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做业务管理系统的软件公司。近些年,管理软件市场每况愈下。他们内部也有一些声音,有人说要坚持做下去,要做精要做深,管理要到位,管理软件一样也有大前途;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在而今眼目下,继续做管理软件就等于是等死。他们以前做过很多电子政务方面的单子,结果发现,技术算个屁。辛辛苦苦白忙活了一年,赚不了几个钱。说一千,道一万:体制的成本太重,哪里是做软件,根本就是在做关系!
所以,有人就说:要不,我们往互联网靠靠,做一个网站试试看?nnd,好多互联网公司一周的利润,都抵得上我们一年的利润。我们不能再等了。 反对的人说:做管理软件是等死,做互联网就是找死。能说改就改吗?做一个网站,开发很容易。但是,推广呢?哪得烧多少钱?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司的老大,或许是被两拨人吵烦了。就放出话了:先做一个出来,看看吧! 公司里很快成立了一个开发小组。开发组的成员几乎都是搞技术的。大家以前都是做业务系统的,做网站的产品,这是头一回。 刚开始,也不知道做什么好。有人就提出建议了:反正都没做过,我们要不先模仿一个现成的。就算做不好,至少技术上经验也有一定的积累。 大家一听,也对:现在不正流行web 2.0吗?我们也先做一个社区,试试看? 大家在网络上搜了一阵,找了几个听说过的比较有名的社区网站,注册了姓名,试用了几天。然后,就把表面上能看到的功能摸的差不多了。 然后,跟美工商量了一下。找了一个人气很旺的网站的页面,开始参考、复制。这边,程序员也开始编码。 忙活了一个月,网站做好了。开始,测试,并准备邀请试用。 小满也参加了这个开发组,第一期开发要完成的时候,他给老鸟发了一个邮件邀请的试用地址。 小满觉得这个月,还是忙碌的很充实。 他觉得又有新的东西在召唤他了。 (二) 二天后的中午,小满约老鸟见面。老鸟说自己正在宽窄巷子里面的星巴克。 老鸟说:“你过来吧。我们一起吃饭。” 小满打车过来的时候,老鸟说:“隔壁有家面馆,听说说国内的一个有名的设计师开的,环境还不错,比较安静。我们过去,将就吃。边吃边谈。” “好嘞!” 老鸟和小满进去面馆,服务生过来。老鸟点了面,小满说一样。 面馆其实是个小的四合院,中间的庭院有树,树下散落着几张石桌和椅子。 老鸟和小满穿过庭院,到后面的一间房里。房间里摆放着两张长条形的桌子。桌子是实木的,厚厚的,很结实,上方悬着灯笼,里面有灯,柔和的光线照在房子里面,让人很舒服。两边桌子的最远端上面,一样摊放着一些最新的时尚杂志。 老鸟和小满在桌子一边的中间挨着坐下。把笔记本拿了出来。电源在桌子中间的盖板下面。 小满说:“这里能上网?” 老鸟指了指头顶的梁上。小满看见。梁上的一侧绑着一个ADSL的路由器。 小满笑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过了一阵,面端上来了。是两只大方碗,里面青白的蔬菜,红红的辣椒,还有圆滚滚的面,看起来很筋道。 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 或许是到了中午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点饿了,好像才吃了两分钟,就见底了。 老鸟把服务生叫过来:“能加点吗?” 服务生:“可以,加汤可以。” 老鸟说:“那算了。” 小满说:“不够啊?再来一碗,这顿我请。” 老鸟笑了:“那太便宜你了。” 小满动作稍微慢些,正在收尾。或许是很少用方形的碗吃东西,小满不习惯:面条少了,怎么弄也不好弄,只好把面条赶到碗角上用嘴使劲吸。小满觉得这太费劲了,好像吸了很多的空气一样。 老鸟端着碗打量了一下:“方形的碗还是有很大的好处。比如,看起来、摆起来跟房子的风格很相符,也很大器。你看着这碗的容量觉得很多” “但是呢,实质的东西并不多” 小满点头。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方形碗不好用,还是圆形的碗好用。” 小满:“我刚才还想这个问题呢。” 老鸟说:“常用碗的形状,都是经历了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看起来很普通的形状,也是一种时光过滤的结果。看起来简单,却有它合理的部分。习惯了的东西,不容易观察到这个问题。但是,你一旦用一个对立的东西,马上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差异。”
