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自由行之一:初到贵境——悉尼

 五成 2012-09-25

澳洲自由行之一:初到贵境——悉尼-卧龙岗

这个夏天,我那远在澳大利亚卧龙岗的表弟终于要硕士毕业了。说起来我的表弟们大多都有留学经历,每个表弟毕业我都想去观礼+旅游。但是说起来事情往往就不那么凑巧,一来二去的,大表弟和三表弟的毕业典礼我就都没赶上去看。

 

咦,不是说澳洲旅游吗?怎么扯到你表弟留学上了?其实此二者之间大有关系。如果不是如此这般,我也不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去澳洲旅行。所以,到底是怎么个如此这般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当初,我大表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念博士。我几次三番想去看他,但一想到申请签证还得排队预约,我就头大。何况咱们国人去美国格外麻烦,据说要申请探亲没准儿还得出示我和表弟儿时合影照片一类的证明。旅游签证又要被签证官盘问。我老妈去洛杉矶参加两市联谊演出,照说也算是半官方活动了吧?结果舞蹈队里老太太居然被拒签了一半!

 

所以要想去美国,总要提前半年准备。而我家大表弟学习实在太好,完全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干了些什么就已经博士学位在手了。人家博士毕业都累死累活,大表弟则慢吞吞地说“把我的成果直接汇集出来就已经是博士论文了,这是顺理成章的,不辛苦”。

 

而三表弟在牛津留学,照说也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可那英伦学制实在神速,三表弟一年就短平快地搞定了硕士学位。感觉上他刚去了英国,就拿了学位回来了。又适逢那时候小秧出生,我就未能去他那里观礼。

 

唯有二表弟毕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恰逢小秧四岁半,是可以出来玩的年纪,澳洲与中国又只有两小时的时差。我立刻决定把握这最后一次机会,参加一回表弟的毕业典礼。

 

我做事永远是乱糟糟的,直到出发前一周左右,才将签证拿到手里。机票酒店什么的不用说也毫无优势可言,偏又赶上暑期旺季。按照老规矩,每一篇都会在最后部分将费用和攻略单独列出来,方便大家参考。这里就不赘述啦。

 

此行去澳大利亚,乃是我这个土包子第一次出亚洲。国内旅游我做功课尚不遗余力,更何况是那满眼字母的番邦呢。虽然澳洲签证没要求,但我自己还是做了一个行程单。攻略部分都是中文,但是地点与酒店等重要信息都把英文附上。我想,总要熟悉那些词,才好看交通工具上的报站牌呀。

 

这张单子本来是为了自己方便,但没想到,过关时也派上了用场。

 

我们买的是香港国泰的联程机票。往返都要从香港转机。从北京飞往香港的那一程,满飞机上都是转机的旅客。在机场等飞机时,我看到一些穿着深蓝色制服,面色黝黑,举动有些奇怪的旅行团。秧爹看了看,说:是北朝鲜的,好像是一些运动员。

 

说他们奇怪,倒不是粗鲁之类。恰恰相反,通常旅行团,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多少都有些讨人嫌。人多胆壮,难免就说话声音也大了,嗓门也粗了,成群结伙地十分扰民。然而这群人尽管人数不少,却安安静静,十分拘谨。彼此之间也不说笑,因此这个团队就充满了一种紧张的奇怪气场。

 

直到后来回国上网一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邂逅的,是朝鲜的奥运代表团啊!

 

下飞机时,在我们旁边有一位阿姨,带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大概是母子俩。聊了几句,原来我们去悉尼,他们去伦敦,都将在香港转机。我问那男孩:“你去伦敦念书?”他说:“不,我去参加我姐的毕业典礼。”我说:“哈,我也是去悉尼参加表弟的毕业典礼。”

 

后来到了卧龙岗大学,也觉得好几个中国学生家属十分眼熟,似乎在飞机上见过。这就难怪机票偏偏就我们需要的这一两周内全都很贵,原来那么多大学都在这一两周内毕业典礼!

 

香港转机后的旅程就辛苦多了,要在飞机上睡一晚。而小秧也突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在几次广播过后,小秧惊惶地问我:“妈妈,怎么没有中文广播了?”

我回答说:“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去外国啦!你就好好准备讲英文吧!”

