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这两年时间里,去过西江三次。我不觉得有任何视角和审美上的疲劳,反而我每去拜谒走访她一次,都会觉得她依然那么美丽、神奇、绚丽如锦、灿烂似花。
西江地处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山麓。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原称:“仙祥”,清雍正7年建“新疆六厅”后,改称“鸡讲”,民国5年(1916年)易名西江。距离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凯里35公里。全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1286户,5121人,苗族人口占99.5%。故有“千户苗寨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又是世界第一大苗寨。同时也是中国景观村落,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中国银饰艺术之乡。进入寨落,目睹的风景的确迷人,且建筑尉为壮观,寨前山环水绕、绿树成荫,寨内吊脚木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伟岸雄阔,给人以精神以力量以智慧。我游历在这样的古韵原始之寨,感觉历史厚重,千古悠扬。

这就是美丽的西江。一条小河绕楼而过,清幽幽,静怡逸。

西江的木楼全是用木质树材以干栏式造筑修建而成。迄今已有560多年历史。

一条石板铺就的主道,承载了古今多少风风雨雨、世事沧桑,阳光每天都是新的,人们依旧灿如夏花。

苗寨西江,是舞的故乡,舞的海洋。十月三日,我来到苗寨,正赶上他们传统节日,踩芦笙。那芦笙场上无论青年男女,双手同边摇动,穿上节日盛装,合着芦笙节拍,粗犷张扬,心醉四溢,优美舞蹈,其舞步绚丽多彩、芦笙悠扬。

寨老已是88岁高龄,引领他的同族兄妹,为来宾唱着《盘古歌》。合声悠扬,美妙无比。为生命为人生,也为风雨沧桑的历史歌唱。

年轻的苗族舞蹈演员尽情的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淳朴风华,那铿锵有力的舞蹈再现了苗族人民的英勇善良,对美的生活的向往。

长桌筵的气势蔚为壮观,两三千人共同进餐,有些热闹。尽管已是完全的商业化操作,但仍然是民以食为天。

这就是千户苗寨——西江。我用心的高度与力的俯瞰去拍她。遗憾她却没有让我深入她的骨髓中去,但我知道她内在的美,清香幽古。
在我探访的西江苗寨,我知道,灵魂不灭是苗族民众的一种崇拜意识,也是苗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支民族犷悍、英勇、勤劳、忠诚。我敬畏他们。同时,也念想他们。
西江是美丽的,她的美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