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夫一妻制真的适合我们吗?

 椒恋情 2012-09-29
 
  导读:情有独钟,此生不渝,听上去多美好,可实际上能够坚持一生的人很少。生活中的诱惑这么多,维系一段忠诚的婚姻就够难的了,可还有先锋情感专家指出,一夫一妻制根本不适合我们,这种我们推崇的美好婚姻,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还不自然。
 “一夫一妻”到底是否适合我们?   

一夫一妻制并非从来就有的,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历史。既然如此,一夫一妻制只能算是“一种”制度,也就是说还会有其它的、甚至更合适的婚姻形式存在。既然一夫一妻制本身都是可以商榷的,那么建立在这种婚姻制度基石之上的忠诚观念,也就动摇起来。

趣味课堂
 

重新审视“忠诚”的含义

专擅情感话题的美国先锋专栏作家丹 · 萨维奇(Dan Savage)表示,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一夫一妻制这个问题,看看作为一个物种,人类是否真的适合遵循一夫一妻制。 毕竟,根据《罗热同义词词典》(Roget's Thesaurus)的定义,一夫一妻制是“一种婚姻(制度)”。换言之,婚姻有很多种,没准儿另一种会更适合我们呢。

萨维奇的建议确实新颖。他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忠诚”的含义。萨维奇本人为同性恋,他坚称自己忠于伴侣,反之亦然。话是这么说,不过萨维奇此番对“忠诚”的定义,我估计是任何一本辞典都覆盖不了的。

萨维奇说:“伴侣的忠诚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一点跟一夫一妻制的情侣没有区别;只不过我们不把 ‘排他性的性爱’ 当作维系彼此关系的最重或 最终目标。换言之,我们对彼此忠诚,但有时候我们也和其他人发生性关系。但那并不代表我们违背了对彼此许下的诺言。”

先锋情感专家惹争议

萨维奇称自己并不想挑起道德是非,然而,争端的的确确是发生了。他对我说:“我简直不敢相信人们竟愤怒到这个地步!他们就像一群小孩儿,而我刚刚告诉他们圣诞老人不存在一样。”

萨维奇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夫一妻这种制度绝对是经不起考验的。否则,一个人才说了句也许一夫一妻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立马就有人指责他破坏了其他人的婚姻关系,这种情况怎么会发生呢?"

 忠还是不忠,这是个问题   

我们在强调一夫一妻制的天然合理性时,常举出自然界中的动物情侣们做例子,那些总是出双入对的动物就成了忠贞爱情的标志。但实际上,一些被认为终身遵循一夫一妻制、被我们奉为婚姻忠诚好榜样的动物,其实是爱了一个又一个的博爱家。

趣味课堂
趣味课堂

一夫一妻制“不自然”?

曾经,我们都以为天鹅会因伴侣的去世而弯垂脖子,郁郁终日。其实并非如此,它们会抛却丧偶之痛,重振羽翼,再寻一个新的伴侣。还有长臂猿也是,它们非但不是忠贞不渝的代表,每当外出“办差”,“宽衣解带玩摔角”是绝对会有的事。

当然,我们不能落下了红尾鸫——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厮守终身的生物。近来,为了降低红尾鸫的种群数量,许多雄性红尾鸫都被节了育。按道理,红尾鸫的整体出生率应该大幅下降才是。然而,令生物学家倍感惊奇的是,雌性红尾鸫竟依然在下蛋孵卵。为此,结论只能是:当那些雌性红尾鸫在家无法得到满足时,她们便会“红尾出墙”。

但我们又不是红尾鸫,你大可愤愤不平,红尾鸫自然是这样不代表我们自然也该这样。的确如此,不过,到底什么是“自然的”呢?幽默大师奥格登 · 纳什(Ogden Nash)曾指出:“天花是自然的,而疫苗不是。”也许,一夫一妻制对我们,或者对任何人、任何动物,都不是自然的。

瑞典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最近研发现,男人对妻子不忠部分原因是因为体内一种特定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的基因随即便被冠以“离婚基因”的称号。如果你是男性,那么,这种变异基因在你体内越多,你发生外遇的机率就越大。

一夫一妻制“非传统”?

