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不及格的作文

 孙守智 2012-09-30

        原创:孙守智

高中时我的作文很受语文老师青睐,每每批分皆为优秀,也多作为“范文”悬于走廊,供同学们“借鉴”。可一次作文本发回,我自己原本得意之作,却被批为2 分——不及格!让我大为震惊。

已经过去49年了,现无法重录原文,只好描述该文大意如下: 写的是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为烘托天之炎热,我写出柏油路面被烈日烤熔;知了(蝉)都被 晒得懒懒地,躲在树叶下不再鸣叫;寥寥的行人也都找树荫下行走。

而正是地这样难熬的热天,竟有一群人围在烈日灼晒的人行道上。圈子中间是一个衣衫褴褛、满面污垢的男人。他身后背一个肮脏的行李卷,赤裸着双脚站在滚烫的水泥地面上,用难懂南方话,诉说自己的经历。

他是南方某地的农民,家乡人多地少,只身到黑龙江去“打工”(现在语)。由于水土不服,全身溃烂,不能干活,更无钱治病,只好回家。一路乞讨从黑龙江走到大连,没钱买船票渡海,现乞讨船票款,以便早日归家。

围观的工人大哥很具爱心, 纷纷解囊相助。我是个穷学生,也被感动,捐出兜里仅有的5分钱,然后带着充满愉悦的心情走向学校。

一向喜欢我的莫旬老师,在我的作文下面笔批注:你的阶级立场那里去了!那时一个18 岁的青年很单纯,看不出自己那里丧失了阶级立场,很委曲得这样的评语。

回家 一翻语文课本,我们刚刚学完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在讲话中曾说:“就说爱吧,在阶级社会里,也只有阶级的爱,但是这些同志却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我明白了莫旬老师学以致用,立竿见影。我佩服老师的政治敏锐性。

不过我一直弄不明白,为那个乞讨者捐钱,是不是什么“超阶级的爱”,因为不知他是什么成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