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温州教育史馆

 江边风 2012-09-25
走进温州教育史馆
这是国内继南京之后的第二家地方教育史馆,历时六年精心打造,将于本周五正式开馆
2012-09-24
教育史馆的庭院里,立着孙诒让(中)、黄溯初(左)、金嵘轩的铜像,他们是温州教育的先行者。 郑晓群 摄
温州教育史馆的建成,使关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籀园大门重新开启。郑晓群 摄
古代馆,又名文德堂,取自孙诒让先生所书“文德在身”。

小潘

9月的阳光依旧有点火辣,而风中已有了秋意。从宽阔的信河街拐入如今高楼林立的大士门,走过老师院的旧址,沿着九山河走到胜昔桥畔。籀园小学的围墙上,依旧嵌着那幅由南通籍末代状元张謇所题的“籀园”匾额,穹顶上则是青田杜师预的篆书“旧温属图书馆”。东侧的围墙上,新开了一扇小门。走进小门,右侧一溜刚砌的仿古砖墙上六个大字——“温州教育史馆”,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所书,并列的三块古碑:顺治年间进士王锡琯所书“学院王公纪德碑记”、乾隆二十年(1755)中山书院碑、温属图书馆碑,苍苍字迹透露出悠长的年岁。

作为打造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窗口,由温州市教育局和文广新局联合发起,并由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实施的温州教育史馆,将于本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正式开馆。

百余年前,温州文教界人士为纪念“籀公”孙诒让先生而建的籀园,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沧桑,已不止是一处反映近现代温州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名胜古迹,更是成为温州文化一个崇高的符号和象征。在此开辟“温州教育史馆”,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孙诒让先生对浙南近代教育的卓越贡献,展现温州1700余年的教育人文历史,存续文脉。此举也使关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籀园大门重新开启,对社会公众开放,成为我市又一重要的人文景观和市民参观学习的场所。

2006年,温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史馆筹备小组,五位已退休的教育专家、老教师李方华、金文斌、张永坝、徐志标和夏秀眉又聚集在一起,开始了资料寻找、史实查证以及文字撰写等准备工作。温州资深文化策划人、文史研究者张索则受命担任教育史馆的策划总监。

张索介绍,教育史馆是一个地方文脉的集中展现,据了解,温州教育史馆应是国内继南京之后的第二所地方教育史馆。温州教育史馆分为五个空间:古代馆,又名文德堂,浓缩了温州由西晋太康元年(280)至清道光十九年(1839)的1500多年教育史;设于籀公祠内的近代馆,展现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教育史;现代馆,介绍新中国成立至今温州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成果。另外,还有庭院部分,由碑廊、塑像和浮雕等构成;而服膺轩则作为文献阅览室。

“温多士,为东南最”

晋室东迁,宋室南迁,北方文化两次南下,使得温州的经济文化在南宋迎来了一个大繁荣大发展时期

取自孙诒让先生所书的“文德在身”(现存温州博物馆)的“文德”二字匾额,高悬于古代馆门楣。两边廊柱上的对联,分别是黄绍箕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反本修古不忘乎初”,和孙锵鸣的“采乐调风集礼宣度,研书赏理敷文奏怀”。碑廊的墙上,依次排列的明正德四年(1509)旧学宫图、中山书院图,以及顺治三年(1646)《永嘉新学记》、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永嘉县学碑记》、宋绍定四年(1231)《平阳新修学记》三张碑拓片,散发出久远的历史气息。温州历代进士题名录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400多名温州历代进士的名字和中榜年份——这是温州历史上重学兴教最直观的证明。

迈入文德堂,迎面是一幅一人多高吴道子金底线描的“至圣先师孔子像”,“万世师表”孔圣人拱手而立,雍容平和。馆内四壁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思想家、教育家及经籍,古代科举制度。张索指着展板说,这里有特别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的地方,在曲阜孔庙,这个全中国的士子学人仰望的精神高地,留有温州先贤的印迹:孔庙最大的石碑成化碑,由明宪宗皇帝撰文,明代温州书法家姜立纲所书;另外,曲阜孔林内的孔子墓碑碑文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阴刻着“永嘉黄养正敬书”。

