放啦,大面案靠边站了!小家小户的,用案子,尺寸大大缩水,二尺长,一尺宽,就足足够用了!

7、斗和升

斗和升是市制容量单位,10升为1斗,10斗为1担,用来计量五谷杂粮的多少。一般1升重1.25斤。斗和升作为古时计量用具,沿用了几千年,一直到解放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们平陆县一带的乡间,买卖、借还粮食仍用斗和升。只是双方把斗和升确认住,借时还时用同一个斗或升,就行了

旧社会,一些黑心的地主老财,利用小斗出,大斗进的办法,盘剥农民,不知逼死多少人命!斗和升成了地主老财罪恶历史的见证。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大杆秤,特别是磅秤渐渐多起来,台秤、小磅秤也有了。买卖、借还粮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人们再也不使用斗和升了。它们应该进历史博物馆了。

8、旧式门窗和桌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们平陆一带乡间,流传着谜底为门的谜语:“两个小鬼一般高,腰里别个木头刀”。因为,旧式门一般都是两扇,高约一米八九,宽约二三十公分,厚约三四公分,门背后中间用一木门栓关门,才有这样生动的谜面!旧式窗户几乎全是十公分见方的木格子。长约一米,宽约六七十公分,厚度两三公分。用麻纸贴在里面防风保暖。后来,有了玻璃,窗下正中留出一个长三四十公分,宽二十五六公分的小空格,搭玻璃。旧式桌椅就多了,有条桌、方桌、八仙桌、带抽屉的桌等。椅子有:圈椅、太师椅、靠背椅等。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们盖新房啦,门窗全用成新式的啦。门高2.5米,宽80公分到1米,一般一扇,门上有50公分高的亮窗。至于窗,全改为大的。窗高1.5米,宽1.5米到两米,格子也大多了。亮窗和大窗上全搭玻璃,十分豁亮大气、美观。因此,旧式门窗一概不用了。而旧式桌椅呢,早被新式家具代替了!椅子变成沙发,高桌变成茶几,炕桌变成了床头柜等等。而且,更新的时间越来越短。前多年,十几年换一茬,现在,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变得挑剔了,三两年就要把家具统统换成更新的式样了!

9、火杵

火杵是什么?火杵就是捅炉火的铁杵。有个成语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努力,有恒心,事情就能成功。讲的是,李白儿时不好好念书,贪玩逃学。一天,跑到一个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太太正在磨铁杵。李白问她做什么,老太太说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教育,从此刻苦读书,终于成为名垂千古的大诗人!

火杵有指头那么粗,圆圆一根铁杵,长七八十公分,下头尖,上头,有的握圆,有的不握。前多年,在我们运城十三个县市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火杵。平常做饭,或者冬天取暖,各家各户都要生炉子,烧干炭。一会儿功夫,炉渣炼到一块去了,火不旺啦,就要用火杵捅一下,或者用火杵在炉下边风眼里掏一掏。炉就通了,火焰就旺了。

近年来,农家做饭或者取暖生炉子,都用有十几个孔的煤球,火焰沿着气孔往上窜,火杵就派不上用场了。更换煤球,用火夹,也与火杵无关。

10、喇叭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各地农村,各家各户几乎都要安装一个喇叭匣,或叫广播匣。匣用薄木板做成,里边装一个扬声器——小喇叭。喇叭有两根线头,一头接县广播站扯来的广播线,一头入地。每天早午晚三次,或者早晚两次,由县市广播站定时广播新闻、广播省市县内大事,广播戏剧、歌曲、相声等文艺节目。农民从喇叭匣里知道了国内外大事,同时,也活跃了文化生活。那开播曲和结束曲,只要一响,大人小孩就知道要广播啦,或者要停播啦。

1960年,我初中毕业。我的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普通话讲得好,被安排在平陆县广播站担任男播音员,只要他一播音,我就十分专注地听,感到非常亲切。经常听广播,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也学会许多新歌。平陆县广播站每次播放的结束曲叫“步步高”,是广东乐曲,听了令人振奋,我能一个音符不落地全哼下来!