如果生物学表明一夫一妻制不适合人类,那么,历史也同样不利于一夫一妻制。

婚姻中要有爱情是相对现代的概念。 18 世纪之前,爱情被视为愚昧,主要是因为它能够让女性拒绝步入无爱的婚姻,再来是让置身无爱婚姻之中的女性有机会走出这段婚姻。在那时,婚姻和性爱根本就是两回事——至少对男人来说如此。至于女人,不消说,好好做个贤妻良母就行了。

随后便出现了浪漫主义,带来了民谣、缠绵柔情和一大堆的浪漫幻想。萨维奇认为这样的社会发展令人感到不愉快,因为突然“一夫一妻制的厚望”便压在了男人身上。在那之前,没有人会指望男人只有一个妻子,他们可以纳妾、与情人风花雪月、招妓等等。

再快倒回上世纪 60 年代的女权运动。理论上而言,这次运动是为了让男女平等。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萨维奇认为捍卫男女平等的方向却是大错特错。他说道:“在女权运动中,女人本应像男人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然而其结果却是将女人曾受过的束缚强加在男人身上,于是婚姻便成了不幸。”

 婚姻关系该如何维系?  

如果一夫一妻制并非那么适合我们,那么对待忠诚问题时,我们似乎应该更宽容一点,但是,多一点宽容到底是多多少呢?

趣味课堂
趣味课堂

不忠行为该不该坦白?

如果结婚后你有了外遇,你该告诉你的另一半吗? 经验告诉我们:坦诚永远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我想重申的是:我们会不会把要求定得过高,把人性的弱点考虑进去会不会更实际些?

有人认为,将自己的风流韵事告诉伴侣是傻瓜才会做的行为。他们说,这不但不是令人钦佩之举,相反,告诉对方其实是超级自私的表现。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婚外恋大悖论”: 隐瞒事实是更好、也更可取的做法。

毕竟,他们表示,谁会从这种不计后果的坦率中受益呢?就家庭祥和宁静而言,当然不是你,也不会是你那一直被蒙在鼓里原本幸福生活的伴侣。最好的办法是装作什么也没发生,继续过日子——这也许是很虚伪,但真的很糟糕吗?

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

有许多文化对待忠诚的态度比我们宽松得多,比如因纽特人。长期以来,因纽特人一直保有这样的习俗:在艰苦跋涉穿越苔原地带的路途中,男性通常会有很多个“临时妻子”,而把相对固定的妻子留在家中。离我们近一些的,像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实际上早就把 “多情” 作为自己的国家特征了。

另一方面,或许我们自己也正在用越来越宽松的态度来对待婚姻不忠。最近的一项调研发现:在英国,不忠已不再是人们离婚的主要原由,这在历史上属首次出现。现在,人们离婚的最大原因是双方“失去了共同语言”。

那么,是时候宣告天下一夫一妻制不合适我们了?也许吧!但在行动之前,让我们停下来再看看那些出了轨的人——他们都禁不起诱惑,而且都坚持认为自己没干什么坏事,只是服从了身体的本能。还有,他们都离婚了,整天沉浸在迷惘、痛苦和自怜之中。不忠绝非小事,它是一种欺骗,你辜负了你的诺言——这没什么好辩解的。

《拿什么再让我相信你? 7 步让你从出轨到回归》( How Can I Ever Trust You Again? From Infidelity to Recovery in Seven Steps )一书的作者安德鲁 · 马歇尔(Andrew Marshall)认为,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很多实践和道德上的好处,他认为,我们必须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但马歇尔也承认,我们应该稍微将标准放宽些,努力解决导致出轨行为的原因。马歇尔说,如果大家都像对待外遇一样对待婚姻或恋爱,投入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出轨问题便不是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