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声落处见真情——梁化刚诗文集《年轮》序

 遗韵斋 2012-09-24
化刚君以其诗文集见示,嘱作序。我粗读了一遍,乐于为他这份难得的诗心说几句话。
  可以说,这是一本用诗文写成的日记,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作者将这本集子定名为《年轮》,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长度、历史的厚度和生命的力度。一如作者自己所言:“我自幼喜欢文学,尤好旧体诗词,我的旧体诗大多数作品不过是为自己成长的轨迹描画年轮,既能从章句中听到我的欢声笑语,也能从诗稿的字里行间看见我的点点泪痕。”
  古人云:歌咏言,诗言志,词抒情。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写诗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精神气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意精神,已经植根于国人的灵魂深处,渗透到民间的巷陌生活,内化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加之古体诗词与新诗相比具有“字少而味多”的明显优势和独特美感,所以今人偏爱之、倾心之、学习之、继承之,乐于汲取其艺术精华和文学养分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然,我们继承的不仅仅是古体诗词的音韵格律形式,还有其注重现实、关照心灵的优良传统。近三十年来,化刚君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大都借用和传承了古体诗词的特有形式和手法,既斑斓着自己的文学之梦,抒发着人间真情,洋溢着时代精神,又挥洒着典雅韵味。
  中国自古就有 “诗出于人”(清人吴乔语)的说法,读了化刚君的《年轮》以后,尤其是读了他的赠答诗、感怀诗之后,我对这句话领会愈深。掩卷遐思,真是“心声落处见真情,章句时时两共鸣”,在与其诗句通灵共鸣的同时,不禁也为诗人的真挚情怀、赤子之心所感染。在《和黄旭升老师》这首诗里,诗人吟道:“往事思来笔犹酣,指点江山正少年。野风缕缕荡诗意,浞河清清映心田。情纯举水代美酒,品高赠句胜金钱。今日再论文学事,半是自豪半辛酸。”八句话,便把相携一路的感念、相知几十年的真挚、亦师亦友的纯粹、文学求索中的艰辛尽诉笔端。作品读来自然亲切,创作风格朴实感人。又如他在《研究浞水文化有感二首》(其一)中吟道:“考古探今学问深,昼出寻访夜查文。梦中犹论代夏事,醉里常邀奔月人。为志奔劳何言苦,因嗜受讥亦开心。文章著成个中乐,便与好友共享分(注:代夏事,指后羿和寒浞代夏执政之事;奔月人,指后羿的妻子嫦娥)。”有叙有议,有感有怀,把担任《浞水文化》主编的化刚君勤勉乐道、执着豁达的真实形象和文人情怀,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古体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外乎赋、比、兴。今人写古体诗在继续运用这些传统手法时,经过扩展、改造和加工,把它们发展成为包含着现代元素的想象、联想、象征、比拟和夸张,使诗词具有了古体技法与现代技法相结合、写实性和虚拟性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品读化刚君的诗词,在和着他的诗情写景状物、抒情咏时、感知小我大我的同时,便时常感到想象奇特,诗味浓郁,清爽袭来。如他的七言诗《神农顶看云》:“神农顶上看云彩,大浪滔滔荡胸怀。抓把回去就酒喝,十碗八碗不用菜。”“抓把云彩就酒喝”,如此阳刚豪气、夸张新奇、极富生活情趣之诗句,非军人出身、经历丰富、乐观率真的化刚君不能得也。再看《清明杨花》这首诗:“清明时节雪纷纷,杨花乘风散诗魂。门窗半掩飘落酒,更教诗客不出村。”首句化用了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杨花乘风散诗魂”,自然流畅,意趣脱俗,将洁白如雪的杨花随风飘落、入门入窗之寻常景象赋予了独特的文学美感和诗画情味,视角不可谓不独特,表达不能说不新颖。
  化刚君并非职业诗人,写诗著书只是为了追忆往昔的坎坷岁月,纪念曾经的心路历程,愉悦现在的平凡生活,舒展自己的文学情怀,藉文字的力量以修身养性,自慰自励。我们不能以职业诗人的标准和专业的眼光对其诗词的音韵、格律加以苛求,相信当您看完其全部诗稿后,定会被他那绵延三十年的文学激情所打动,因为他是在用真情吟唱心底的歌,用心血描绘曾经的梦,用赤诚倾诉对青春、人生、家乡和生活深沉的思考和挚爱。
  在《年轮》付梓出版之际,真诚祝愿化刚君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这份炽热的生活情,纯真的诗意美,浓烈的人文怀,不断锤炼自己的作品,努力挖掘和展现古体诗词的深邃意蕴和艺术奥妙,写出更好更多更美的诗篇,以飨读者和亲友。
  愿化刚君一生钟爱的文学之树枝叶常绿,年轮常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