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帝国应该这样做才能取得胜利!

 tjhx0526 2012-09-29
众所周知,德国在进入苏联之前,在西方战场上所向披靡,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几乎让地中海成为了第三帝国的内湖,帝国景象赏心悦目,令人振奋。尽管在敦克尔克偶有疏忽,尽管在大不列颠锐锋稍挫,却丝毫不能动摇帝国的优胜地位!然而,进入苏联之后,尽管有一个又一个的合围,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甚至是历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基辅会战,消灭苏军百万之众,却丝毫动摇不了苏联的根基呢?以至于连连受挫与列宁格勒.莫斯科,继而让帝国精锐殒命于斯大林格勒,接而一败在败,乃至于......


一念及此,让人心力交瘁!!


谁该为此负责呢?是元首?还是陆军部?还是那些在前线为帝国奋战的元帅与将军呢?


帝国的发展与壮大,果真仅仅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力量对比,以至于让帝国的英雄们没有丝毫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都有过错,包括元首本人,但机会仍然很多,而且成功的机会很大!


一.基辅会战之后出现的重大机会


1941年9月20日,陆军后方地区的分界线为:从尼古拉耶夫沿布格河到文尼察西部,接着径直向北经过萨尔内,到达维德格罗杰克,尔后横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直到中央集团军群的地段。


从9月底起,分界线以西的苏联地区划给了新建立的帝国乌克兰管辖区,帝国陆军的作战部队无暇顾及这些“后方事务”,因为它们根据元首的新指令已开始向莫斯科发起了进攻。仅在几星期前,元首在他的作战指令中还认为莫斯科无足轻重,而是将列宁格勒、克里木和高加索列为重要作战目标,而眼下,在基辅会战结束之后,他为什么又下达了进攻莫斯科的命令呢?是他屈从于陆军总司令部的要求了吗?是不是他发现,由于南方集团军群所取得的胜利,翼侧的威胁已经消除?还是他想在入冬之前抓住正在慢慢消失的最后胜利的机会?这些问题都随着基辅歼灭战的结束应运而生。对于是否由于进行基辅会战而输掉了东方战争这一问题,历史学家和军事家迄今未找到答案。事后的所有争论和分析都改变不了历史,也无法澄清谁之过失的问题,假若存在过失问题的话。


在继续向莫斯科总方向发起攻势时,南方集团军群本应掩护友邻的中央集团军群的翼侧。但是在此之前,必须先将苏联“西南方面军”赶出第聂伯河-杰斯纳河突出部。如果在未达此目的的情况下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就可能出现一种在当时和现在都无法知道其结果的势态。


中央集团军群有可能已到达莫斯科的保障地带,但是南方集团军群却可能被阻止在第聂伯河畔。这样,中央集团军群可能出现一个暴露的、大纵深、长距离的南翼,它的安全只有大批新锐师才能保障,而帝国当时并没有这么多新锐师,然而,苏军在南翼却有一个新组建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而且根据铁木辛哥元帅和叶廖缅科将军的战略才干,他们是决不会放过突击中央集团群军翼侧的机会的。


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不同于陆军总司令部——及时地判断到了这一情况,因此认为,必须先肃清中央集团军群南翼和南方集团军群北翼的敌人,然后再继续向莫斯科发起攻势。

陆军总司令部的观点与此相反。它认为,基辅会战会耗费时间和兵力,从而影响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这一观点也不无道理。陆军总司令部不相信苏军防御的坚韧性,因此,迟迟不批准进行这次会战。后来,陆军总令部认为,苏“西南方面军”固守第聂伯河突出部,是为了赢得时间和阻止德军进攻莫斯科而付出的代价。


苏联领导人有意将“西南方面军”作为莫斯科的牺牲品的说法,是令人怀疑的。苏军阻止德军进攻其首都,并非仅此一着,别无他法。敌各集团军只需撤至经过加固的苏拉河阵地,就会威胁到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内翼,而德军要想歼灭这些敌军就会在时间和人力上付出更大代价。


南方集团军群进入顿涅茨盆地的道路打通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基辅会战的胜利为什么被断送了?


