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黑栤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心理学问答
2012-09-26 | 阅:  转:  |  分享 
  


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从局部到整体

如何利用只奥教学方法培训某一种学习策略:教师先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让学生叙述并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依据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

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学校及学校教育、同伴群体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

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于成熟

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学生学习的特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连锁学习、语言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简述动机及其功能: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是缺失需要,成长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功能:影响学习活动的选择、坚持性、情绪和对困难任务的态度影响因素: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也影响到其形成

简述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简述迁移的作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定势







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简述教学过程中包含的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氛围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15)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体运算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1.5)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2-3)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儿童早期(3-6)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晚期(6-12)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期(24-65)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有些什么影响:自我意识在任何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人的学习出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从心智活动的方式看,心智活动的各个环节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心智活动的调节看,心智活动已经不需要意识的过多控制就能自动进行;从心智活动的品质看,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独立性和批判性、灵活性等都大为增强

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及其意义:特征: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是有效学习的方法;有对学习过程的调控;是学习者指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意义: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和老师负担;学习策略的训练和培养更加符合“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试述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试述元认知的内容: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

简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案卷分析、观察及情感评价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哪些步骤: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信息可以来源于不同类型、性质的测验甚至观察等评价方式;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绩上,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而其他特征的评价,不要和成就、评价混杂起来

简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效应)

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自我意识增强;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学生能自我管理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对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

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者的心向;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了解学生的需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建立课堂规范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内群体的凝聚力:了解已有凝聚力的强度情况;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引导所有的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促使学生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鞭策和促进学生学习;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依据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时机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依据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依据评价的功能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依据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测验由教师本人,或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或时间来编制;对不同的被测者,可以有不同的测题、时间限制和计分手段,比较灵活;测验规模限于校内或班级,适用范围较小;以教师本人的经验来估计测验的可靠、有效和实用



简述布鲁纳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向学生解释清楚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材料难度要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假设阶段;检验假设阶段;得出结论阶段

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辅之以操练和练习;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进行

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给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在进行间接方式知道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简述群体的特征: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具有共同意识的群体目标;具有共同认同的群体规范;相互交往,协同活动

简述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发生影响的因素:活动的难易程度;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应怎样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稍有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制裁

简述谢里夫的群体规范形成阶段理论: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什么是心理健康?衡量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情绪正常、乐观、稳定;人格结构稳定协调

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儿童学业不良的辅导;问题行为的矫正辅导

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作用:有助于知道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有助于知道教学策略的选用;指引学生学习

简述教学策略包含的内容: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哪些具体因素: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全班、小组、自学)、学生学习特点(阅读、非阅读、听力偏好)、教学目标性质、教学媒体的特性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效能型原则

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指出有效迁移即积极迁移;具体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授学习方法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行为合理









献花(0)
+1
(本文系黑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