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郓城英贤传——(24)樊文耀

 zcm1944 2012-09-26

郓城英贤传——(24)樊文耀

(2011-08-22 11:45:10)

樊文耀(1858—1931),字紫垣,号慕平,郓城县仁怀庄村人,清朝廪生,民主革命时期革新派,中华民国国会议员,总统府顾问。他喜读经史,学重实际,对国计民生至为关心,他看到清末国事日非,认为非变法改革不能图存,他排除各种压力和议论,努力在本县创办各种新政。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文化运动中,樊文耀首创宣文学堂,自任堂长,成为郓城县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辛亥革命后,他目睹女子教育落后,并可怜妇女缠足之痛,竭力提倡创办女子学校,同时成立大同天足会,提倡妇女剪发、放足,并让自己的家人带头实施,成为郓城县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自此,郓城教育日渐发展,人才辈出,妇女面貌开始出现新变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樊文耀创办工艺局一所,以织布为主,兼营各种手工艺品,开创郓城工业生产新局面。郓城西境沙河长达三十余里,每逢春季,飞沙蔽空,居民贫困。他目睹这一现状,遂倡办沙河林业总公司一处,分公司数处。在河滩植柳插杨,种“沙打旺”草。数年之间,沙河成为绿色林带。对防风固沙,发展农业、林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1912年,他又创办吉林省同江垦务公司,亲率穷苦农民百余,赴吉林省同江县垦荒两万余亩,数年变荒地为良田。

 

光绪帝预备立宪期间,各省设立了咨议局,樊文耀因在地方颇有政绩,遂被推举为山东省咨议局议员。中华民国成立,他又被选举为国会议员。黎元洪就任总统后,他被聘为总统府顾问。护法运动兴起,他又南赴广东,协助孙中山护法,护法失败后还乡。1931年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