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古代教育史上已有足以佐证的记录。温州是浙江省地方政府最早举办县学府学的地方,西晋太康年间(280-289)所建横阳(今平阳县)学宫、东晋太宁初(323-324)所设永嘉郡学,均为全省之先。唐后,各县皆建县学。元明清三代,社学、卫学等官学遍及各县。

墙上那一帧帧泛黄的老照片,陈列柜里那一本本积满岁月风尘的古籍,静静地诉说着已经蒙尘的往事——

1700多年前,晋室东迁,定都建康(南京),中原一带名门望族与大批学者涌向江南,王羲之、孙绰、谢灵运、裴松之等或游永嘉,或任郡守,文风日盛。

北宋时,八方士子来归,为了自由研讨学术,温州学者纷纷开办书院,聚徒讲学。王开祖讲学于郡城东山之麓,从游者数百;周行己设浮沚书院,开启民智,永嘉学派从此兴起。

880多年前,宋室南渡,北方文化第二次南下,使得温州的经济文化迎来了大繁荣时期。薛季宣开稚新学塾,陈傅良设仙岩书院,叶适讲学多处,师徒相承,文脉相传,遂成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鼎足而立。其时,温州书院林立,以12所之多占全省四分之一;人才迭出,中进士者达一千二百余人,甲于东南。

南宋学者真德秀在《秘书少监直学士院徐公墓志铭》中写道:“温多士,为东南最”。

据查证,自隋大业三年(607)科举开考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1248年间,温州共有文科进士1583人,状元7名,探花、榜眼8名。此外,历代还有武进士393名,武状元17名,武榜眼探花11名。因为温州武进士大部分出于古时平阳(含今苍南),所以平阳又有“武状元之乡”的美誉。

学风鼎盛,文武兼修,传承一千多年,为温州近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强之源,其先于兴学”

晚清民国,以孙诒让先生为首的乡贤志士,投身教育救国,倡导创办新学,掀起温州教育史上第二次社会办学高潮

孙诒让(1848-1908),又名德涵,字仲容(仲颂、冲容),别署荀羡、荀徽,晚号籀庼,是温州近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走进籀公祠,也即教育史馆近代馆,由我市著名画家、全国优秀教师王绍基所绘的白描孙诒让坐像上,有林剑丹所书“经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仲容先生照相”字样。画像左侧上方还录有孙诒让在《学务平议》中所述的“定国是,保国粹,普及教育,筹集校之大宗经费”,从中看出孙先生办学的宗旨和思想。

晚年的孙诒让目睹清廷腐败、外族入侵、国势衰危、民智晦盲,本着“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非广兴教育,无以植自强之基”的理念,投身教育救国,创办新式学堂。他担任温处(今温州、丽水)学务分处总理3年内,在两府16县全面实施教育构想和兴学计划,创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200余所,13年共计309所。这在浙江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全省以至于全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先导和表率作用。

正是在孙诒让等地方先贤的身体力行和积极倡导下,温州在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学校:利济医学堂,中国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瑞安学计馆,中国近代最早一批算学专门新式学校;瑞安方言馆,浙江最早的外语专门学校;永嘉蚕学馆,中国最早的3所蚕桑职业学校之一;瑞平化学堂,国内最早的化学专业学校之一。为了培养师资力量,孙诒让又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瑞安倡办师范教育研究会,设立师资读书社。1906年,在温州创办唱歌传习所、理化讲习所、博物讲习所,培养师资。是年9月,又将郡城校士馆(位于今蝉街)改建为温州师范学堂,1908年二月建成,此为温州有师范学校教育之始。

馆内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和实物,向我们呈现了清末民初那百多年间温州教育行进间的点点足迹——

百年温中各时期的通讯录和校刊,可以找到许多温中的老校友,其间有一位叫“张更生”的,后来改名张苏,是新中国第一任检察院副检察长;

由张骞题写的“温州师范学堂”墨迹,在堙没多年后首次现身史馆,它记载了温州开创师范教育的历史;