1980年后,随着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的逐步推广和普及,农民们了解国家大事、看文艺节目,都围住了电视。小喇叭匣完成了历史任务,光荣地退休了。     

11、大锅灶、大铁锅和大笼节

大锅灶和锅灶上安的大铁锅,以及锅上搭的大笼节,都是解放初期我们平陆一代农村农家蒸馍、做饭的必备炊具。那时候,似乎家大人多,三几天就要蒸一次馍,非得用这三大件不行。在大锅灶里烧火,锅里添多半锅水,烧开后,搭上七八节笼,笼里放上要蒸的馍馍,火烧上50多分钟,馍馍就蒸熟了。

要是做面条,也得用大锅灶烧火,大锅内添少半锅水,擀上三五斤面条,下到锅里煮,煮上10多分钟,面条就熟了。一人吃上两大碗,喝上一碗汤,一会功夫,大锅里的面条和面汤就一扫而光了。

现在,社会发展了,家庭变小啦,人口变少啦,技术进步啦,做饭、烧菜、蒸馍,用上沼气或液化气啦,大锅灶、大铁锅和大笼节就派不上用场了,统统靠边站了。

12、纺车和织布机

旧社会,在我们平陆一代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老人传言:“吃饭要吃家常饭,穿衣要穿粗布衣,知热知暖还是结发妻!”传言说的粗布衣,是农家主妇用纺车纺的线,用织布机把线织成窄幅的土布,再用土布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结实耐用,也美观大方。是一种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要是用现在的标准评判,那是无污染、纯绿色的有机服装,对人体十分有益。

纺车、织布机都是由木匠用木料造成的。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到黄道婆传授纺织新技术,再到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比赛纺线线。这纺车、织布机,应该有一两千年的历史吧。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那时,农家女从小学习针织女红,纺线、织布是必须学会一大本事。长大应聘,婆家主要看未过门的媳妇,会不会纺线、织布。会,就是个好媳妇!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花色品种的宽幅布都由纺织厂织出、印染厂染出来啦。服装厂做出了千姿百态的新式服装,农村人穿的一点也不比城市人差。嗡嗡嗡的纺车声,唧唧唧的织布声,在乡下再也听不到了。纺车和织布机应该进历史博物馆了!

13、水磨和水车

上世纪二三四十年代,在平陆县沟沟岔岔流淌着十几条水量充足的涧水。有马趵泉涧水、盘南涧水和五龙沟涧水等等。在这些涧水中下游,建有许多水磨坊。利用水的自然冲力,推动直径三四米的大木轮转动,传动给石磨快速转起来磨面、磨油料。既不用牲口拉磨,又不用电力或者柴油机带动,非常绿色环保!只是严冬,渠水易结冰,需人工破冰,水才能畅通无阻。

水车是平陆沿黄河一代,如老县城、东西后三湾冲积平原,水位较高的地方,用来提水浇地的工具。在大田地头或者地中间挖一口深三五米的井,安上水车,让牲口拉着转圈,齿轮拨动唧水筒中的活塞,水就被带出来了。

1958年后,国家电力事业发展了,用电带动钢磨磨面、带动水泵抽水,要方便快捷得多。粗笨的水磨、抽浅水的水车,就不再被人们使用了。

14、铁脚车

1953年还是单干的时候,老父亲带我,赶着一头大犍牛,走三十多里路,从平陆老县城令狐家底下大姑家拉回一辆铁脚车。父亲高兴地说:“从今往后,送粪拉麦,再也不用人挑、牲口驮啦!有了这辆铁脚车,方便多了。”

铁脚车,就是普通的车蓬下,两边各安一个生铁倒的车轮子。牲口驾在车辕内,鞭子一挥,就可拉很多东西往前走。比起人挑、牲口驮当然轻松多了。

后来,生产发展啦,有了胶轮马车。再后来,有了拖拉机、有了农用三轮车、汽车等,铁脚车只好下岗。铁脚被卸下来,或完整一个,或敲破成半个,甚至三分之一个,挂在老槐树上,供生产队长当当当,当作钟来敲。通知“社员”上工或者开会。

现在,包产到户已快三十年了。原来的生产队长已不复存在了,村里再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敲钟来通知。被挂在老槐树上的铁脚车残体,仍然挂在那里,见证历史的变迁。

15、独轮车

独轮车,在解放前后,几乎是全国南北方农村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个近乎三角形车架,车前下方安一个直径六七十公分的木轮子,车后两个车把,相距四五十公分。推车的人一手握一个把手,肩上搭着两个拴在把上的绳子。车前拴一根绳子,由另一人拉着,或者让牲口曳着。小独轮车就叽咯叽咯向前走了。独轮车,也叫小车。可以运粮、运粪、运麦垛、柴垛,比身背肩挑要轻便快捷多了。

