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在权利斗争中的夹缝中该如何抉择?

 联合参谋学院 2012-09-26

当我们拥有充分的决策权的时候,有的事情会显的比较从容一点,但当我们没有充分的决策权,而面对激烈争执的两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被问题左右,显得浑身乏术,这里讨论的就是关于没有充分决策权的情况。没有充分决策权的我们面对的压力来自两方,也就是处于夹缝中的人。这样的角色是一个最危险的角色,其实说不过这个角色只是调节人的角色。调节是件头痛的事情,面对激动的两方,各持有各的道理,我们很难完全的肯定哪一方是正确的,哪一方是错误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嘛!在这个时候,这个角色就是那种最可能成为:“已经都做了婊子了,还立不到牌坊”的那种。所以,牢记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的最佳选择就是,不要冲到前面,挺身向任何一方说这讲那,你需要首先冷静自己。

刚好和朋友聊到这个问题,她以前是总经理助理,似乎对这方面深有体会,以下是我的网友给我的方案:

方案1:左右营和,但也要坚持立场,保留意见,也不能发表。

方案2:不批评,不指责,不赞美。

方案3:宁可做一个给人印象没有思想的人,也不要表现自己,突显自己,不要把自己推到针风浪口。

    当然她也说,这只是一个概念型的东西,执行起来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较头痛。

这个情况我也遇到过很多很多,其实有的时候我很迷茫,后来我多半选择了沉默,除非他们即将做出的决策非常离谱,我一般不会去直接掺合进去。当然,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除非你已经主动放弃了升迁的机会,甚至已准备好离开现在公司。因为,这会导致了另外的一种严重情况:就是你的最终上司——老板,甚至包括同事或者其他人,他们会因为你的这种选择而认为你是很没有责任心,对任何事都莫不关心,甚至是一个孤立的人这样的一个评价已经基本决定你终究是一个出局的人。

那么应该具体怎么处理呢,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研究深一点我们不难发现,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和公司的整体氛围有着很大的联系。要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如果一个公司的总体氛围是积极向上,或者说是团结互信的,那么你只要大胆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友好的环境中,不论是谁,都不会试图将怒火撒向你的,不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会为做出的决定而欢呼,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都融有自己的思想晶体,这就是选择第一种方案的时候。

当你对这个正在讨论的事件观点不明确的时候,就应该选择第二个方案了,因为你本身就没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就不要去支持任何一方。

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内部政治风味很浓,本身就狼烟四起,那么整个讨论就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政治团体争斗的口水战,整个讨论失去了原本只是为很完美处理问题的原本含义,这样的团体可能就会因这一次争吵而四分五裂!而这一种情况就是不容乐观的,不轮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各方都是不欢而散的。对于处于夹缝中的人,在这种氛围中处理问题就得千万小心了!不然,你就成了那个争斗的首冲牺牲品,这绝对不是玩笑话!这个时候,如果你觉得你还要继续在这里长期拿点固定的薪水养家糊口的话,那你绝对要选择第三个方案,尽管对自己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最起码如果做好了自己该做的,还能保你一口饭吃。当然,如果当你明确了选择了离开这个环境的时候,在自己的时间表倒数开始的时候,我建议一定选择一回第一方案,这个时候不管斗争多么的激烈,对你来说已经对你勾不成任何的威胁,反而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大胆出击,就会改变了以往大家对你的一些看法,甚至大家会感慨挽留,不过要记得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回头了,而是勇敢地向前看。

 

延伸讨论一下:是什么造成后面这一种恶劣的氛围呢?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的个人因素。

首先,就是大家缺乏换位思考。其实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倾向于聆听各方的声音,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番,然后再做出解释和决策,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比较可取的。

在游某加入家公司不久后发现,当时升兼副总经理职务,公司有老资格的两位技术骨干苏某和塞某,谁也不服谁,正在他们在勾心斗角的期当,有一天苏某投诉说另一项目的塞某今天没有上班,然后游某说“知道了”,而苏某接着又在旁边唠叨说塞某为什么连假都不请就不上班什么的,说他在你的管理范围,你应该出面询问等等之类的话,而且就在那等待你利马做出符合他意愿的决定,游某当时是这么思考的:“第一,如果你承认他属于我的管理范围,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向我请假?第二,对于我的下属我有责任去查明情况再去处分,为什么这么着急叫我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答复?”所以,当时游某的回答只是:“好的,我知道了”。游某决定待下班以后先到塞某的房间,单独当面“关怀”一下,问问有没有生病之类的,然后再根据情况对其过错提出批评。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做法被苏某当做是一种偏袒或者是漠不关心,被直接投诉到上级——总经理,而众所周知总经理对被投诉者的好感明显少于苏某。当时苏某随总经理出去的时候游某就已经完全猜想到了他们的谈话。结果总经理一回来,就板着脸直接追问此事,而且他已按苏某的意愿认定了一些事情,并直接追问游某的责任。。。。。。。这也就引出了下一个因素,决策者的平衡棒。

在一个团队中,核心决策者的平衡棒掌控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掌控的好,有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掌握不好则会直接影响团队的团结和氛围。决策者要信任下属,但是也不能表现出对其对立方的不信任,尤其不能在信任者面前表露,不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拿事实说话吧,上面的事件后面导致了更多的延续事件:一次苏某直接投诉到总经理说塞某盗卖公司材料,而且还给工人发封口费,然后又投诉向老板,看他当时说的是唾沫飞扬,头头是道,简直就是百分之万的真事了。当时,总经理已经非常的冒火,老板也是大半相信,大有直接将塞某处理的态势,而且都已经在讨论如何处理这个行为的问题了。后来,老板找到塞某当面“谈心”,后来的事实是:塞某是应所在项目部的要求,安排了几位工人帮忙搬运了一批需要处理的废料,然后项目部(总包公司项目部)出于好心,帮忙的工人大都发了一点电话费。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不过形成的影响不是不存在的。

本文中的个人观点肯定有不合理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和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