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免疫操作规程

 千岛花园 2012-09-28
一、疫苗保存  

    领取和使用疫苗时,必须将活疫苗(冻干苗)放入专用疫苗冷藏箱内,并同时放入冰块,做到“苗不离冰,冰不离苗”,存放时必须冷冻保存。灭活苗或液态苗做避光处理,保存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用冰箱冷藏或存放于阴凉处。     

    二、注射消毒     

    (一)针头及注射器具消毒。针头、注射器在使用前必须做煮沸消毒处理,具体方法:用纱布将针头和拆开的注射器包裹后,放在盛有水的容器内,加热煮沸,煮沸后保持15—20分钟。针头每用一次必须消毒一次,注射器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二)注射部位消毒。用配制的0.1%新洁尔灭或75%酒精浸泡药棉涂擦注射部位进行消毒。5%新洁尔灭原液配制方法,按1:50倍稀释,取5%新洁尔灭一份,兑冷开水49份,即成0.1%新洁尔灭。     

    三、疫苗使用     

    (一)猪瘟疫苗。猪瘟活疫苗,每一头份加1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20日龄以上的猪均可使用,断奶前的仔猪可倍量注射,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二)猪蓝耳病疫苗。猪蓝耳病活疫苗每一头份加专用稀释液1毫升,每头肌肉注射1毫升,仔猪断奶前后接种,母猪配种前接种;猪蓝耳病灭活苗,肌肉注射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2毫升,种公母猪4毫升。    

    (三)猪口蹄疫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每头猪耳后根肌肉深层注射1毫升,第一次接种后,间隔4周再接种一次,种猪每半年接种一次;猪口蹄疫0型灭活疫苗,耳后根深层肌肉注射,体重10--25公斤的猪,每头注射1毫升,体重25公斤以上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     

    (四)禽流感、新城疫疫苗。

    1、禽流感-新城疫二联活疫苗,每一羽份加0.2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即一瓶500羽份的兑生理盐水一瓶100毫升进行稀释)用于注射,腿部肌肉注射0.2毫升;每一羽份加0.05毫升生理盐水用于点眼、滴鼻,即一瓶500羽份兑生理盐水25毫升,用12号针头点眼、滴鼻一滴(每滴0.05毫升含一羽份)。

    2、禽流感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2~5周龄鸡每只0.3毫升,5周龄以上的鸡每只0.5毫升。 3、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 (I系)苗,每羽份加1毫升生理盐水,2月龄以上的鸡,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1毫升。

    4、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适用各年龄的鸡,滴鼻或点眼,每只0.05毫升。     

    (五)牛羊口蹄疫疫苗。口蹄疫病毒0型、亚州I型二价灭活疫苗,牛颈部肌肉注射每头2毫升,羊后肢肌肉注射1毫升。     

    (六)羊痘疫苗。山羊痘活疫苗,每只份加生理盐水0.5毫升稀释,尾根内侧或股内侧皮内注射,大小羊每只0.5毫升。     

    四、注意事项     

    (一)注射时必须做到一畜一针头。     

    (二)吸取疫苗、稀释疫苗必须做到一瓶疫苗用一个专用针头。     

    (三)做到“三不打",即病畜、瘦弱、妊娠后期母畜不打防疫针。     

    (四)两月内的鸡不能接种鸡新城疫I系疫苗,应用低毒力鸡新城疫Ⅱ系活疫苗。     

    (五)种公猪和妊娠母猪禁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     

    (六)灭活疫苗或液态剂型疫苗,保存时禁止冻结。灭活苗从冰箱取出后恢复至室温后使用,用时充分摇匀,应作适度深层肌肉注射,不能注射在皮下,开瓶后限当日用完,隔天不能再用。猪瘟疫苗稀释后,如气温在15℃以下限4小时用完,气温在15~27℃,则应在2小时用完。猪蓝耳病活疫苗稀释后限1小时用完。领取猪瘟活疫苗后,如无冰箱保存,环境温度在8~25℃,限1 0日内用完。气温在25℃以上,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用保温箱随领随用,放入冰块的保温箱温度应在8℃以下。     

    (七)点眼、滴鼻接种时,须让其吸入后才可放鸡。打防疫针时先从未发病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收拢至发病区域,只打健康畜禽。     

    (八)免疫接种后出现严重反应,或在两小时内出现较重反应用肾上腺素解救,时间较长者使用地塞米松。     

    五、耳标佩戴     

    耳标应佩戴于靠近耳朵中部,防止脱落,避开较大血管,尽量减少出血,耳标正面朝上。     

    六、台账填写     

    每次防疫时,防疫员应以户为单位在现场填写好免疫台账。免疫台账的内容要逐项真实填写,字迹工正,做到不漏户漏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