吃过饭后,言归正传。小满让老鸟连上他们的网站看看。 老鸟输入地址,浏览器显示:连接中。 首页出现的很慢,过去了6、7秒,页面的图片还没有下完。 老鸟瞄着浏览器底部的提示信息说:“首页,怎么这么多图片,40几个?” 小满说:“我看看。我们以前访问,好像没这么慢啊。” 小满用自己的本本连了一下,发现首页很慢。然后,他又连了模仿的网站的主页,速度很快。这排除了网络方面的问题。 老鸟说:“如果一个网站的首页出来,是大于5秒的话。这种用户体验,就会比较差。如果是我遇到这种网站,几乎不会再来第二次。虽然说现在的网络很快了,但是,把整个首页的大小尽量减小。” “你们开发的时候,是在内网开发的。内网网络速度很快,而来图片下载后,不再更新。所以,没引起你们注意。” “你们的美工,设计还可以。但是制作网页,不能光是看漂亮与否。必须在网站性能和美观上取得一个平衡点。” “上周,Goole的首席设计师辞职,在博客里抱怨公司为了几个像素的差别,研究几十个可行的方案。他觉得这太可笑了。这对搞艺术的人绝对是一个侮辱。但是,我不知道,为何没人告诉它,在互联网上,哪怕是0.001K的图片数据的改变,如果是在千万G级的流量的基础上放大,那么,对网络带宽和成本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艺术需要得到尊重,但是,网站的界面,不是单一的审美问题,是一个美和性能协调的问题。” 老鸟对小满说:“尽量少用图片,可以用一些样式表分隔,图片要用,尺寸要小。不管网站如何,一开始就要这样要求。以后也一直是这样。” 小满在本本上记下老鸟的建议。 老鸟在网站上注册了一个用户。老鸟的用户名,用的是自己常用的邮箱。 注册的时候,老鸟遇到一点麻烦。输入信息的时候,居然出现了“汉字的验证码”。 老鸟说:“能不能想简单点呢。就用一般的数字验证码,或者英文验证码?汉字,好像可以,但是,总觉得怪怪的。本来验证码就是多做的活儿,现在还要切换一下输入法。” 小满说:“我们看着有人这么做呢。” 老鸟说:“要借鉴也可以,但是,要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借鉴,哪些该借鉴,哪些不该。” 老鸟的手机响了。老鸟接电话,然后对小满说:“我们还有30分钟。家里有事,催我了。” 在离开之前,老鸟给小满又指了其他的两个建议: 【1】域名不要太长了 好的域名不要太长了。你要么数字,要么拼音。越简单、直接越好; 好的域名,就是用或者说一次,就大概会记住; 域名忌讳:名是中文名,域名选用的是英文单词。很多上网的人,英文并不好。你做的是大众的网站,还是专业的网站,自己首先要想清楚。更切忌中英文联合; 【2】页面对搜索引擎的优化 就单一页面来说,体验来自两个方面。对人,和对机器的。 对人来说,就是速度的感觉,美观的感觉。网页显示快不快,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弹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字体多大合适,页面的滚动长度要多少合适,浏览的重心引导放在哪儿; 对机器来说,就是如何把页面的信息告诉给搜索引擎。你的地址栏链接是不是要优化,内部的关键词如何设计,等等。
小满把老鸟的建议和看法,带回去跟同事讲了。大家觉得还是有些道理。于是项目的小错误都做了修改。 网站调整好后,公司里从QQ好友开始,开始发送测试的邀请,当然,还有同事、朋友、家人。大家又忙碌了好一阵。 网站后台有一个计数器,刚开始每天只有100 访问。估计都是公司内部的人,自己在测试,玩呢。 持续了一个月,访问数只是略微有点增加。 大家都有点泄气。
大家想:不如,做做看了? 随后,小满他们又在网站上加了些功能。除了blog外,又加了小组,相册,还有Rss阅读器。
老大一看:呵,你们怎么搞的。都不来钱啊。就把项目给灭了。 支持搞互联网的这拨人,垂头丧气的。又白忙活了一阵。 公司里有人说:“我就说嘛,哪有那么容易的。”
老鸟说:“别泄气。没什么的。” 小满说:“你说说看,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以前做那么多软件,好像基本上没出什么问题。这次,好像总是在做错事情。但是,我们又不知错在哪儿。” 老鸟说:“没关系的,吸取经验才重要。” 小满说:“你说说,我们错哪儿了?” 老鸟说:“我发现一个问题。” 小满说:“是什么?” 老鸟说:“前段时间,我自己偶尔上上你们的网站。我发现,好像人不多。你们自己也不上。” 小满说:“是的,除了更新外。好像我们自己也不用。” 老鸟说:“这就是问题。你们自己做的东西,自己都不想用,或者觉得没用。又怎么希望别人来用呢?你们想没想过这个问题?” 小满说:“我觉得可能是没推广吧?” 老鸟说:“不对。有用,和没有推广,别人不知道,是两回事情。说实话,我觉得,没啥有用的东西在上面。” 小满说:“的确。我们做的别人都有。我们只是内容不同。” 老鸟说:“内容呢?” 小满叹了口气:“不是还没做嘛!” 老鸟说:“这就是你们的问题。这方面的经验不够,产品没做到位,人员的构成也不对。项目开始的目标有问题。你们一开始,就是没仔细想好,该做一个什么有用的东西,需求在哪儿。只是走一步,算一步。