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信念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 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母亲为她擦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了。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来没有抱怨的话。 30岁的时候,女儿凭着一点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所自己的残障学校。她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女儿落了泪。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摘自《云南教育》2005年第4期,马德文。 |
|
来自: 熊谷幽兰 > 《特殊群体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