1876年,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一批传教士进入温州兴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展馆里陈列着教会学校艺文学堂的老照片和学生毕业证书,其中一张照片尤为珍贵:艺文学校举行新校舍落成后的开学典礼,孙诒让也作为嘉宾参加并合影,据说这也是孙诒让存世的唯一一张照片;

“东瓯三先生”之一陈黻宸在上海主编的《新世界学报》,由张索从上海古籍书摊上淘来,反映了晚清民初温州先进学人要求变革维新的呼声;

一张光绪三十二年(1906)5月签发的刘耀东护照,是那时期温州热血青年纷纷奔赴异国求学寻找救国良策的见证……

“迩来吾乡学者多涉西学,而治算者尤甚”

近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出现,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认为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中一件大事”

现代馆是一幢白色小楼,原为籀园图书馆,三间两层,为了方便参观,在其东侧外置了一张楼梯。张索指着楼梯旁刻有草图的墙面说,这里将打造为“数学家之乡”形象墙,刻上百多年来温州孕育出的60余位数学家的浮雕和名字:温籍数学家先驱、哈佛大学首位中国数学博士姜立夫,一代数学名师陈叔平,中国现代数学奠基者之一、第一代温籍数学家的领头人苏步青……其中,有10位是中科院院士,6位曾任高校校长,31位曾任高校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

早在1897年,平阳举人算学家黄庆澄就创办了全国第一张《算学报》,传播普及数学。二十世纪初,孙诒让先生说:“迩来吾乡学者多涉西学,而治算者尤甚”。在温州这块弹丸之地,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的数学家群体,难怪被国内教育界、数学界人士视为奇迹,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更明确指出这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中一件大事”。这,也是温州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

李方华老师介绍说,为了筹备教育史馆,这几年他们拜访了许多温籍数学家,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姜立夫先生的长子姜伯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对他说:“温州人在数学方面确实很厉害,前几年教育部组织评审高等数学教材,来的30个人中,有十六七个是我们温州人。”温籍数学家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姜立夫首创南开大学数学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苏步青婉谢北大、清华、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邀请,回到当时条件较差的浙江大学,为浙大数学系打下坚实的根基,解放后又来到复旦大学;方德植开创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徐桂芳是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创始人;白正国是杭州大学数学系创办人;王兴华是杭州大学计算数学学科创办人……这些知名数学家在国内各高校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培养了大批人才。

因此,在现代馆设计之初,李方华老师就建议要大力强调温州作为“数学家之乡”的积极意义,把温籍数学家作为最荣耀的元素加以呈现。

走进现代馆,序厅正中是苏步青先生的题字“百年树人”,这,正是无数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序厅的墙上,集中呈现了33位温籍中外院士的风采。明亮的白色主基调、欧式的装修设计,与古代馆和近代馆的沉稳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透露出与温州现代教育相符的时尚清新的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教育步入了快速、协调、健康、跨越式发展的主干道,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温州特色”,成就令人瞩目。

六年磨一“馆”。六年里,为了将教育史馆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温州教育博览会”,李方华、金文斌、张永坝、徐志标、张索等人投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教育史馆里大量的实物,手迹、古籍、函件、碑刻等等,大多从温州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各大学校及私人藏家处搜寻得来,也有不少是向相关人士的后人征集得到,网上旧书店、古籍书摊等等也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渠道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纰漏、杜绝谬误,李方华等老先生本着严谨、细致的态度,一遍遍地查证、校对、修订,并征询温州文史专家的意见。比如为查对清代、民国的留学生名录,他们专程前往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出150多位温籍留学生,将他们的名、字、号一一准确核对并统一;1583名温州历代进士的资料,花费了他们大量时间,最后经多方查证,只收集到其中1400多名,并请文史专家张如元核对,所以在历代进士题名榜上,尚缺100多名……

徜徉在今日籀园,文德廊上那副清总兵李銮宣书写的对联“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让我们陷入深思。岁月的长河冲刷着教育的河床,留下的是永不消逝的师魂,如暗夜里的点点星光,让我们仰望、追随……