据说,独轮车原是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能打胜,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1954年初夏,我们一家四口去地里割早熟的“三月黄”麦子。父亲让15岁的哥哥推着独轮车,让我在前面曳着车。那时,我只有十一岁,调皮得不好好拉。哥哥一推车,车轮碾住了我的右脚后脚跟。我哭着不走。哥哥只好把我用小车推着前进。我便破涕为笑!小车叽咯叽咯响着,我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全家人向麦地进发了。

后来,有了平车,再后来,有了三轮嘣嘣车,有了拖拉机,有了汽车,独轮车就闲置起来,没人再用了。

16、梿枷、桑杈、搂耙、木锨和扇车

   梿枷、桑杈、搂耙、木锨和扇车,都是以前我国北方打麦场或打谷场不可缺少的工具。梿枷由一个长柄连着一组平排的短木条组成。如果场里麦子或谷子少,农家主人上下挥舞梿枷击打麦子、谷子,一会儿功夫,就把麦粒、谷粒打出来了。

   桑杈是桑树长的三股杈,紧挨三股杈还有一个短巴巴,用来挑麦子或谷子。搂耙如同猪八戒的武器铁耙一样,只不过全是木料做的罢了。木锨如四方铁锨一样,全用木料做成。扇车是用木料做成,用来扇簸粮食的工具。里边有一圈木叶片,外边有个绞把。绞把搅动生风,就把粮食中的糠、碎屑吹走了。当小麦、谷子碾碎后,要用搂耙来拾麦秸、谷秸。然后,把带糠麦粒或谷粒推起成堆,趁着自然风,用木锨扬起,麦粒或谷粒就同麦糠、谷糠分离开来。如果没有风,搅动扇车,同样可以把麦与糠、谷与糠分开。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联合收割机收割麦子、谷子,简便快捷,早已把农民从粗笨的碾压扬打麦子、谷子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梿枷、桑杈、搂耙、木锨和扇车就再也无用武之地了。

17、桑木扁担

解放前后,在我们平陆一带农村,男主外,女主内。主外,离不开担担挑挑;主内,离不开和面蒸馍做饭。因此,就有“男的难得桑木担,女的难得梨木案”的说法。因为,桑木柔韧,做了扁担,挑起东西,担两头上下闪,令人觉得轻快。

有一首晋南民歌夸扁担:“一根扁担,软溜软溜溜呀哈咳,挑起那扁担到绛州。杨柳青那个花儿红,咯吱咯吱嚓啦啦嘣,哎咳哎咳一呀咳,到了绛州!”歌词中的绛州,就是如今的新绛县。由此看来,从古至今,扁担对农民来讲是多么重要。割草、拾柴、夏收、秋收、送粪……哪一样担担挑挑,能离开扁担?

扁担长2.3米左右,宽5公分,厚1公分。北方多用桑木或楸木做成,南方则用毛竹。井冈山时期,朱德军长用毛竹自作扁担,写上朱德记,用扁担和战士们一样挑粮食上山,写下了官兵一致的佳话。

如今,农业实现了机械化,过去需要担挑的东西:柴呀、草呀、麦子呀、谷子呀,等等,早被拖拉机、嘣嘣车、汽车拉走啦。扁担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18、老井

我的老家,在平陆县太臣村,是旱塬上比较大的一个村子,解放前有一千多口人。因是旱塬,吃水非常困难!村里在明清时期打了两口特别深的深井,大约有六七十丈深。单井绳盘起来,就一大堆,两个小伙才抬得动。绞水一头上,一头下,得四五个人同时用力才行:三个人摇辘轳,一个人往下拉井绳,一个人往上拽井绳。绞上来才一小木桶水,要绞四小桶,才能绞一大担水!真是如人们所说的,吃水更比吃油难。

绞水难,人们只好赶着牲口到十多里外的沟底驮涧水,或者干脆吃雨水、吃雪水。用水十分节省。

解放后,在中条山修了水库,村里打了旱井。把水放入旱井,沉淀澄清后,吊或摇辘轳绞上来,供人畜吃用。现在,乡里打了六七口深井,由电带动潜水泵,把水抽上来,安管子送到各家各户。一拧自来水龙头,清澈甘甜的清水就哗哗哗地流出来啦。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水也干净卫生多了!再也没人去那两口老井绞水啦。老井被老年人封住井口,保护起来啦。

