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币欣赏

 书楼寻踪馆 2012-09-24

 
古钱币欣赏
 
齐刀乎法化乎?齐刀乎法化乎?

齐刀法化

 皇建元宝特大钱皇建元宝特大钱

皇建元宝特大钱 ,径56MM,重46·79克。

 背殷下月折五开元背殷下月折五开元

背殷下月折五开元

        偶见折五开元通宝,背殷下月。青铜质,水粉色,略显流铜。字体笨拙,方头通。背面穿上一个殷字,笔意混沌不清,查阅书谱,推断而知。下月为上仰月,位置偏右,也不够规整。总之,此钱外观不够精美,铸工亦较差。数谱中记载,只见五代闽王审知所铸铁钱同拓,但无星。或为创见新品。图片如上。

 

嘉靖通宝 <wbr>斜立 <wbr> <wbr>十一两 <wbr>请鉴评!

嘉靖通宝 <wbr>斜立 <wbr> <wbr>十一两 <wbr>请鉴评!


嘉靖通宝 斜立 十一两

书谱上只说斜立嘉靖通宝十一两,仅存雕母。未知此枚是否同版子钱?或为后铸?

安阳十二朱三孔布赏析安阳十二朱三孔布赏析,安阳十二朱三孔布赏析安阳十二朱三孔布赏析

安阳十二朱三孔布

         上图,三孔布安阳十二朱两枚。图片或浮,赏析真切。简析如下:

       前一枚高41毫米,厚1·9毫米。9·65克;后一枚高46毫米,厚2·0毫米。9·92克(后述简称:前布后布)。两布形制、文字基本一致。惟后大前小,前低后高。两布六孔之中,多见残留金属须片,或流铜之故。放大观察,古锈入骨,已成褐色壳层,腐蚀深沉,而新锈孔雀蓝,结晶沉着。但探查分析,前者铜色深红,纯度更高。而后者,材质粉红,更为接近青铜。从文字笔触看,前布面背笔迹厚重,笔意更为真切。从周郭观察,前布比后布略显深峻,凸起明显。综上研判,前布铸期会晚于后布。但均为战国晚期之物。

理由有三:

其一,两布形制规整,形体美观。外郭深厚高挺,略超过字纹。前布规制更接近后期秦汉铸币风格。

其二,前布字纹比后布不同。真切凸起而宽厚,安字更显庄重。

其三,前布材质更显精纯。內见红铜光泽,更趋近秦汉铸币。或为冶炼工艺进步之故。

嘉定元宝折五共赏嘉定元宝折五共赏

嘉定元宝折五共赏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铸嘉定钱。嘉定元宝折五,体型硕大,铸制精美。古钱之审美价值在于钱文书法艺术和铸造工艺的完美结合。嘉定折五,亦如折十。钱文笔法遒劲,端庄雄姿,骨力刚健。钱体地章平整,字口深峻,边穿廓规范,实为南宋美泉之一。

折十篆书大元国宝赏析折十篆书大元国宝赏析

折十篆书大元国宝

        它的出现佐证了同版折十大元国宝的客观实在性和历史真实性。尚有背面双龙者,终未得见真容。据书谱载,或有折十铅样存世,亦未能一饱眼福。因和一枚折十篆书大元国宝,以助兴事。

宫廷鎏金大钱鈥斺斄锍氏樯臀宫廷鎏金大钱鈥斺斄锍氏樯臀 

宫廷鎏金大钱鈥斺斄锍氏樯臀宫廷鎏金大钱鈥斺斄锍氏樯臀 

宫廷鎏金大钱 龙凤呈祥  第一组:原生态扫描图  第二组:清理后扫描图

       如图所载,规格:直径40.5,缘厚3.9,内穿10.2MM;原重23.99克。正面直读龙凤呈祥,文字楷书,浑厚大气。鎏金残迹未褪尽,依稀昨日染辉煌。背面四对秘戏人物,雕刻深邃,姿态各异。媚眼尽显栩如生,各展人间风流情。

       更有通体红斑,绿翠点缀其中,赏玩在手,美不胜收。正是寡见典型干沙坑!揣测,此钱为北地辽金贵族所遗之物。面上背下几百度,仰卧沙丘日月精。而后,风沙带入水草地,通体遍生孔雀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