现在人们认为要批评元首的战略是很容易的,比如说他的对苏战争目标,经济性的东西要多于政治性的考虑,他所努力追求的,综合起来就是乌克兰的谷仓、顿涅茨的煤炭和铁矿、高加索的油井——他甚至没有把莫斯科考虑在战争目标之内,不过,他所设想的却是一次放大了的现代的坎纳会战:由南北两个方向包抄进攻,在获得那些经济性的战果之后,莫斯科就会象一个熟透了的桃子一样自动掉入他的手中——从战略上来说,这种设想是非常高超的,他是要在两翼获得决战的机会。


基辅会战是在元首的坚持下得以展开的,所取得的战果也是巨大的,却何以在得手之后转而让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参加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呢?在基辅会战之前,元首的命令甚至于是让第三装甲集群参加北方集体军群对列宁格勒的进攻的,最后在陆军部和中央集群的一再坚持下才作罢!如果不是如此,说不定列宁格勒已被我攻下,而不会让北方军群在没有装甲的情况下展开对苏军的无力的进攻(第四装甲集群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分析一下整个基辅会战以及此前的乌曼会战、斯摩棱斯克会战和其后的维亚兹马会战,可以认为元首的战略是要比陆军总部高明。其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红军的装备并不亚于德军,他们在机动能力和装甲部队的攻击能力方面也是法国和波兰军队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德国人认为是比较“原始”的地区活动,他们的机动能力甚至要高于德军;第二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红军的兵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在正式攻打莫斯科之前,德国陆军在野战中已经歼灭红军超过三百万人,可是在莫斯科城下,他们还是集结起来将近两百万人进行防御和反攻,而根据德国情报部门所掌握的红军有关的情报,苏联的陆军实际上已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当兵力较弱的南北两翼的发展不及中央集团军群迅速时,红军将可以很容易地集结起规模庞大的预备兵力击打中线德军的侧翼,因为基辅会战所击败的西南方面军,其兵力超过一百万人,如果让如此庞大的兵力攻击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那么中线德军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可是,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元首本人却没能继续贯彻自己的意图,继续向顿涅茨、高加索进攻,却听信博克元帅的意见,转而进攻莫斯科,结果受挫于寒冬与坚城之下。如果......


如果元首不在冬天进攻莫斯科,而是在中央建立一条坚固的防线,让南方集团军群在第二装甲集群的配合下,继续向东进攻,横扫顿涅茨、高加索,继而攻下斯大林格勒(以三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群,乘大胜之威,横扫仓皇失措的苏军,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之后第六集团军的命运就可以改写了),让第三装甲集群转北,配合北方军群攻下列宁格勒,在冬季到来之前转入防御,以待次年春天恢复对莫斯科的进攻。这样的话,历史将由帝国军人来书写!可是有个问题,没有了装甲支撑的中央防线能否顶住苏联军队的反击呢?我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的。之前,帝国在整个战线上采取的攻势,使苏联军队节节败退,大量精锐部队被消灭,许多装备落入我手,即便以苏联强大的国力,要想在9月20至11月20日之间展开对帝国军队的反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这期间,从战争的进程看,中央集团军群在第二.三装甲集群的配合下,还是在莫斯科方向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莫斯科已经在望,尽管后继乏力,但不能小看这样的进展,其一,苏联冬天的严寒,而帝国军队缺少冬装,战力大大受损;其二,莫斯科方向上集结着苏联大量的军事力量,几乎拿出了它全部的贮备。但这些都不足以阻碍帝国前进的步伐,帝国的军队还是在朝着莫斯科迈进!其后虽未成功,但决定的因素不在于是苏联好象一夜之间的突然强大,而在于帝国与苏联相比的后续力量的不足。在这里我不是在讨论二者之间综合的对比,而是想说明一个事实:以苏联举国之力加上寒流的天助,也仅仅是在41年年底之前勉强挡住了帝国对莫斯科的进一步进攻,又何能设想对德军的反攻呢?何况采取攻势和守势,在军力的分配上又是何等的不同啊!


又或者,即便在中央方向上在41年底仅仅只是防御......


二.在北非战场上所取得的机会


1942年8月,隆美耳元帅在北非取得了空前大好的形势,开罗已近在咫尺,只要稍有强力支援,便可以彻底击败英国第八集团军,占领埃及和开罗,扼守苏伊士运河,控制住英国的经济大动脉,不让英国殖民地的战略物质经运河源源不断转运回国,以疲软英国经济,使之无力在西方遥相牵制。继而在意大利等国的配合下,挥师中东,占领两伊,取得帝国所急需要的石油,与日本建立在亚洲上的联系,继而转北进攻,将使苏联不得不两面作战,疲于应付,这将比南方集团军群单独的活动要灵活很多。


帝国在敦克尔刻的战术错误挽救了英国,虽然在后来很大程度上仍有侵入英国本土获胜的可能。尽管元首不一定有直接侵入英国本土的意愿——即便获胜,也会招致一定的损失,而元首此时的注意力已经转向苏联,更何况实际的进展不一定顺利——但在地中海战略方面,他实在是放弃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或者是他对共产主义本能的仇恨而让他对这一战略的意义有所忽略,他忽视了占领地中海和中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意义,甚至于以后对于进攻苏联的意义,而没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意图。此其一,也就是说,元首对全面战争的理解的缺少,导致了帝国失去了在这一地区展开战略意图的最佳良机--他可以在英国仓皇未定,自顾本土不遐之时轻易地拿下地中海。

