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董槐后裔宗谱考证

 荷香月暖 2012-09-26

  

广西董槐后裔宗谱考证

                              董全吉  广西 贺州   QQ:荷香月暖353159928

董槐,嘉定六年(公元1213)登进士第,父亲官任吉州,推测董槐:嘉定六年(公元1213)————绍定五年(公元123220年间,已经有江西后裔董雄,益州刺史;次子董贤;幼子董用;在端平三年(公元1236)——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11年间,已经有广西的后裔。黄氏究竟是湖南还是江西人氏无法可考,生四子:世福、世禄、世祯、世祥;淳祐七年(公元1247)——宝祐四年(公元1256)10年间,已经有后裔董丽。槐修谱是在绍定五年(公元1232)——嘉熙元年(公元1237)6年左右时间修谱。而金谱存于泉溪且文天祥作董槐修谱传,故董槐故乡为泉溪,定远为封地。

一:董槐的广西后裔修谱及差异

黄氏生下广西董槐后裔的董世祥,且多年跟随董槐奔波,带着幼小的孩子无法继续颠簸,留于桂林生活。曾闻董槐告知祖上有一大官董晋任宰相,而于泉溪修谱没有留着给黄氏。董槐去世之后,远离朝廷的桂林,也就安魂董槐葬于粤西安厝佳城牛眠地。元朝之时,广西董氏董槐后裔修谱,也就请人寻找董晋到董槐之间的系谱。故此与泉溪宗谱有差异。

而钟山桥背支系宗谱记载:“吾始祖董姓陇西人氏,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于唐朝肃宗元年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徙于山东青州乐安县。居住未久,立业未多,上司举立董采公室之派,谱牒所载:为居杭州钱塘,因遭丙丁,历代谱系已不可考。”。这样可以看出,唐肃宗在位,只有最后一年的年号采用肃宗元年,年号先是至德、乾元后为上元,再后来仅仅称元。肃宗元年则为762年;董晋已经39岁。而董晋是在肃宗即位开始应公室之派作为小小的图书管理人员,也不会从浙江找人到山东?更不是董晋的父亲或爷爷在肃宗元年迁徙了。而宗谱记载:董采公在肃宗元年迁徙,董采的儿子为唐肃宗御史?也就是迁徙的年代和人员的错误之处?假如是时间相差在几年的话,肃宗也许就去世了?同时,乐安县,江西也有乐安,史上只有董晋后裔迁徙江西乐安流坑。董晋到董槐的世代数,在钟山的宗谱也与董槐写宗谱序文的时候有出入,且与董晋墓碑记载的后裔不同,且董晋至董槐之间,没有相同的世代祖先名字?世代数也差异?就是知道董槐在江西泉溪有宗谱,然元朝的动乱,也无法前去考证董槐宗谱了。

董槐的侧室黄氏太婆,仅仅告知后裔祖上有董晋?从后裔修谱可进一步分析:

广西宗谱为什么选择山东为董晋先祖迁徙地?据考证:董氏来源的最初地址,董父为鬷川侯(山东定陶);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晋国的太史令,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称董氏。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东),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今属山西)。可见,山东一带是董姓发源地。我对山东乐安进一步了解,选在祖籍乐安,山东乐安基本是明朝清朝时期迁徙而去的,不是唐朝?推测,广西以董氏发源地作为宗谱修谱时候的董晋先祖的迁徙地。此其一也。

其二是,董采名字从何而来?据考证:今山西省运城地区,古时有一巨大的湿地地貌,因水中盛产董蕖因而称董泽董蕖,就是古人对莲藕的一种称谓,在今天山西、陕西地区,菜市场上仍有称莲藕为董菜者。这样,广西修谱,董晋的祖先变成姓名为:董采?(我曾经与个别宗亲辩驳:董采是古时候修谱编造出来的,可是得不到承认?认为祖上如此记载就这样延续;其实,就是在董晋到董槐之间,不管董晋的妻子有几个,还是宗谱分支如何,但是,从一个祖先到另外一个祖先,其宗谱必须要相同。当然,名字可以同名同姓,可是,同名同姓且任职务为高官者,国家必有记载,那就是同一个人;董槐葬于粤西,也只是安魂而葬,不是真正的尸体安葬。)

其三是:广西宗谱为什么修谱为山东乐安,而不是江西乐安?江西乐安一带,宋朝董氏居多,也就把江西泉溪修造成山东乐安?

