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允明《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

 鸿墨轩3dec 2012-09-25

祝允明《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  

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明祝允明所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三六点一厘米,横一一四七点五厘米,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允明的代表作品。

祝允明,生于明英宗天顺四年(一四六○》,卒于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字希哲,江苏长洲(吴县》人,因他的右手多生一手指,故自称枝指生,又号枝山。祝允明生于宦胄之家,为书香门第,外祖父徐有贞、祖父祝颢、岳父李应桢皆饱学之士,又精于书法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祝允明《草书手卷曹植诗四首》是卷草书魏曹植乐府四首,点画狼藉,纵横烂漫,为晚年狂草登峰造极之作。

箜篌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美 女 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瞄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都篇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隽胎鰕,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2012年09月22日 - xiaolin - 峨山居

 ,在这种家庭的熏陶下相传祝允明五岁便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稍长便博览群书,为文多奇气,因其性疏放不拘礼节,又好饮酒,放浪形骸,故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弘治五年举于乡,正德九年五十五岁时出知广东兴宁县知府,嘉靖元年转任应天府通判,未几辞归故里并构筑怀星堂,与同郡文人唐寅、文徵明、徐祯卿交善,人称吴中四才子,终年六十七岁。

草书意多于法,特别是大草,纵情奔放,气势开张,酣畅淋漓,而其章法布局打破了纵横有列的格局,于参差错落,开合锁结,过接映带,揖让环抱中流露出一种强烈而震撼人心的韵律和节奏,但放逸不是不要规矩,而是一种超越于法度之外的过人胆识,这种胆识是建立在圆熟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之上的,当其升华到一个自由王国的境界时,便会在创作的激情中达到心手两忘,随机生发,笔态横生,点画狼藉『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从而达到一个抒情写意的境地,一个『寄妙理于豪放之内』的境地,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纵观历史上能达到这种境地的草书大家除二王、旭素和宋之黄庭坚外,明代又将草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明代由于手工业的发达,制纸工艺日臻完美,加上厅堂式的建筑,书法的幅式开始由手卷尺牍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发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浑的笔力、挥斥八极的气势和形式对比强烈的章法布局为依托,这种创作观念构成了明人尚势的时代特色,而行草书体正好适合了这种变化的需要,马宗霍《书林藻鉴》谓:『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明代善草书的书家甚多,著名的有陈璧、张弼、文徵明、文彭、王宠、陈道复、莫云卿、董其昌、陈继儒、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傅山、王铎等,他们各人在这宽广的领域里驰骋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其中最负盛名的当首推祝允明了。

祝允明楷书得益于李应祯的指点,得欧字之骨,颜楷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尤善小楷,直追魏晋人遗意,从而在年轻时就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楷法既立,流溢为行草则自然可观,再加上他疏放不羁的个性,更使他对草书情有独钟,他的草书主要得徐有贞的指点,由旭素上溯二王,中年以后涉猎渐广,自魏晋钟王直至元之赵孟頫,莫不临写工绝,故其书至晚年时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一派天真纵逸,从他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来看,面目各异,有形不贯而气贯的独草,有如行云流水的今草,亦有气势奔放的狂草,不论何种形式的草书,都写得开张舒放,跌宕奇逸,笔力遒劲,点画狼藉,看似乱其实不乱,看似散其实气脉贯注,并不因率意而潦草,笔笔都能断而后起,能于使转中见点画,故通幅视之,显得神釆奕奕,气势豪放。王世贞《艺苑卮言》评祝允明书谓:『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此帖足可当之。 
中华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祝允明《草书诗帖  在明代的文化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才子”中,祝允明被世人公认最具文人特质。《草书古诗帖》便是祝允明晚年竭平生感悟所书,书曹植《乐府》四首,是祝氏草书杰作。此帖得欧体之骨、颜体之雄、褚字之秀、虞字之腴,加之其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些帖风骨烂漫天真纵逸,是唐宋以后难得一见的草书极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三六点一厘米,横一一四七点五厘米。

  所谓“书为心画”,书法是表现人的心态的艺术。理性和非理性倾向皆可造就艺术杰作。《自叙帖》即是一种“进入癫狂状态的创造美、人性美的淋漓尽致的表现”,昂扬激越,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唐任华有诗描绘了怀素作书场面:“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草书最能表现书家心境,而“醉书”更将个性、意气和不可遏止的激情,连绵不绝地任笔流淌,超然自得。怀素酒酣兴发,进入“忘我”之境,又将“自我”化入笔锋,尽情释放,于潜意识功能作用中,达到如得“神助”的意外效果:“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