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命运的“第一桶金”

 刘昆山书苑 2022-11-26 发布于江苏

改变命运的“第一桶金”

研究2011“胡润财富榜”中的“百富”,我们会得到很多启发。

在这100位富豪中,财富最多的598.51亿元,最少的71.79亿元,平均155.7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百亿富豪”。他们的年龄并不大,30岁~396人,40岁~4946人,50岁~5928人,60岁~6913人,70岁以上的只有1人。“百富”的平均年龄47.5岁。

100位富豪,在他们在成为“富豪”之前,绝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是和我们一样的穷人,都是居于当时社会财富金字塔的最底层。他们中有的是普通的工人、干部,有的是“泥腿子”农民,有的甚至就是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人口”。穷人怎样由穷变富成为大富豪的?他们在关键时刻掘得了“第一桶金”,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百亿富豪”中有两个人的经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位是从“小裁缝”到“大富豪”的周成建,一位是下海经商屡遭失败的“中国首富”梁稳根。

周成建,1965430日出生于浙江省丽水青田县一个农民家庭。8岁的周成建不仅要帮着家里干农活,还要照看家里的小杂货店。上学的同时,周成建边读书边劳动,干过泥瓦匠活计,学过木匠手艺,他更喜欢裁衣缝纫的裁缝技艺。初中毕业后周成建开始了裁缝的学徒生涯。别人要学几年才能出徒,周成建只学习了一个多月就开始跟着师傅上门给人家做衣服了。他的勤奋、刻苦乃至头脑灵活都被师傅看在眼里,他很快便成了师傅的得力助手。学到了手艺,周成建决定自己单干。与伙伴合伙,买了几台旧缝纫机,租了一间厂房,招聘了几个老裁缝,口气挺大的“青田服装加工厂”开张了。生意清淡,他只能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去招揽活计。到各地推销产品时,周成建结识了江西景德镇的一家外贸公司,并接下了高达30万元的大额服装定单。欣喜万分的周成建回到家乡后,从当地信用社贷款30多万元,从城市里买回面料,并立即召集周边100多名裁缝到自己的工厂工作。日夜辛劳后,货发过去后,没想到对方以面料不合格为由全部退回。这批服装在周成建看来是无可挑剔的,可对方硬是以衣服质量不过关为由拒绝付款。双方僵持了很久,最后达成协议:原材料的钱付了,工人的工资付了,其他损失由周成建自己承担。辛辛苦苦忙活一场,一分钱没赚着,还欠下2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村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一个能把人压垮的数字,一个要人命的数字。

不甘受穷的周成建,怀揣家里仅剩的9000元钱,决心去温州闯一闯。1986年,20出头的周成建背负巨债,离土离乡来到温州,在妙果寺服装市场开始了新的打拼。晚上做服装,白天卖服装,一天劳动16个小时以上,什么脏活、累活、重活都干过。起五更,爬半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渴了随便喝上一口水,饿了糊里糊涂吃上口冷饭,困了就打个盹,醒来继续干。当时加工一件衣服只赚几角钱,多的也就1元钱。如果仅仅是吃苦耐劳,仅仅是玩命拼搏也就罢了,更要命的是周成建想还债,要想翻身,这恐怕比登天还难。周成建的生意是如何出现转机的呢?是两项无意间的创新,才使它的生意骤然火爆起来的。

一项属于产品创新。这项创新纯属偶然。他可能是过于劳累,恍惚中错把一批西服袖子裁短了一截。这个失误,差点让他再度背上十几万元的债务。他将错就错,把西服袖子改成夹克袖子,将西服改成了夹克,成了带有早期休闲风格的“休闲西装”。休闲服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是非常罕见的,它轻巧、方便、随和、得体,颇受欢迎。这批改造过的“休闲西装”被当做创新的休闲服,顿时成了市场的畅销品。苦熬6年后,1992年周成建“时来运转”。那一年,来自福建石狮的风雪衣、夹克衫,旋风般的席卷温州市场,周成建紧跟市场行情,专门制作休闲服。凭他天性聪颖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熟练的裁剪方式,精湛的裁缝手艺,很快就在妙果寺市场脱颖而出,成为这里的佼佼者,他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另一项属于经营创新。当时服装加工市场,充斥着讨价还价的声音,周成建“不走寻常路”,打出“我给出成本价,你随便加点钱衣服就拿走”的口号。他还将这个广告,出人意料涂满温州双层巴士车上“张扬”过市,这个仅花了800元的小广告轰动一时。周成建的生意火爆了。一次,一个东北老板向他一下订了300件,这对于小作坊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由于产品质量不错,客户一个接一个,订单一个接一个,订货量从几百件增到几千件。一年下来,竟然赚了400万元,成功捞到财富的“第一桶金”。他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出资100万元创办了温州凯丽莎服装厂,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994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美特斯·邦威。投资400万成立了温州美特斯邦威有限公司。

年仅46岁的周成建,是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知名休闲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创始人。1992年以前他居于社会财富“金字塔”的最底层;2011年,跃升到社会财富“金字塔”的上层,在2011“胡润财富榜”排位第12位,拥有财富274.86亿元,成了闻名遐迩“百亿富豪”。