虽然,江西的宗谱,是董槐亲自进行的修谱,是在董槐未到广西之前就已经修谱好的,我推测不是董槐被罢免右丞相之后。存于泉溪,也就没有到来广西,也不会想到留广西一支系?也就没有抄录宗谱留给广西后裔。既然,江西泉溪有董槐的修谱,且文天祥佐证董槐修谱,时间是在南宋末年。当然,广西的董槐之前的宗谱,应该以江西泉溪宗谱为准。

二、董俊庸四世裔孙董显(董华禄)的宗谱记载

董维的孙子董显;董槐第十一世裔孙:明成化进士。成化四年公元1468戊子,大廷选为南京国子监官育成均纪后铨礼部春官?

宗谱记载:字华禄。明进士,礼部春官。大廷选为南京国子监官育成均纪后铨礼部,为人性善,敏而好学,得游泮水,而得膺贡。既得膺贡,归修祖居,厚主老村。其中三座门台、户阀、天池栏石,红石凿成牡丹莲花等物,但浮。原厚主坊护塘坊二处祖居,制凿上马下马石鼓四端,玉成已毕,成化四年戊子,宝兴有司乃禄公,书宫禄公旧爷同赆禄公入试。升入京师国子监。大廷选为南京国子监官育成均纪后铨礼部,途中遇害而亡,呼魂葬至土巷。呜呼,禄公虽未得其禄位名,寿禄公处度,而且得其长享未月卯日不朽云尔。妣钟氏庶李氏,钟氏生长子鼎崇,李氏生次子鼎嵩。长女婿潘温良,次女婿钟宗海

1、董显是膺贡还是进士?明朝进士,国家有公布。没有出现董显或董华禄,则排除是进士。那只是宗谱记载的膺贡(膺贡:谓举为贡生),然而,从科举考试历史中:明代科举仅进士一科。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明清科举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校和科举更紧密地结合,科举必由学校,进学校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清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国学是中央一级的学校,府、州、县学是地方学校。国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贡生是由府、州、县学的生员中选贡的,意思是把人才贡献给皇帝。清代的贡生有六种:岁贡、恩贡、优贡、拔贡、副贡、例贡。前五种算是正途出身,总称五贡。府、州、县、卫设立的学校,一般称为郡县学,也称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别称庠生、秀才、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

  大凡先试后铨,即先观书、判,再察声、言,然后注拟。如何观书?楷法遒美是关键的一条,否则吏部绝不会铨选为士。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后世沿而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武则天时曾一度复六部为六官之称,可见六官即是六个行政部门。唐光宅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可以推测:宗谱记载实际应该是——董显:为人性善,敏而好学,得游泮水,而得膺贡。大廷选进入国家一级的南京国子监读书,成化四年戊子,宝兴有司乃禄公,书宫禄公旧爷同赆禄公入试。升入京师国子监。后安排做官,归修祖居,厚主老村。其中三座门台、户阀、天池栏石,红石凿成牡丹莲花等物,但浮。原厚主坊护塘坊二处祖居,制凿上马下马石鼓四端,玉成已毕。

铨选为士,为礼部任职春官。赴任途中遇害而亡呼魂葬至土巷。呜呼,禄公虽未得其禄位名,寿禄公处度,而且得其长享未月卯日不朽云尔。妣钟氏庶李氏,钟氏生长子鼎崇,李氏生次子鼎嵩。长女婿潘温良,次女婿钟宗海

                     

                                               2012926日9:30 荷香月暖     于广西贺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