走进温州教育史馆

这是国内继南京之后的第二家地方教育史馆,历时六年精心打造,将于本周五正式开馆

2012-09-24

教育史馆的庭院里,立着孙诒让(中)、黄溯初(左)、金嵘轩的铜像,他们是温州教育的先行者。 郑晓群

温州教育史馆的建成,使关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籀园大门重新开启。郑晓群

古代馆,又名文德堂,取自孙诒让先生所书文德在身

小潘

9月的阳光依旧有点火辣,而风中已有了秋意。从宽阔的信河街拐入如今高楼林立的大士门,走过老师院的旧址,沿着九山河走到胜昔桥畔。籀园小学的围墙上,依旧嵌着那幅由南通籍末代状元张謇所题的籀园匾额,穹顶上则是青田杜师预的篆书旧温属图书馆。东侧的围墙上,新开了一扇小门。走进小门,右侧一溜刚砌的仿古砖墙上六个大字——“温州教育史馆,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所书,并列的三块古碑:顺治年间进士王锡琯所书学院王公纪德碑记、乾隆二十年(1755)中山书院碑、温属图书馆碑,苍苍字迹透露出悠长的年岁。

作为打造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窗口,由温州市教育局和文广新局联合发起,并由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实施的温州教育史馆,将于本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正式开馆。

百余年前,温州文教界人士为纪念籀公孙诒让先生而建的籀园,经历了近百年风雨沧桑,已不止是一处反映近现代温州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名胜古迹,更是成为温州文化一个崇高的符号和象征。在此开辟温州教育史馆,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孙诒让先生对浙南近代教育的卓越贡献,展现温州1700余年的教育人文历史,存续文脉。此举也使关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籀园大门重新开启,对社会公众开放,成为我市又一重要的人文景观和市民参观学习的场所。

2006年,温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史馆筹备小组,五位已退休的教育专家、老教师李方华、金文斌、张永坝、徐志标和夏秀眉又聚集在一起,开始了资料寻找、史实查证以及文字撰写等准备工作。温州资深文化策划人、文史研究者张索则受命担任教育史馆的策划总监。

张索介绍,教育史馆是一个地方文脉的集中展现,据了解,温州教育史馆应是国内继南京之后的第二所地方教育史馆。温州教育史馆分为五个空间:古代馆,又名文德堂,浓缩了温州由西晋太康元年(280)至清道光十九年(1839)的1500多年教育史;设于籀公祠内的近代馆,展现清道光二十年(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教育史;现代馆,介绍新中国成立至今温州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成果。另外,还有庭院部分,由碑廊、塑像和浮雕等构成;而服膺轩则作为文献阅览室。

温多士,为东南最

晋室东迁,宋室南迁,北方文化两次南下,使得温州的经济文化在南宋迎来了一个大繁荣大发展时期

取自孙诒让先生所书的文德在身(现存温州博物馆)的文德二字匾额,高悬于古代馆门楣。两边廊柱上的对联,分别是黄绍箕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反本修古不忘乎初,和孙锵鸣的采乐调风集礼宣度,研书赏理敷文奏怀。碑廊的墙上,依次排列的明正德四年(1509)旧学宫图、中山书院图,以及顺治三年(1646)《永嘉新学记》、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永嘉县学碑记》、宋绍定四年(1231)《平阳新修学记》三张碑拓片,散发出久远的历史气息。温州历代进士题名录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400多名温州历代进士的名字和中榜年份——这是温州历史上重学兴教最直观的证明。

迈入文德堂,迎面是一幅一人多高吴道子金底线描的至圣先师孔子像万世师表孔圣人拱手而立,雍容平和。馆内四壁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思想家、教育家及经籍,古代科举制度。张索指着展板说,这里有特别让我们温州人引以为豪的地方,在曲阜孔庙,这个全中国的士子学人仰望的精神高地,留有温州先贤的印迹:孔庙最大的石碑成化碑,由明宪宗皇帝撰文,明代温州书法家姜立纲所书;另外,曲阜孔林内的孔子墓碑碑文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阴刻着永嘉黄养正敬书