2011“中国首富”梁稳根,1956年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分配到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曾任计划处副处长、工厂体改委副主任,是个不大不小的企业干部。当时,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推行。刚迈出大学门槛的学生个个怀抱理想,热血沸腾,一心想投身社会,投身改革。国营企业大家坐着铁交椅.端着铁饭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年年亏损.浪费惊人。当时任工厂体改委副主任的梁稳根.构思了许多改革方案,有的得到厂长的首肯,却是阻力重重难以奏效。1986年,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高潮涌起,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企业改革家.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梁稳根他们为之激动,为之振奋,决心丢掉铁饭碗去闯市场,去办自己的企业.去搞自己的试验田,做改革的“弄潮儿”。梁稳根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四人毅然辞掉公职,顶着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开始了人生新的拼搏。那年元旦,他们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有一个大订单,后来合同取消了羊价就一路大跌。于是,他们赶紧收兵,创业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做酒,也失败了;再做玻璃纤维,还是失败。总结教训,失败是因为不了解市场,脱离了自己所学的材料专业,缺乏知识资本。

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创新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稀缺的有色金属焊料。梁稳根等4人从亲戚朋友那里凑齐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了创造财富之路。期间,他们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终于问世。梁稳根把它寄给辽宁一个工厂,不久便收到了退货,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副教授来现场指导,调整配方,重新试验,直到经过第100次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各项指标抽样检查,均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19869月,他们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收到了第一笔货款——6000元。梁稳根等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紧紧地抱成一团。

这时的梁稳根也处在社会财富“金字塔”的下层,虽不愁温饱,但囊中羞涩。自从有了“第一桶金”,他的命运曲线出现了拐点,在财富“金字塔”中的位置迅速得到提升。1989年,梁稳根创建的小厂收入突破1000万元。1993年梁稳根创建“三一重工”,冲入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才敢做的重工制造行业。2003年,“三一重工”跃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前列。2007年,梁稳根以个人财富188亿元位居湖南富豪第一名。2011年,梁稳根高居“胡润财富榜”榜首,拥有财富598.51亿元。引人关注的是,“三一重工”财富剧增还包括当年和梁稳根一起创业的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也都是“十亿富豪”了。毛中吾财富82.89亿元,位居2011“胡润财富榜”第73位;唐修国财富77.50亿元,位居2011“胡润财富榜”第85位;袁金华财富37.37亿元,位居2011“胡润财富榜”第211位。

“第一桶金”是创业过程中赚到的第一笔钱,指第一次获得的丰厚报酬或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最初获得的收益。

“第一桶金”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创业赚到的钱。一个人赚钱的机会可能很多,不是一般随便赚到的什么钱都叫“第一桶金”。上面例子中的梁稳根,如果贩羊能赚到钱的话,这个钱对于以后的“三一重工”而言,也不是“第一桶金”。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财富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有一定的理念、思路、方法,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事情。创业得到的第一笔钱,证明创业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基本是正确的,这笔钱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或成为创业的最初资本。这种对于坚定创业信心、坚持创业道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钱,才是“第一桶金”。第二个特点就是第一笔钱。这笔钱可能很多,例如周成建干休闲服赚了400万;也可能不是很多的钱,例如梁稳根收到的第一笔6000元汇款。既然称作“第一桶金”,是“金”就不应是很少的钱。第三是“第一桶金”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是得到了钱,而且使你的社会地位、社会名望、人际关系发生了改变。“第一桶金”既指有形的金钱,也包括无形的资产、资源。你从此结识了一些人,从此进入了一个圈子等等,都是重要的人脉资源。

美国有句谚语:“人生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既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更是人生财富积累的开始。“第一桶金”能够改变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

近年来,我们接受了一个理念:“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判断不准确。一个人有知识还是没有知识,知识多还是知识少,固然对这个人的理念、情趣、生活习惯会带来影响。但是,学富五车的人仍然可能居于社会财富“金字塔”的最底层。住豪宅、开宝马的人并不是知识最多的人。大学毕业找不到称心工作,甚至生活拮据的不在少数。在1999年的“胡润财富50”填写学历的47位富豪中,小学文化的7位、初中学历的11位,占富豪总数的38.29%。实践证明,知识只有通过创新劳动,并且创造了社会财富,积累了财富,人的命运才有可能发生逆转,人的命运才可能发生改变。财富可以实现人生价值,促使事业成功,获得社会尊重,步入上流社会,跻身权力政坛,因此,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财富改变命运”。

我们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知识作用的意思。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社会的“第一资源”,知识是构成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知识资源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推动财富快速增长的资源。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智慧劳动,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知识离开了智慧劳动,知识不参与变革社会的创新实践,知识还是知识,知识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知识既不能推动经济发展,知识也不可能创造财富,知识更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必须在思想上转过这个弯儿来,牢固树立“财富改变命运”的理念,投身创造财富的实践,不断积累财富,提升自己在社会财富“金字塔”的位置,谱写新的人生交响曲。一项调查显示,92.9%的人都“希望成为富人”。 资料介绍,美国把拥有100万美元财富做作为富人的门槛,我们也不妨把“百万富翁”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是个可望又可及的目标。坚守自己的财富信念,并努力发掘属于你的“第一桶金”,奏响你财富人生的壮美序曲。

【《财富之路第一章 第四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