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逢中秋话佳节

 温泉源春图书馆 2012-09-26

 喜逢中秋话佳节

 

喜逢中秋话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往往爱说这话,实际上,这是中国文化优良传统。在倍思亲的过程中,倍思考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国传统佳节,内容都很丰富,一个节日,往往是许多方面事情的纪念、庆祝、祝贺……,蕴含许多民间故事,还有信仰、宗教意味。这与古代诸子文章一样,一篇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既象理论文章又象文学作品,这与中国古人强调天地人合一同道、强调整体联系的综合观思维方式有关,没有分门别类来搞节日活动;甚至有的节日,包括了天上人间地狱、前世今生后世、东南西北中、人神仙鬼各方面的“故事”内容,膜拜、崇敬、祭祀、纪念、祈求、祷告、寄托、许愿、还愿、祝福、庆祝、教化、抒怀、明志、恋爱、交谊、体育、娱乐……杂糅在一起,成为各取所需的节日(除夕、上元、端午、民族的或宗教的某些节日,或多或少掺有这些意义)。

 近代西方的一些节日则有所不同,偏于形而上学的分析观思维,人文分类较突出,其节日,单一主题较突出。例如,情人节,西方就有单一主题的情人节,而我国的元宵节,三月三,七月七,主题和内涵庞杂,其中有情人节的意味,但不是单一主题的情人节。有人说,七月七是单一主题的情人节。其实,七月七是已婚被逼得分居两地的夫妻团圆日,且要借助外力支援——鹊搭桥,而且加入孩子见母亲的内容,有寻母探母感恩孝顺的味道。现代中国人已把中西方思维方式综合于一体了,正如张岱年所主张的文化综合论那样,吸纳古今中外一切文化优秀成果,与中国当今国情和发展趋势相结合,正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先进文化。

 我国近代当代,昔时辉煌的传统佳节有所改革、创新、发展,继承传统节日精华的同时,添加了新内容,创造了新形式,焕发出新色彩,也增添了主题单纯化、单一化的节日,如植树节、消费日、环保日、劳动节、党庆日、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

我国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题是比较单纯的,团圆赏月秋思,但也包含了许多民间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秋高气爽凉意乍来的绝景良时,桂花香郁沁心,遥望明月东升,最易引起思故乡、思远亲的心理活动,人们内心充满了忆往、寄托、祝福。但生活高节奏的今天,亲友不一定都能团聚在一起,往往是通过望月,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思念到了、问候到了,也就团圆了;送、寄月饼,打个电话,上网QQ,沟通了,也就团聚了;不会杜甫所言那样“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工作还是首位的嘛。

中秋节,是特富人情味的日子,是体现我国人民人生哲学的日子,充溢着人们彼此的人文关怀,充满着人本主义的浪漫。如果说,重阳节是金秋日子因见黄花傲霜瘦而登髙望远,是种傲霜奋斗精神的体现,那么,金秋日子的中秋赏月而望天,那更是望远,深刻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价值。日为阳,月为阴。古人处于牧耕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白天劳作求生存发展,夜晚休息睡觉也是求生存发展,很懂劳逸结合,很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社会人生辩证法;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后,许多人已不分昼夜,有的人就忘了此理,日夜始终把人生之弓拉得紧紧的,忘了要跳得高须助跑和蹲下。然而,日月代表的一阳一阴,乃代表了宇宙规律,我们仍需体会“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生长也靠月亮”的古意。人类发展靠劳作,也靠休息。人类发展,靠男人也靠女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教符“太极图”,大概来自地球人能见月面的直观形象,却准确体现了阴阳关系、阴阳和谐、阴阳统一于一个圆整体,面对此客观性,對阴阳的思与行就极具重要性。

今年中秋,与国庆紧相连,很难得。中秋清光似往年,又不似往年,我国秋月比甲午战争时明亮多了,国内外中华儿女,吃月饼赏月华的风俗更具中国特色了,都会充满着中华情怀、世界眼光了,思考的内容也更丰富了。

 

 

喜逢中秋话佳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