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地动物为何要睡眠与冬眠

 刘远景 2012-09-28

陆地动物为何要睡眠与冬眠

                   作者:刘远景            (原载“新浪博客”)

2012-04-05 15:51

  家里养金鱼的人都知道,鱼,是从来不睡觉的,一天24小时在水里游动,一生也从不打盹,也不像蛇一样有冬眠期。而陆地上的动物就不一样了,需要睡眠或者冬眠,否则,其生命期就会大大地缩短。

  这一现象并不是陆地上的动物比海洋里的动物爱偷懒,而是陆地上的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或者说是生命节奏。

  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最初产生于海洋。海洋里的水为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条件。赤道线(经考古发现赤道线是变化的)附近的水基本上是恒温的,能保证刚刚形成的生物不至于四季经受高温的煎烤和冰雪的寒冻;海水也是一种保护层,能防止宇宙射线对于生物的辐射;海水中形成的蛋白质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营养。这些条件都是陆地上所没有的。六亿多年前,我们的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不仅没有动物,也没有植物,荒漠一片,赤道线上陆地温度高达70—80摄氏度,两极地区的却又非常寒冷,寒冷得几乎让生物无法生存。

  大约到了五亿多年前(寒武纪后期),一次巨大的地壳运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原先生长在海洋里的动物被抛弃到海岸上。这片海岸大地在一开始时,还是泥泽地,有水,但不多。当这些海水被太阳晒干后,就要经受太阳暴晒和寒冷的侵袭。由于陆地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大风一吹,飞沙走石,这些动物就只能凭本能地爬行到附近岩洞里,躲避自然的侵袭。可想而知,这些动物当时的生存是多么的艰难!

  别忘了,这些动物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无论是犀利哥还是挎着LV洋包的美女,其祖先都是这些动物,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选择。

  幸好,被地壳运动搁到陆地上的生物种类很多,既有动物也有植物。生命力强的动物就以生命力弱的动物和更早一些遗留在陆地上的植物为食物,以岩洞为栖身之地。在那时,寒冷时,没有地方取暖,炎热时,除了自然风,没有地方避暑。并且,当时的动物还没有腿,只能凭身体的收缩来爬行。这些动物原来在海洋里靠鳃呼吸,到陆地后,要依靠肺来呼吸。(有些动物在陆地上养成用肺呼吸,用母乳喂养后代后,由于靠近海洋,又回到海洋中。这些动物就是鲸、海豚等。)当时原始大陆上昼夜温差非常大,所有的生命物,到了夜间都冻僵了。冻僵,也有一种好处,就是能够减缓消化新陈代谢的速度,只要不超过临界点,仍然能保持生命的存在。这一点可以在化学实验里得到证明——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变缓慢。有些动物在冬天,无法觅食,就养成了冬眠的习惯。而多数动物就在白天觅食,晚上冻僵了就形成了现在的睡眠状态。这种冻僵后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延续了几亿年,到了四纪冰川消融后,进入人类文明时代后才结束。不过,现在的人类睡眠要盖被子,而其它动物仍然光着身子睡觉。不管以任何形式睡觉,陆地上的动物睡眠都是五亿多年前形成的生活节奏,尽管现在人类已经有了空调,有了供暖设备,到晚上不再被冻僵,仍然保持睡眠的习惯。

  睡觉,这种习惯好不好?各有各的说法。传统的人到了晚上十点钟就必须睡觉,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过夜生活,转钟两三点才回家眯一下,肯定不喜欢睡觉。如果说睡觉不是好习惯,那么,至少要等二、三亿年后,人类才能完全克服这种坏习惯,过上像水中的鱼一样生活,那么,你家金鱼缸里的鱼就不会因为你睡觉而感觉到寂寞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