19、钢锨

   钢锨就是锨头比四方铁锨窄一点的农用工具。解放前后,小农经济时代,在我们平陆农村,每遇大雨或暴雨,从中条山逐渐向低处黄河倾斜的地块,被雨水一冲,就发生了水土流失,地埝冲塌或打开了缺口。几乎年年有这样的情况。

   天一晴,地埝就要修复。这时就用得着钢锨了。从地埝下挖土把缺口补上,与整个地埝齐平,然后,用钢锨把新补的泥土拍得光光亮亮的。

   后来,集体化了,地入社了,用推土机把倾斜的地块推平整了,又搞了水土保持工作——埝头堆了土塄挡水,特别是在中条山和三千沟壑里,大搞植树造林,大搞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遇到暴雨,雨水再也流不出地块啦,钢锨就派不上用场了,只好束之高阁了。

    20、犁耧耙耱

   犁耧耙耱,在晋陕豫一代,是农村耕地、播种必不可少的农具。大约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犁就是犁杖,驾两头牲口曳着,人扶在后边,就可把板结的土地耕酥松了。接着,用耱耱上一遍,踏实了,也虚虚的。正好可以用耧播种。如果,有土坷垃不碎,就要用耙耙上一遍,把土坷垃耙碎。

农业合作化后,农业机械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拖拉机、圆盘耙、播种机的广泛使用,效率高、省力气。犁耧耙耱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1、旧庙院没了

解放前,在我们平陆农村一带,几乎都有一些旧庙。比如我们太臣村,就有山神庙、泰山庙、天官庙和如来佛庙,村东大泊池边有个高三层的文昌阁,二楼上供奉着本村出生的商中兴贤相——傅说。每年旧历三月三、腊月二十四村里有古会,晋陕豫三角地带的人,从一二百里外赶来参加,给如来佛、傅说圣人烧香、放炮,村里一时热闹非凡。

只是庙院墙倒屋塌,破败不堪。解放后,人们学了科学知识,不再迷信了,加之,“文革”动乱时期,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早把这些旧庙院荡为平地了。古会也没了,没人再给佛爷、圣人烧香磕头了。旧庙已从原址销声匿迹了。

     22、别了地窨院,别了土窑洞

   在晋陕豫一代,几千年来,穷苦的农民,依山依崖挖了很多土窑洞,有的地方,没有这样的条件,只好在平地挖一个四四方方大坑,深约六七米,长约十七八米,宽约十米。在大坑东南侧挖一个带坡的门洞,可以进出院子。然后,从四边向后打三丈六尺长、高一丈的土窑洞。窑洞打好后,用土搅铡碎的麦秸,和成泥,把窑洞面泥光。安上门窗,在靠窗处,盘一个大火炕,人就可以住进去了。

   住在地窨院的土窑洞里,环境安静。因空气流通慢,温度相对恒定。因此,才如人们所说的,住窑洞,冬暖夏凉。其实,窑洞里,空气不清新,且鼠害猖狂,老鼠到处打洞,防不胜防。特别是,到了夏天,下暴雨时节,住在地窨院窑洞里的人们,提心吊胆,生怕遭大水淹,“灌了禾鼠”!

1939年,老父亲逃荒落难到山西平陆太臣村,经过五年扛长工、打短工,顽强打拼,在该村西岔买了一座小地窨院,只有四孔窑洞。我们一家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后,在我们这一带,农民们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人们陆陆续续在平地上,盖起了砖混结构的平房。我家于1981年也在新院建起了新房。房顶打现浇,既可晒粮,又可乘凉。房间大门大窗,十分豁亮,空气特清新;地板铺瓷砖,光光堂堂。墙壁用红砖砌起,又粉了水泥面,气死老鼠没处藏。下了大雨,雨水流进旱井储存,根本不用担心遭水淹。进入新世纪以来,几乎所有农家都建起了新房!

当大型推土机开进旧院宅,平整地窨院、平整土窑洞,造新地的时候,人们含着眼泪,挥舞着双手,深情地说,别了地窨院!别了土窑洞!(全文完)     2007.12作于太原、2009.12.7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