其二,干涉的时机过晚,而且介入的力量有限。在他的盟国意大利在北非完全失败后,帝国才派了一支为数不多的部队进入战场,这支部队对入维持当时北非的现状来说,已经够了,它有一个很能干的军官来领导,但对于撼动英国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来说,还远远不够。尽管在这支部队的领导者隆美耳将军的指挥下,一度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局部的攻势,却实在难有大的作为。是当时苏联战场上牵制了太多的兵力而没有可以投入的力量了吗?尽管在41年冬季帝国在莫斯科城下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了稳定这一战场的平衡,确实难以抽出可观的军事力量来,(事实上,在42年6月至8月,帝国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等方向上仍有很强的攻势力量,只是苏联的冬天再次帮了它的主人一把,从而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当然,这是后话)但在西线.在北欧,却有过剩的力量在浪费,以当时英国的军事实力,是不可能在多个战场上采取攻势的,而帝国当时却在这一地区投入的兵力尽达40多个师,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在挪威部署了7个师!!当时进攻时也没投入这么多的陆军的啊!!是元首高估了英国的实力了吗?还是他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后院,不想让自己已经在苏联投入的过多的精力,再受到自己已认为是自己后方的这一地区的羁绊?不得而知。但战争,从来就是一场豪赌的大聚会!派兵介入北非,元首就已经认识到了地中海的重要地位,为什么不能再投入必要的力量,来争取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呢?

其三,在取得局部优势时放弃了扩大战果的良机。42年8月,德国在北非取得了攻势,开罗已经在望!!而隆美耳却没有了再次进攻的实力!!--可惜啊,为什么帝国要在两个战场上出现同样的结局呢,在北非,在苏联,都只是离胜利一步之遥,而后就再没有机会了?甚至于还可以算上对于英国!--对于德国采用进攻而防守的观点我不敢苟同,战术上可以如此,战略上也是如此就不近情理的,在这一战场上的战略,足以左右全面战争的进程。前面说过,帝国在这一战场上投入的力量太少,因为如此,才使德国在这一地区失去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如果在8月前能从西线和北欧能抽出几个师来,不要说4——6个,哪怕是两个装甲师,这一战场上的态势就可以改写,隆美耳又何至于望天长叹呢?我不否认元首的才能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才能,但隆美耳之于元首,犹如魏延之于孔明,魏延是可以延子午谷进兵长安的,同样,隆美耳也是可以横扫北非,在驱除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控制地中海之后,取道中东,向北进攻苏联的!从当时德国在西线的兵力部署情况看,从当时德国在苏联于42年6月开始采取的攻击态势看,德国是有在北非展开战略攻击的军事力量的。

总体上说,元首的经历使之疏于对全球战略的理解与掌握,对共产主义苏联的敌视过度地绷紧了他的神经而使之不能另辟蹊径,从而伤失了在一个对全面战争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战场上的进入良机。从是否进入以及进入的时机和力量上看,德国的失误都是重大的,它失去了对这一对宿敌英国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要地的有效控制,失去了占领这一地区后有可能加入同盟的潜在的朋友,更失去了取得中东这一快弹性十足的跳板,从而借这跳板在苏联南方另辟战场的基石。从这点上看,帝国的失败是注定的,战略上的失误一时之间可以由战术上的胜利来弥补,但仅仅只能支撑于一时,错误的展开只能使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从敦克尔刻及稍后的那段时间,帝国的天空就已开始出现了失败的阴霾。



三.外交上失去的机会


与英国单独的媾和似乎已不可能,对于日本,却可以给予很多,诱之以利,使之晚之于对美国的战争,在苏联东方战场上保持进攻态势,以拖住更多的苏联军队不至于西调,这样,帝国军队在苏联战场上的压力要减轻很多。

早在36年6月,日本就将苏联列为第一敌对国,39年5月至9月,双方在诺门坎展开几十万人的大战,结果以日本人的惨败而告终结,从而使日本最终停止了对苏联的一切军事行动,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它导致了当时日本内阁的总辞职,从而使日本政治的主流由“北进”一变为“南下”。如果说条约的签定有不得以的原因——毕竟为当时的西线战事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的东部环境——但其后在争取日本以对抗苏联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尤其是关键的41年,不但未能将日本拉拢为帝国对抗苏联的有力的亲密盟友,反而一任其肆意侵犯帝国的利益,直至被其拖入对美国的战争,使不明朗的政治.军事形势罩上了注定失败的阴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