照着人家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却不真正理解人家为何需要那样做。” “做管理软件,你可以去问,客户可以告诉你需求。互联网的产品,有点不同。你可能没办法问谁去。但是,你自己会观察,也可以调查、判断。你得有一个基本的需求的判断、假设。然后,围绕这个假设来设计一个满足基本需求的原型产品。做好后,放在网上测试,判断正确与否。” “思路对了,用户体验要优化,功能要逐步完善,不要看什么新的,就上什么。很多时候,少的就是好的。” “产品的定位有问题。可能都是技术人员。技术人们常常就认为开发了Blog、小组和相册,这些功能,就算是产品了。其实,这时的产品才算是做了一半。你想想看啊,应该是这样啊:业务决定你的功能形态。你要想什么样的业务,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支持。而不应该是那样:搞成一个筐,希望用户什么都往里面放。所以,对产品的理解不全面。”
小满说:“我们有讨论过,而且我们还谈到了商业模式。” 老鸟说:“算了吧。几乎现在所有的人言必说商业模式了,就好像地球人都知道的一句话: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撑起一个地球。”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谈商业模式,只不过赶赶时髦。他们其实最关心的是:怎么才能在短时间内把网站搞大,要是能搞大了,闹哄哄的,才好上市。他们才没心思关心用户到底得到了什么。他们才没时间关心产品到底做什么样呢。” “自欺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乃至于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可以随便撬起地球。而忘记了那个支点。” 小满说:“支点是什么?” 老鸟说:“产品,就是产品本身。商业模式很重要,但是,没有产品,一切都是瞎掰。” 小满说:“这样做,那时间上会比较漫长。” 老鸟说:“是啊,大家都知道这世上少有立竿见影的事情。可是,大家都巴望呢。”
小满说:“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老鸟说:“我觉得你们这条路是对的。只是走的时候,有些问题。一走错,就赶紧缩回去了。” “网络产品要求的公司文化,跟传统的软件公司文化有些不同。传统软件公司,可能大多数都是技术工程师文化。” “网络产品,在客户界面上,要有一些交互的人性化的东西在里面。这对产品经理、设计人员、开发人员都有一个平衡的要求。” “以前的软件产品更象是一个工程师产品。现在的互联网产品更象是一个艺术品。” “所以,首先,你们的团队,要重新搭配。” “如果你们真的要转型,最好,从外面聘用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过的有团队管理经验的人过来,组织的结构,大致可以借鉴过来。给他权力,让他给5,6个人,基本上开始实验一个小的产品,让大家知道如何起步,还是可行的。” “你们需要重新学习一些东西:要了解更多的用户体验,交互设计之类的。要学会更多的观察用户的行为。学习网络上的大数据的存储、带宽优化等等。” 小满说:“现在,那么多网络公司。你觉得我们还有机会吗?” 老鸟说:“怎么没有?!机会大大的!我一直觉得,现在,就是此刻。互联网机遇的第二次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了。” “未来的软件公司玩的都是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服务。比如万众瞩目的苹果、亚马逊,还有一统天下的google。他们都有自己的消费类硬件终端,有自己的网络服务平台,还有可以无限延伸的扩展开放平台。” “在可以等待的未来里,我们会看见很多的自由职业的软件工程师,在网络平台,或者他们称之为云计算的平台上,开发小的插件程序,并发家致富。每个软件公司会需要更多的设计师、人机交互工程师,甚至人类学家、新闻编辑、文学顾问,网络营销人员,当然,还有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等等。软件公司需要更多综合素质的人。” “软件业正在迈向新的方向前进。我甚至在想:那种庞大无比的管理软件或许正在面临着一个终结的时候。组织和个人都只是需要一些联系的工具,或者是一些帮助提高效率的小工具。” “真正机械的事情交给机器人来做。人们最需要留下的只是沟通的工具。软件只是完成某种连接,但是,决策还是,本来也应该是由人来做出。” “那些不再能靠体制存活,又不能在传统市场上坚持的软件企业,也到了一个可以重新选择的时候。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