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古园,古树,是嘉定人的宝贵财富。
精心呵护,悉心修缮,搜遗觅故,蔚成大观,嘉定人爱古之心可嘉。
今年天气特别,时至寒露,白昼气温仍在25度以上,气象台说还未入秋哩!好在酷暑终于退去,这几日桂花正值盛花期,香气氤氲里,秋风送爽,激起我浓厚的访古情致。重阳后第二日,便来嘉定镇访古。
这次是从嘉定孔庙开始的。
孔庙座落在嘉定镇南大街,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现占地17亩左右。称“文宣王庙”,“规制崇宏,甲于他邑”,有“吴中第一”之称。
孔庙大门"棂星门"前有"兴贤"、"育才"、"仰高"三座牌坊和石狮栏杆。七十二只姿态各异的石狮,象征孔子七十二贤徒。孔庙四周的围墙,称"万仞宫墙"。进门的水池,叫"泮池",凿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
泮池北是大成门,正中五楹,东西角门各一楹,宽达29米,内有7只石龟座,各负两米多高的大石碑,记载历代修理孔庙情况。东角门壁上嵌有几块名贵的石碑,有宋绍定二年(1229年)沈璞撰《嘉定县学之记》,明宣德十年(1435年)《况郡守政绩记》,记载了况钟任苏州知府时,惩办贪污、清理冤狱、兴修水利等事迹。
在大成门前后庭院里,有几棵龙凤古柏,据志书记载种植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共16棵,现只剩大成门前的1棵活着,十分珍贵。
东西两庑,原来供奉孔门弟子和历代名儒的牌位,现为嘉定博物馆的历史陈列室。
大成殿重檐飞翘、巍峨雄伟。前置石台,更显气势。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梁架高昂,枋檩彩绘,保留明代结构。现陈列孔子塑像及孔子和孔庙的资料。
东部有明伦堂、碑廊和当湖书院等建筑。明伦堂是历代儒生讲学集会之所,建筑别致,3间宽敞的厅堂,前设抱厦,两边又有粉墙漏窗,墙外有小院,院中植桂柏树木,还有一株百年牡丹。明伦堂陈列着中国历代科举考试的资料。


孔庙远眺


石牌坊和石栏杆

孔子塑象

棂星门

泮池和石桥

大成门外历代石碑
古柏,树龄650年

大成殿

明伦堂

东庑廊
孔庙大门前面就是有名的汇龙潭。
从
孔庙出来,向东行,跨过宋淳佑年间修建的宾兴桥,便进入了汇龙潭公园。汇龙潭公园占地70余亩。公园因明万历十六年(1588)开凿的汇龙潭得名。潭由横沥河、新渠、野奴泾、唐家浜、南杨树浜五河流相交汇,犹如五条长龙蜿蜒伸展。


潭中有山岛一座,名叫应奎山,筑于明天顺四年(1460)。山巅新构一亭,名凌云亭,立亭内可俯瞰汇龙潭全景。民国17年(1928)嘉定县通俗教育馆将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龙门桥、孔庙一带风景优美之处改建为公园。将原有树木建筑经过整修,于第二年二月正式对外开放,取名“奎山公园”,这是汇龙潭公园前身,也是嘉定最早的公园。
1976年和1978年,县、市分别投资30万元和90万元,以奎山公园的残存景点为基础,拓地扩建,于1979年6月1日开放,定名汇龙潭公园。此为第一期工程,面积49.05亩。1984年又扩建二期工程,公园扩展到70余亩,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以汇龙潭、应奎山和打唱台等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潭畔有新修复的魁星阁,潭中有九曲桥、水宜亭,与应奎山新垒的山石和绿树红花相映成趣。

九曲桥、水宜亭

魁星阁,应属于孔庙建筑


应奎山

打唱台
潭东部的大草坪,空间开阔,地势平坦,明代忠节侯峒曾、黄淳耀两先生纪念碑巍然矗立。潭畔还有几棵百年以上的枫杨,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一千多名将士,由于起义失败被清军杀害于此,“潭水泛赤”,如今这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已成为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侯、黄纪念碑
200年树龄的枫杨树
园北部,新辟景点布局紧凑合理,有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等造型各异,古朴典雅。亭、台、楼、阁、花廊、水榭疏密有致,匾额、楹联气势不凡。园中还从全区各处搜集来的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物古迹,有宋代万佛石塔、明代翥云峰和清代井亭等。

绿荫通幽
翥云峰
万佛塔

缀华堂
整个公园给人的感觉古朴秀美,壮丽典雅,盘桓于此,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