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观”的代表人物是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他声称,“历史只不过是精英们的发家史”,治世明君或乱世奸雄“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主宰着族群的命运。2006 年,颠倒的历史被重新颠倒过来,给他的理论以迎头痛击。
众目睽睽,对于 2006 年此起彼伏的人祸,那些不可一世的枭雄们难辞其咎:伊拉克乱象、黎以冲突、苏丹战火、北韩核试、伊朗觊觎,纷争不断。而与此同时,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变暖问题,却没人能够出手搞定;就连一些民生用品,有时也会供需失调。
但是,“网开一面”,别有洞天。在世外桃源仙境一般的网络社区里,没有硝烟弥漫和寡头垄断,草根族如鱼得水,合作默契,盛况空前。如所周知,众人拾柴火焰高、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库维基百科 Wikipedia,频道数以百万计、目不暇接的网民视频 YouTube,还有全球交友社区网站 MySpace,万花竞放,天外有天。它宣告,经过启蒙和洗礼的广大网民,收回了天赋的独立自主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无偿奉献,互助共享。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颠覆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模式。
所有这一切,都是互联网使然,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它已经不是 15 年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蒂姆·伯纳斯·李发明的、用主页共享信息的万维网雏形,也不再是上世纪末昙花一现、烧钱梦断的网络泡沫。而是全新的、无远弗届、包容一切的网络,有如海纳百川,把亿万个体的涓滴奉献凝聚在一起,在大千世界中摧枯拉朽、举足轻重。硅谷业内习惯地称之为 Web 2.0,就像是一套旧软件的升级版。但它确实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我们乐观其成,翘首以待。我们宁愿把来自巴格达、波士顿和北京的现场视频直播,同预先剪辑拼接过的电视新闻加以比较、鉴别。其实,只要看一眼 YouTube 原生态视频的背景——凌乱的卧室、地上散落着玩具的游戏厅,就比看 1000 个小时的有线电视节目,更能了解美国人的生活真相。
我们绝不止于旁观、分享,我们也在全身心地投入,创造、传播,共襄盛举。我们在 Facebook 撰写个人简介,或在虚拟世界 Second Life 制作替身,在亚马逊网店点评畅销书,或索性录制自己的播客。我们也会在博客中批评各界候选人,或戏说、调侃自己生活中的失意。我们还会抓拍、再现电子游戏中的远程轰炸,或用取之不尽的网络资源,研发各种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
美国崇尚自己卓尔不群的天才——爱因斯坦们、爱迪生们、乔布斯们。但如今,诸位特立独行的梦想家们,应当学会与大众联手共事。君不见,那些百年老店、汽车公司们都放下身段,公开设计招标;主流媒体路透社,在发布重大新闻的同时,也会刊登脍炙人口的博客随笔;高手如云的一代巨擘微软,竟疲于应付简洁明快、人见人爱的操作系统 Linux,而 Linux 之父却是名不见经传、时年 21 岁的芬兰大学生 Linus Torvalds。我们正面对着生产力和创新力的井喷式大爆发,那些原来会被埋没的亿万个体的聪明才智,正在回归、融入到全球知识经济中去,而一切还都方兴未艾。
这些人究竟是谁?说真的,有谁会在辛苦地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又坐定下来,不看热播的电视剧,而是打开电脑,自编、自导、自演,自娱娱人?抑或在自己的博客上,事无巨细,时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而喜怒哀乐、直抒胸臆?谁才会有那些时间、精力和激情?
答案“近在眼前”,就是您,非君莫属,舍我其谁?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您作为网民,异军突起,长驱直入,取得了全球媒体的话语权;奠基并构建了新型数字化民主社区;不计回报地工作、奉献;在精英们的世袭领地上,分庭抗礼、各领风骚。不错,天降大任,人皆可以为尧舜,您就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周刊 2006 年度人物!
当然,金无足赤,何劳粉饰太平?Web 2.0 也是一柄双刃剑,集人类智慧和帮派的愚妄于一身。毋庸讳言,对网上有些文字确实不敢恭维,更别提那些诲淫诲盗或煽动仇恨的糟粕与毒饵。
兹事体大,利害攸关。Web 2.0 是一场宏伟的社会实验,与任何值得尝试的实验一样,也可能前途未卜。在咫尺天涯的地球村里,六十多亿人作为一个大家庭,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个体,怎样才能共生共荣、多元兼容,并没有现成的路线图。但在 2006 年,“您”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这是建立新型的国际之间相互理解、理性与包容的一个机遇,不是政治家对政治家、精英对精英,而是公民对公民、个人对个人。电脑屏幕前面那些怀才不遇的网民们,莫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信息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请把握住自己的机遇!我们相信并期待着,您绝不只是好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