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如何永葆青春

 昵称2496287 2012-10-01

 

                                                                   焦宗芳

     今年暑假教师培训,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应力给老师讲《明天你能更幸福》,老师站着讲了整整一天,七个小时没有坐一分钟!而且一头的黑发,令人倍感精神,如果不是她本人说明,或许你很难猜出她的年龄——她竟然是53岁的人了!

     记得去年我区教育局召开“全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会上满头银发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发表了充满理性、发人深思的演讲,他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从顾老的外表看,也就70来岁,但是上网一查才知道,他是1929年出生的,已经有83岁高龄了。

    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在学校一线教师队伍里,“50岁现象”十分突出。很多教师一旦过了50岁,人未老,心先老,总感到年龄大了,应该歇着了,应该“退居二线”了,只想转到后勤工作岗位,只盼望着快点内退。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这么快就“老”了呢?我想,最基本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二是缺乏乐观向上的心态,三是缺乏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

     可以这么说,有许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读书、学习,不再进行知识更新了。平时,他们除了为应付上课而看看教参,读读教材外,其他的书是基本不看的。每天、每年都在重复使用同一个教案。即使外出学习、培训也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于教育的发展,不少人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一直停滞在原来走上岗位时的状态和水平,甚至还在退化。

     还有许多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当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自己认为的“合理”回报时,例如:评优,晋级等,便拒绝成长、发展。满眼看到的都是教育的问题,教育的不公平,不能从每一个职业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职业的优点与缺点,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自己因良好职业心态的丧失,“老”得特别快。

     深刻的思考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事物,要像顾老一样,通过持续的学习,让思想保持鲜活,感悟到到教育的魅力,激发自己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体会生命的意义,从而永葆青春。二是让心态保持乐观,让身体保持年轻。乐观地看待一切,努力用美好的感觉、信心和目标去影响别人,欣赏他人,赞美他人,让自己同时获得愉悦,获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从而永葆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