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古代教育史上已有足以佐证的记录。温州是浙江省地方政府最早举办县学府学的地方,西晋太康年间(280-289)所建横阳(今平阳县)学宫、东晋太宁初(323-324)所设永嘉郡学,均为全省之先。唐后,各县皆建县学。元明清三代,社学、卫学等官学遍及各县。

墙上那一帧帧泛黄的老照片,陈列柜里那一本本积满岁月风尘的古籍,静静地诉说着已经蒙尘的往事——

1700多年前,晋室东迁,定都建康(南京),中原一带名门望族与大批学者涌向江南,王羲之、孙绰、谢灵运、裴松之等或游永嘉,或任郡守,文风日盛。

北宋时,八方士子来归,为了自由研讨学术,温州学者纷纷开办书院,聚徒讲学。王开祖讲学于郡城东山之麓,从游者数百;周行己设浮沚书院,开启民智,永嘉学派从此兴起。

880多年前,宋室南渡,北方文化第二次南下,使得温州的经济文化迎来了大繁荣时期。薛季宣开稚新学塾,陈傅良设仙岩书院,叶适讲学多处,师徒相承,文脉相传,遂成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理学派、陆九渊心学派鼎足而立。其时,温州书院林立,以12所之多占全省四分之一;人才迭出,中进士者达一千二百余人,甲于东南。

南宋学者真德秀在《秘书少监直学士院徐公墓志铭》中写道:温多士,为东南最

据查证,自隋大业三年(607)科举开考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1248年间,温州共有文科进士1583人,状元7名,探花、榜眼8名。此外,历代还有武进士393名,武状元17名,武榜眼探花11名。因为温州武进士大部分出于古时平阳(含今苍南),所以平阳又有武状元之乡的美誉。

学风鼎盛,文武兼修,传承一千多年,为温州近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强之源,其先于兴学

晚清民国,以孙诒让先生为首的乡贤志士,投身教育救国,倡导创办新学,掀起温州教育史上第二次社会办学高潮

孙诒让(1848-1908),又名德涵,字仲容(仲颂、冲容),别署荀羡、荀徽,晚号籀庼,是温州近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走进籀公祠,也即教育史馆近代馆,由我市著名画家、全国优秀教师王绍基所绘的白描孙诒让坐像上,有林剑丹所书经学大师、教育家孙诒让仲容先生照相字样。画像左侧上方还录有孙诒让在《学务平议》中所述的定国是,保国粹,普及教育,筹集校之大宗经费,从中看出孙先生办学的宗旨和思想。

晚年的孙诒让目睹清廷腐败、外族入侵、国势衰危、民智晦盲,本着自强之原,莫先于兴学”“非广兴教育,无以植自强之基的理念,投身教育救国,创办新式学堂。他担任温处(今温州、丽水)学务分处总理3年内,在两府16县全面实施教育构想和兴学计划,创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200余所,13年共计309所。这在浙江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全省以至于全国教育近代化起到了先导和表率作用。

正是在孙诒让等地方先贤的身体力行和积极倡导下,温州在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学校:利济医学堂,中国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瑞安学计馆,中国近代最早一批算学专门新式学校;瑞安方言馆,浙江最早的外语专门学校;永嘉蚕学馆,中国最早的3所蚕桑职业学校之一;瑞平化学堂,国内最早的化学专业学校之一。为了培养师资力量,孙诒让又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瑞安倡办师范教育研究会,设立师资读书社。1906年,在温州创办唱歌传习所、理化讲习所、博物讲习所,培养师资。是年9月,又将郡城校士馆(位于今蝉街)改建为温州师范学堂,1908年二月建成,此为温州有师范学校教育之始。

馆内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和实物,向我们呈现了清末民初那百多年间温州教育行进间的点点足迹——

百年温中各时期的通讯录和校刊,可以找到许多温中的老校友,其间有一位叫张更生的,后来改名张苏,是新中国第一任检察院副检察长;

由张骞题写的温州师范学堂墨迹,在堙没多年后首次现身史馆,它记载了温州开创师范教育的历史;

