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时趣事之贿赂……

 文视点 2012-09-29
贿赂
其实对于贿赂这种违法行为,我觉得是人类以生俱来的行为,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应该改为“人之初,性本恶”才对。“弃恶从善”其实是后天的教育、法律的规范、道德约束的结果。
还是生产队的年代,记得有一次,全大队的大人们都集中去大队开群众大会了。我和另外的一个小伙伴偷偷的去“摘”果,而这棵树刚好长在路边,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啦——被一位早退的村民看到了,可是小小年纪,我们居然也学会了贿赂,而且“成功”了。

纪律
要说我是个循规道纪、是个纪律性很强的人,这点绝对错不了。因为守时、守诺、守规一直是我遵循的做人原则。小时的电影几乎就是我们当时的全部娱乐,当年电影《少林寺》上映时,当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违反纪律放弃上晚自习,去镇上看电影的时候,我可是仅有的几个守在教室学习的学生。这就像我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很少有迟到的事情发生一样。
可能这也跟我不喜欢随大流的性格有关吧——大家都做的事,我不一定做,而大家不敢做的事,或许我会做。

牛郎
小时母亲体弱多病,当然生产队里也需要有专门的劳动力放牛,所以从我懂事开始,母亲一直在从事着生产队的放牛工作。自然,我也成了小小的放牛郎。还没上学时,就跟着母亲每天去放牛,读书后,每逢假期或周日,也经常替代母亲去放牛,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
记得有一个寒冷的冬天,那时我还没上学,母亲放养的一头小牛犊不幸陷入一个大的泥潭中,最终无法把它拉起救活,母亲很伤心,这样的心情,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也深深的影响着,毕竟我们对它们充满着感情。

米粉
如果有人问我,儿时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米粉,镇上供销社饭店的米粉。小时,父亲一直都是在外地教书,只有周六下午,父亲才会从外地会来。而周日正好是镇上的圩日,所以父亲经常都会带我去镇上,而每次都会到饭店里吃上一碗粉,说真的,当时的手工米粉,加上只有那个时代才有的绿色的猪肉,特别、特别的香,所以总是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还跟姐姐夸口说:8分钱的粉,我能吃完,但1毛1分钱的粉居然吃不完。这个小故事,还时不时的被姐姐当作笑话提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