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中医师传授30招生活中医

 yagi1 2012-10-02

名中医师传授30招生活中医

文/龚善美

郑振鸿 复杂简单化,顺时养生

知足常乐,无所欲求,想得太多,反而劳神伤身。要活就要动,维持规律而简单的生活。

中西医专业兼具,曾在西医领域执业10年,中华民国中医内科医学会理事长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副院长兼林森中医院区院长郑振鸿,专长领域以肝胆肠胃疾病与免疫过敏疾病著称。

自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毕业,紧接着又进入中国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成为第二届毕业生,走上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之路,郑振鸿自觉接受过西医一般内科训练后再走回中医,令他豁然开朗,深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初学习中医曾觉模稜两可,经西医10年历练后投入中医,发现运用西医思考模式,对中医领域更能有所增进,而西医无法达到之处,则可藉中医特色,从调整体质方面加以配合。

1997年担任台北市立和平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时,曾创设肝胆中西医结合门诊,突破传统,由一个中医与一个西医会同一起看诊。由于中医肝炎牵涉免疫学,郑振鸿就读研究所时特别专攻分子生物学,着手将西医概念上的认知、最先进的相关知识融入中医,借以提升中医水平。虽然中医并未分科,各科均需涉猎,他仍锁定肝胆与免疫相关疾病为主要探讨与治疗方向,成为他的专长。

在政治大学授课教导养生学,受到学生欢迎,郑振鸿教给学生的养生观不仅实用,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外,还包括未来医学新知。提及个人养生原则,他强调,主要是「将复杂简单化」、「顺时而养生」以及常言所谓的「要活就要动」的理念,让学生了解中医养生的精髓。

郑医师亲授 生活中医10

1. 乌龟理论:

上午走路散步30分钟,中午午睡30分钟,晚餐饭后休息30分钟、再走30分钟。即是早上5000步、晚上5000步,达到国健局建议的每天走1万步目的。

2. 7-11顺时养生:

白天养阳宜多动,晚上养阴要睡好。最好能晚上1100就寝,早上700起床,睡足8小时。晚上1100到凌晨100走胆经,1003:00走肝经,300500走肺经,而500700走大肠经;除睡眠要好以免「爆肝」,晨起最好先排便,早上700前晨跑比下午才跑来得好,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有助。

3. 复杂简单化:

知足常乐,无所欲求,想得太多,反而劳神伤身。专心于工作,化复杂为简单;虽已62岁,外表仍似50开外,即使门诊看100个患者,加上需负责的行政工作,依然能精神奕奕,主要归功于维持规律而简单的生活。养生方法不在多寡,而在于能否持之以恒。

4. 气血通畅:

5. 可利用如厕时间,前手刀砍、后握拳敲,帮助自己气血通畅与排便顺畅。

 前手刀砍:双手平放如手刀状,挺胸,从胸前肋骨下方开始,同时向身体正面轻「砍」,每次平砍5下,逐渐由上往下移动至腹部,一共200下。

 后握拳敲:双手握成小拳头,平置身体后背,循脊椎外侧约2寸处,每次5下,由上往下轻敲,共约100下。

5. 多吃坚果:

年纪较大的人应多吃坚果类。早餐时选择坚果、薏仁、燕麦、黑芝麻或黄豆等,约3~4种即可(建议勿超过5种),加水或牛奶350c.c.打成一杯饮品,可搭配面包或夹西洋菜、培根或蛋的三明治,也可和刈包一起吃。早餐像皇帝,要吃得好;午餐像王子,要吃得饱;晚餐像乞丐,要吃得少。

6. 阅读纾压:

时常阅读以纾解压力,不侷限于医学相关书籍,举凡文、哲、史或现在正流行的计算机相关信息也都能涉猎。

7. 扩大兴趣:

扩大兴趣,重视生活质量,闲暇时刻,培养旅行、摄影、音乐等多方面的兴趣;对音响设备也有深入了解,自己筹设家庭电影院是假日良伴。

8. 伸展双足:

利用开会空档时间,将双腿伸直,尽量向前伸展,同时双脚的脚尖向上勾起,再向下压,有空就做这样的伸展运动,可帮助腿部肌肉伸展,加强肌耐力。

9. 转手扭腰:

 转手:或坐或站,利用零星空档时间,将双手伸直,向前或向后画大圆弧形,让双手与肩胛骨都能伸展与活动。

 扭腰:运用看诊时段,教病人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坐正,面对前方,然后身体转向右侧,双手握住右侧把手,向右前方看,维持约30秒,再换成左侧,同样维持30秒。看病的同时,自己也能顺便做扭转运动。