 

由于是香港的航班,所以这一段还是有粤语。这时候我发现,比起英文广播,原来我还是更能够听懂粤语呀……

 

小秧听不懂广播,恐慌了一会儿就去睡了。这也是我特意选的夜间航班的原因。孩子到了晚上有个座位就能睡着,但是如果白天在飞机上呆十个小时,再乖的孩子也会不耐烦。何况白天飞,到了悉尼肯定是晚上。而晚上飞,早上到悉尼,再去卧龙岗就比较从容。

 

坐着睡当然不舒服,这一路上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每次都不超过一个小时。但细算算,加起来也睡了有五六个小时,足以应付第二天了。不过,小秧下飞机时,路过头等舱,发现人家是可以躺着的,就羡慕地问我:“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坐这里呢?”

我直言不讳地回答说:“这儿是头等舱啊。这一张票够咱们再出去一趟啦。”

小秧就很孝顺地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挣了钱,就买这种座位咱们坐吧!”

我欣慰地说:“那真是太好了。妈妈就等着这天了。”

 

到了悉尼,下了飞机,自然有指示牌一路就到了关口。一路上都有显著标识,图文并茂,再三提示不许带肉类,蛋白质类,种子类的食物进入澳大利亚。之前做功课也得知,澳大利亚对本土农业极为重视与保护,因为过关时对此类事物控制极严。

 

到了关口,那是一定要开口讲英文啦。我暗暗观察几个柜台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一个长得很像拉登的阿拉伯裔大叔最是难搞,效率又低,态度又差。大约拉登大叔自己长得像恐怖分子,就看谁都像恐怖分子。只见他见了谁都问三问四,不像旁边有的白人帅哥放行那么痛快。可惜,越是希望不要排到他那里,偏偏那负责维持秩序的大妈就将我们指给了拉登大叔,也只好面对拉登大叔了。

 

拉登大叔看看我们的证件,得知是来旅行,就问秧爹:“Where you sleep?”

倒真是言简意赅,秧爹也就非常简单地回答:“Hotel.

然后大叔就开始问旅馆在哪儿?叫什么名字?

旅馆是我定的,秧爹记不清楚,就去背包里找旅馆的预订单。我急忙把我的行程表递过去。由于我们只定了第一站卧龙岗的旅馆,所以其实只有这第一站的旅馆名称,而且整张表上都是中文攻略。但是毕竟我那张表上出现了不少诸如“The Great Ocean Road”“Gold Coast”“Fish Market”“Hunter Vallege”之类的景点关键词,以及“Free Bus”“Budget”之类的攻略关键词,还有往返航班号。拉登大叔看后似乎是龙心大悦,点点头,不再问任何问题。

 

我以为这就要过关了,谁知道拉登大叔居然开始活动脖子了!!只见他左三圈右三圈的扭了好几下。我看着拉登大叔,心里好生亲切:这大叔的做派,可真像我们天朝的公务员啊。但是,我天朝机场的工作人员,其实也是很热情友好的呀……

 

拉登大叔做完了微型体操,这才招手又叫来另一个工作人员,示意我们跟人家走。

 

我心想这又是怎么了?难道传说中的单独盘问吗?却原来是我的护照签证好像不太容易扫描,拉登大叔的机器扫不了,换了个柜台就搞定了。

 

再进去,就是查违禁物品的地方了。但是由于我们一家三口行李很少,只一个小号行李箱,秧爹背个背包,我一个小挎包。检察人员就主动过来问我们有没有违禁物品,我们回答没有后,就直接走绿色通道进去了,没有开箱检查。

 

出了关,到了机场大厅,就按照之前问表弟的攻略,搞定通讯问题。出了关旁边就是一家通讯公司,这里sim卡都是免费的,只要买个话费套餐,把sim卡装上,就可以有一个澳洲电话号码。如果需要给国内打电话,可以再买那种加拨号码的国际电话卡。我们买了30澳币的套餐,包含看起来足够的话费和上网流量。然后,就用这个号码给表弟打电话啦。

 

穷学生兼地头蛇表弟告诉我们:悉尼机场就有火车,但是最好不要坐。因为澳洲只要是到机场的火车就很贵,差两站每人就多出十块钱。市区火车则便宜得多,从悉尼到卧龙岗一个人都不到10澳币。澳币与人民币大约1:6.5.所以10澳币就是大约几十块钱哦!三口人就是将近200块人民币哦!