1876年,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一批传教士进入温州兴办了许多教会学校。展馆里陈列着教会学校艺文学堂的老照片和学生毕业证书,其中一张照片尤为珍贵:艺文学校举行新校舍落成后的开学典礼,孙诒让也作为嘉宾参加并合影,据说这也是孙诒让存世的唯一一张照片;

东瓯三先生之一陈黻宸在上海主编的《新世界学报》,由张索从上海古籍书摊上淘来,反映了晚清民初温州先进学人要求变革维新的呼声;

一张光绪三十二年(19065月签发的刘耀东护照,是那时期温州热血青年纷纷奔赴异国求学寻找救国良策的见证……

迩来吾乡学者多涉西学,而治算者尤甚

近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出现,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认为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中一件大事

现代馆是一幢白色小楼,原为籀园图书馆,三间两层,为了方便参观,在其东侧外置了一张楼梯。张索指着楼梯旁刻有草图的墙面说,这里将打造为数学家之乡形象墙,刻上百多年来温州孕育出的60余位数学家的浮雕和名字:温籍数学家先驱、哈佛大学首位中国数学博士姜立夫,一代数学名师陈叔平,中国现代数学奠基者之一、第一代温籍数学家的领头人苏步青……其中,有10位是中科院院士,6位曾任高校校长,31位曾任高校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

早在1897年,平阳举人算学家黄庆澄就创办了全国第一张《算学报》,传播普及数学。二十世纪初,孙诒让先生说:迩来吾乡学者多涉西学,而治算者尤甚。在温州这块弹丸之地,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的数学家群体,难怪被国内教育界、数学界人士视为奇迹,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更明确指出这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中一件大事。这,也是温州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亮点。

李方华老师介绍说,为了筹备教育史馆,这几年他们拜访了许多温籍数学家,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姜立夫先生的长子姜伯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对他说:温州人在数学方面确实很厉害,前几年教育部组织评审高等数学教材,来的30个人中,有十六七个是我们温州人。温籍数学家对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姜立夫首创南开大学数学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苏步青婉谢北大、清华、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邀请,回到当时条件较差的浙江大学,为浙大数学系打下坚实的根基,解放后又来到复旦大学;方德植开创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徐桂芳是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创始人;白正国是杭州大学数学系创办人;王兴华是杭州大学计算数学学科创办人……这些知名数学家在国内各高校长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培养了大批人才。

因此,在现代馆设计之初,李方华老师就建议要大力强调温州作为数学家之乡的积极意义,把温籍数学家作为最荣耀的元素加以呈现。

走进现代馆,序厅正中是苏步青先生的题字百年树人,这,正是无数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序厅的墙上,集中呈现了33位温籍中外院士的风采。明亮的白色主基调、欧式的装修设计,与古代馆和近代馆的沉稳古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透露出与温州现代教育相符的时尚清新的气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教育步入了快速、协调、健康、跨越式发展的主干道,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温州特色,成就令人瞩目。

六年磨一。六年里,为了将教育史馆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温州教育博览会,李方华、金文斌、张永坝、徐志标、张索等人投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教育史馆里大量的实物,手迹、古籍、函件、碑刻等等,大多从温州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各大学校及私人藏家处搜寻得来,也有不少是向相关人士的后人征集得到,网上旧书店、古籍书摊等等也是他们搜集资料的渠道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纰漏、杜绝谬误,李方华等老先生本着严谨、细致的态度,一遍遍地查证、校对、修订,并征询温州文史专家的意见。比如为查对清代、民国的留学生名录,他们专程前往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出150多位温籍留学生,将他们的名、字、号一一准确核对并统一;1583名温州历代进士的资料,花费了他们大量时间,最后经多方查证,只收集到其中1400多名,并请文史专家张如元核对,所以在历代进士题名榜上,尚缺100多名……

徜徉在今日籀园,文德廊上那副清总兵李銮宣书写的对联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让我们陷入深思。岁月的长河冲刷着教育的河床,留下的是永不消逝的师魂,如暗夜里的点点星光,让我们仰望、追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