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闽北建阳为“南闽阙里” 、“七贤过化之乡”,历史悠久,风土清美,人文荟萃。一千八百多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深情的题咏。因奉南平市诗词学会编纂《千家诗》之命,余从已丑年初始,着手博采广收诸凡历代与建阳有关的诗词,终于通过披览古籍,网络收寻,辑得自晚唐以来逾百家数以千计关乎建阳的古典诗词。这些诗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如万花为春,千峰竞绿。有的描摹建阳山水之奇秀,有的吟咏风土人情之淳美。有的是洋洋洒洒的古风,气势恢弘;有的是短小精悍的绝句,韵味隽永。从作者队伍来看,有的是寓居或隐归建阳的迁客骚人、儒家门徒;有的是本邑乡绅、儒生寒俊;还有的是县令邑宰、达官贵人。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组歌颂建阳宏大的交响乐章。 在这些气象万千的诗词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历代一些大诗人驻住建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南唐的江为,翁郜到北宋的诗僧惠崇,游酢、熊蕃;有南宋的朱熹、蔡元定、游九言、刘克庄、刘子寰、魏庆之到元、明、清、民国的谢枋得、陈纪、黄慎、颜培赢等,灿若群星。 南唐名臣江文蔚之子江为因受奸佞陷害,他在临死前写的《临行诗》“衙鼓侵入急,西倾日欲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以简练铿锵的文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节。被列为北宋九诗僧之首的惠崇,他除了所作的画极佳,还被苏东坡题为“春江水暖鸭先知”之外,他的诗“照水千寻回,栖烟一点明”,简洁明快,深得王安石的赞赏。除了上述名人外,尤以南宋大儒朱熹对建阳情有独钟。他在寓居建阳前后二十多年里,除了著作了《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近思录》、《礼书》等大量巨著外,还先后到过今之潭城、莒口、麻沙、徐市、崇雒、书坊等十一个乡镇,写下了题咏建阳山水诗歌逾百首,为我们留下一幅幅宋代建阳山水风景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芹溪九曲棹歌》,可以与《武夷九曲棹歌》相媲美。朱熹爬山涉水往来于山村野水间,他的山水诗写景富含哲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名咏山水,实抒情怀。除了朱熹外,游酢父子,蔡氏九儒,亦留有数十首赞美建阳的诗词。这些诗纯真洗练,以情造境,反映了他们热爱故乡的拳拳之心。 宋代大诗人刘克庄是莆田人,在宋宁宗宝庆年间曾任建阳知县,故而与建阳结下不解之缘。他除了首度主持修建考亭书院,还为宋慈亲自撰写《宋经略墓志铭》。他在《送宋惠父入江西幕》一诗中赞颂宋慈“满腹诗节,余事到,锒苴兵法。”这是迄今仅存有关宋慈从建阳到江西为官行状的词。 宋末与文天祥同榜进士的谢枋得,为抵抗元兵忠贞不屈。宋亡后,谢枋得傲骨铮铮,不肯入仕,隐居建阳,卖卜为生。他在《书林文笔》诗里赞誉书坊“巍巍文笔光书林,插空屹立皆天成。”“椽墨太阿窥砚小,书天不动龙走蛇。”文风大气,豪迈阳刚。明代诗人叶善夫隐居建阳时,留下五首诗。他的《题文公故宅》诗写道:“峨峨文公山,淼淼沧洲水”。在《芹溪小隐》诗中曰“芹溪小隐留遗迹,仿佛寒烟落照中。”无不体现诗人挚爱建阳山水的殷殷之情。余从《建阳县志》(清道光版)查悉,明嘉靖建阳知事冯继科勤于吏事,体恤邑民。他在《春日雒田里赈粟》诗里“宦游越岁惭无补,愿与吾民乐太平。”道出这位小吏体恤建阳子民的情缘。晚清诗人,朱熹第二十二代裔孙朱紫金不满朝廷,写下“难得桃源可避秦,踏歌燕市且相亲。偶编诗史名吾志,不信儒冠误今人。”诗言明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雄鸡一唱天下白”,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具有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建阳更是迎来了文艺发展的春天。在诗坛先辈张惠民、徐汝湖、周高华、陈明考,以及健在的饶肇、范家震、葛德贵等吟长的倡行下,古邑潭阳新一代的诗人们诗情勃发,佳作迭出。通过陈平、滕国信等吟长创办的《石矶诗社》、《漳墩诗社》及市文联开办的《考亭文苑》网,尤其是推动诗词运动的积极倡行者李家钦先生创办的书林楼,借助这些文化平台,以诗会友,凭诗寄意,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不仅涌现了诸如张云声、陈正之、金文祥、陈华煌、谢连植、刘通、王耘、吴向群、王佐、王世淳、吴文等一大批诗词创作的中坚,还推出了高荣娇、吴丹梅等造诣堪精,辞藻华丽、词意婉约的年轻女词人。据统计,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建阳就有众多业余诗人先后出版《九州诗人吟建阳》、《翠竹吟》、《张惠民诗词集》、《锦溪诗词》、《麻阳斋诗词》、《石矶诗词选萃》、《怀泽吟余》、《潭山缀叶》等个人诗词专集五十余部。此外,通过举办经常性的诗词吟诵会,诗词书法展,使我国传统的诗词这一国粹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有力地促进了潭阳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鼓舞全市人民和谐向上,奋勇争先,努力构筑海西绿色腹地的经贸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诚然,在编纂、收集、整理《潭阳古今百家诗词选》过程中,由于跨越时空逾千载,古今众多诗人写下无以计数的诗词和诗集,散佚不少,遗存民间。加之,编纂、收寻范围局限,时间匆促,定然遗漏不少,自然扼腕撼之。尤需提及的是:此次编纂该诗词集、并冠名为《建阳古今百家诗词选》,其意指:是从建阳古今为数众多诗人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百余名诗人或诗词爱好者的作品选。编者按朝代更替先后,诗人出生先后排列,由于篇幅所限,或人物生平行状不详等因素未列入该诗词选集的人士在所难免,还望各位诗友、读者海涵。 国逢盛世岁逢春,诗人豪情日日新。谨借此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之际,愿将此书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 凌洋 二OO九年九月十三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