 

于是这澳大利亚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贵。

 

于是,在表弟的指引下,我们出门上了400路公交车。好容易来了一辆,一问又不行,原来都叫400路,但后面似乎有ABC之分——澳大利亚好多公交车都这德行,香港也是。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索性多起个数字名儿,却非要大家用一个数字,然后挂上ABC

 

等车的时候,已经觉得这里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空气清冷,十分爽朗。地面非常干净,路边有鸟儿散步或是飞来飞去。后来一路上,发现澳大利亚任何室外的地方都有鸟儿,而且种类很多。

 

等到了车,上车买了票。在澳大利亚,公交卡似乎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在司机那里买票的。而且你也不用担心零钱问题,因为并不是投币,而是卖票。司机有专门的零钱盒子,基本上都能将钱找给你。

 

国外的公交车也不便宜,随便几站就几块钱。这几站我们一家三口大概花了10澳币——也就是60多块人民币。

 

澳大利亚的公交车基本都不报站,我们就请司机到站提醒我们。不过,好在车上人不多,所以睁大眼睛看着每一站的站牌,倒是也自己到了站就发现了,没用司机提醒。下车前按一按扶手上的按钮,司机就会停车。

 

在澳大利亚坐公交车,一定要先下后上。站在车门口,等着司机示意你可以上车了,再上车。我们一开始急着问路,刚站在车门口,司机以为我们要上车,就让我们等待。后来发现,也不用急着问,因为这里大家都动作很慢,不会有人催促或是在你背后抱怨。需要问路,大可以等等所有的人都上了车,你最后慢慢问,司机也不会不耐烦。

 

在这里每个人都耐心地为了守秩序而等每个人,看似动作慢,但因为有秩序,反而效率更高。而且由于时间可控,每个人都显得很从容。

 

到了车站又要坐火车,买了票又还要转车。好在火车站的标牌都比较清楚,转车时细细看好了时刻表也就没问题。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饿了,就在火车站的小卖部买了带肉馅的热饼子和热咖啡来吃。肉饼味道不错,有点像鲜肉月饼。不过,也都不便宜呢,随便一个什么吃的,就几块钱澳币。

 

从悉尼到卧龙岗,大约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就到了。火车上就有电子显示屏报站,只要勤看着点儿显示牌,就不会过站。

 

澳大利亚的火车上人不算少,虽然肯定每个人都有座,但也不会有太空的座位。想三人坐在一起就不是很容易。在我对面的一对老夫妻就热情地跟我攀谈起来。叽里呱啦地说着口音极重的英文,十句里有八句我听不懂。就只听懂了你从哪儿来之类。

 

从早上下飞机到此刻,也已经是中午了。小秧头一歪,趴在我身上睡着了。老太太拿出纱巾给小秧盖着脸,怕晒着小秧。小秧的小脚不小心蹭了她一下,我连忙道鲜,她连声说:没关系!我知道小孩子!我的孩子也曾经是小孩子!

 

到了卧龙岗,告别了热情的老夫妇。在表弟的建议下,我们定的是一个门口有FreeBus站的海景Motel。然而,下了车并没有看到FreeBus的站牌,就想去问路。这时候就发现路上基本没人,只要打电话给表弟。

 

表弟说:你见到中国人就去问呀。

我说:还中国人呢!外国人也没有一个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也没瞧见工作人员!

 

从火车站的规模,街上的尺度来看,卧龙岗完全就是小镇风情。然而后来表弟介绍说:卧龙岗乃是澳洲第九大城市。

 

    表弟指路完全头绪不清,因为他总说前后左右。我决定还是走几步找个活人来问问。正在东张西望,一个路过的白人大哥热情地用英文问:需要帮忙吗?

 

我大喜,赶紧回答:是的!请问55A路公共汽车站在哪里啊?

那大哥顿时目瞪口呆,然后用一种非常夸张的手势捂着自己的头,痛苦地说:妈的!我……我分不清那些公共汽车啊!(他用了damn这个夸张的词……)

然后他定定神,用一种非常抱歉,祈求我原谅的口吻,可怜巴巴地指着某处说:我,我只知道那里有一个免费的公交车站……

 

我一听freebus,立刻就眼前一亮,说:对!我就是要去坐freebus

 

于是大哥带我们来到了公交车站。后来我发现,在澳大利亚向路人问公交车站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不怎么坐公交,都是自己开车的。经常得到的回答都是:我只知道那里似乎有个公交车站……

 

从火车上的老太太,和这位指路的大哥开始,我就觉得澳大利亚人真的很友好热情。这种感觉一种持续到旅途的终结。

 

到了freebus站,我又开始犯愁了:这车站居然没有路线图!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坐!又给表弟打电话,表弟说:不要慌!我正在附近的中国杂货店采购,马上就到你处来救你!(未完待续,下集开始上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