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运金牌得主的“极限青春”

 相约归渡头 2012-09-26

奥运金牌得主的“极限青春”

  

奥运金牌得主的“极限青春”

香港凤凰卫视詹晟

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屡屡夺金,让人振奋。但仔细想想除了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举国办体育体制探讨、全民热情欢呼胜利之外,似乎大家都忽略了那些胸怀奥运梦想,却没有入围的准奥运选手们,他们的人生,是否就是永远的灰色?

奥运金牌得主的“极限青春” - 詹晟 - 詹晟的博客

 

镜头前的奥运金牌得主,用长年的艰苦训练换取一时的辉煌。不论示范效应如何,有多少孩子会被孩子送向长年训练却一辈子没有成绩的体育之路。而就像射击冠军王义夫所言的,射击比赛夺冠的偶然性是十分之大。奥运选手的人生也是一样,走不好就只能一辈子默默无闻。

但是残酷是,奥运健儿将青春用在训练身体的一个特定技能上,他们在射击集训时刻甚至每天只有那貌似简单的却需要克服机械式审美疲劳的训练动作。一般人如何可以受得了苦,成为人上人?

奥运是用青春赌金牌

 

奥运金牌得主的“极限青春” - 詹晟 - 詹晟的博客

 

奥运健儿们之所以会全力以赴,梦想的冠军是精神力量所在。就像一个核爆炸装置,能够释放出神奇的体能,去创造胜利,甚至打破纪录。但他们也是孤注一掷的,他们奥运之外的文化素养,或者获得文化培训的机会,就相对稀缺。有人羡慕获取奥运冠军后可随便选择中国任何一所高校就学“充电”。但对于失去的青春岁月、精力,又如何可以弥补回来?

相对之下,中国的芭蕾舞演员也是面临同样的人生选择之艰难,他们在人生路上追求一定意义的完美,却要牺牲更多可能的“灵活的”选择。而到了最后,却无法选择。跳不动的芭蕾舞演员,或许只能默默地做芭蕾指导老师,或者从事一些艺术活动之中比较边缘化的内容。

人生自由就是更多的“扬弃权”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争取来的,就是越长大,越会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再到自己不要什么。丢弃一些,才能更好拥有一些珍贵的东西。人生自由就是力争更多的“扬弃权”。有钱人可以雇请佣人把自己从庞杂的家庭事务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而用脑力更高效的赚钱。

但是是否珍贵却也因人而异,无愧于心就是好。我曾觉得下午能在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喝杯咖啡就是很好的人生。

人生不是所谓的线性方式,越来越好。反而可能是觉得幸福的时候,就像两个人手拖手在河边走,或者慵懒的下午打个盹有自然醒的懒觉,就可体会人生静好。

这些细节看似闲事,反而就是现代人始终追求却常常忘却的手边幸福。

忙到连幸福的深切体验都失去,或许是大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中的个体悲哀。

观看奥运,细品人生

大家在看奥运的时候,除了喝彩叫加油,不妨慢一些、想多一些,看看运动员们背后的人生。反躬自省,重新恢复体味幸福的能力,像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一般,通过心底的触觉,幻想出一个光明的世界,细细品味身边的感动。哪怕只有一天的细品,也是最为深切而弥足珍贵的人生内容。

对于初生的婴儿,他们在初试一种由萌到深的嬗变;

对于年轻的爱侣,他们在体味一种由爱而亲的玄妙;

对于渐老的父母,他们在收获一种由智到雅的沉淀;

对于告别的老者,他们在重温一种由生到别的眷恋。

分类:未分类 | 评论:0 | 浏览:91 |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