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采油三厂已经开发40多年。面对400万吨原油生产任务,三厂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的主题活动,激发全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员工们自觉加压,精管每口井,优采每吨油,牢牢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今年前两个月,三厂已生产原油64.78万吨。
解放思想,对地下形势再认识
根据大庆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规划,三厂努力保证400万吨连续稳产3年,这样与原来的“十一五”规划指标相比,3年内要多产60万吨原油。
三厂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备资源不足,采出程度高,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实现稳产?
三厂在观念上树立知难而进的思想,成立由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对全厂的地质储量、开发形势、潜力状况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调查,找出影响开发的主要矛盾。三厂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后三年及2017年的持续稳产规划和科技规划,总体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原油产量400万吨稳产3年,力争达到5年稳产,谋划了到2017年的5年长远规划。
三厂提出坚持走技术驱动型道路,以技术换资源,努力把地质储量转变成可采储量。围绕这一思路,这个厂确定五大攻关方向和七大现场试验。五大攻关方向即挖掘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潜力,完善二类油层聚驱上返和三元复合驱技术,攻克三类油层三次采油技术,加快过渡带采油速度,积极探索泡沫复合驱、过渡带三元复合驱、微生物调剖驱、萨零组注水开发以及厚油层水平井挖潜技术。七大现场试验指重点抓好聚驱后蒸气驱、蒸气吞吐、井网重构高浓度注聚、“两三结合”、三次加密调整井生物酶驱油技术以及过渡带井网加密聚合物驱和蒸气热采。
目前,三厂正集结各方力量,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为油田持续稳产提供科技支撑。
开展现场试验,挑战瓶颈
三厂在高科技新会战中,承担了14项公司级乃至股份公司级试验项目。三厂管理的萨北开发区,处在大庆长垣的肩膀上,是油田老区含水最高的采油厂之一,被称为高科技的试验田。
北二区西部二类油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作为集团公司现场试验项目之一,首开该领域现场试验先河。北三区西部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创大庆油田一类油层三元复合驱试验之最。萨北过渡带蒸气热采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将稠油热采技术运移到大庆油田稀油挖潜。“两三结合”现场试验,挑战三类油层有效厚度不到50厘米的薄差油层。
三厂科技管理、试验大队、地质大队等部门,超前组织开发矿场试验、超前进行工艺技术准备,按照研发一代、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的要求,立足急需技术,兼顾储备技术,统筹谋划攻关课题,重点确定了厚油层、过渡带等34项研究课题,所有攻关课题都做到攻关人员、试验区块、日程安排、产能设计、预期效果五落实。
目前,三厂北部过渡带4口采油井经过3年蒸气吞吐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平均单井日增油6.4吨,含水下降7.4%,累计增油4800多吨。北三西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提高采收率16%,北二东“两三结合”试验验证了三类油层注入低分子聚合物的可行性,萨零组试验初期单井产能达到设计要求,其他各项重大现场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从细节抓起,向精细管理要油
三厂始终如一地把工作做精、做细,确保持续稳产目标实现。这个厂将产量压力逐级传递到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提升了全员争产意识,展开了全员夺油上产大会战。基层各单位管理细化到每个岗位,每口单井,每项工序,每条数据,把影响产量的因素降到最低。
第二油矿年产原油199.5万吨,产量任务占全厂二分之一。这个矿通过对年初以来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对产量波动大的井采取蹩泵、测电流、核实泵况等措施,全面掌握了油井生产状况,重新施行上产举措,已实施堵水、压裂11井次,组织常关井开井6口,水驱产量恢复到计划水平。
北十三联合站员工加强各项管理参数、计量状况等检查,加大对生产参数的监测、分析和管理力度。通过每2小时监测转油站外输液量变化,与井站实际液量进行对比,输差大于8%,员工及时加密巡回检查,落实整改责任。采油九队北3-丁4-445井尾轴出现问题导致停产,如不及时恢复生产,每天将影响7吨产量。全队干部员工立即赶到井场,当天发现问题,当天处理,当天启抽,将产量的损失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