10. 保养双眼:

 平时保养双眼,可多看向远方绿地,让双眼获得休息。

 开车停等红绿灯常有30秒以上等待时间,可利用于按摩双眼周围的穴位,由内而外轻轻按摩即可,勿太大力,以免生出皱纹。

陈旺全 寓药于食 自然养生

养生原则,最重视饮食均衡、适量与清淡。自创「剪刀操」,每天早晚各做30分钟。

从事中医临床医学工作以来,不断充实医学新知,努力扩充自己的医学领域,在针灸、过敏性疾病、内科、免疫与癌症疾病等范畴,均有卓越表现,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委员陈旺全,除赴日钻研,取得日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学位,近3年更本于「以人为中心」的主轴观念,着墨于癌症的中西医配合治疗。

对陈旺全来说,刚开始行医时仍有许多盲点,最担心的是病人以闽南语说「没什么差」,令他内心挫折深重。因此,他积极钻研针灸,在花莲、基隆医院累积相当临床经验后,转入台北市立和平医院时,已能将针灸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诊次就可针灸达上百人,并且对小儿脑性麻痺有独到疗效,让他在中医临床上建立起相当的自信。

随时代变迁,都会地区病人型态不同,陈旺全开始着重于包括过敏性鼻炎、咳嗽、气喘、异位性皮肤炎、结膜炎、大肠激躁症等过敏性疾病,并前往日本大学医学部先端医学研究所针对免疫与感染攻读医学博士,以现代医学的角度与传统医学理论搭配(非中西药互掺),善于古方今用。

针对癌症,他主张以人性方式及早处理,采取中西医互相合作的模式,透过西医仪器检查与追踪,视病人发病期程,必要时进行手术、化疗或放疗,再运用中药协助患者在疗程中止呕、止吐,减缓副作用与后遗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其治愈率。

陈旺全个人的养生原则,最重视饮食均衡、适量与清淡,还有晚上11:30到早上7:00间的睡眠黄金时段能拥有充足且优质的睡眠,再加上适度运动,以及平日以简单药膳佐餐,寓药于食。

陈医师亲授 生活中医10

1. 四季养生法:

 春季:易感冒,偏向食用温性当令水果,如橘子、橙子、苹果。

 夏季:避免中暑,以凉补为主,多吃绿豆、竹笋、丝瓜、胡瓜等食品。

 秋季:温补为佳,秋葵、玉米、山药、香菇等都有帮助。

 冬季:热补为主,冬季蔬果外,偶尔吃些姜母鸭、麻油鸡。

2. 性情养生法:

历经人生波折、行医瓶颈、教学情绪起落而悟出几点道理:

 知足常乐,得饶人处且饶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省思少虑,清心寡欲,不忮不求,勿好高骛远;避免过度郁结,勿长期被情绪左右而陷入泥淖中。

3. 调神养生法:

起床后,喝点水,静坐清净思考5~10分钟,过滤当天要处理的事,控制情绪波动。「心有所爱,不必深爱;心有所憎,不必深憎,以免损性伤神。」空闲时寄托于学习,阅读医学杂志或有益人类的书籍。

4. 运动养生法:

经常做「剪刀操」,每天早晚各做30分钟;时间充足的话,还会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后去散步30分钟。

5. 穴位养生法:

 常按曲池穴、合谷穴,提高抗病力,消除疲劳感,诱生干扰素抑制病毒。

 常按足三里穴,刺激脑部产生脑内啡,缓解情绪与疼痛。

 常按三阴交穴(脾、肾、肝三经交会点),男性可神清气爽,女性能消除妇科相关疾病。

6. 八优养生法:

 常梳发:以指腹按摩头皮。

 常擦脸:双手互搓36下后「干洗脸」,先往外、再往内,各36下。

 常运目:闭眼进行,眼球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各做7下,然后先逆时针再顺时针转圈,各转动7圈。

 常弹耳:上下或前后方向,以手指弹耳。

 常搓鼻:在鼻翼两旁用手指一上一下搓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过敏。

 常扣齿:扣齿36下,停顿,再扣36下,连续7次。

 常抚穴:按摩及抚摸关元穴(肚脐),先逆时针、再顺时针,各36下,使任脉通畅。

 常摩足:前后摩擦足底涌泉穴49下。

7. 自然养生法:

 闲时去郊区爬山(退化性关节炎患者不宜),呼吸新鲜空气,加速新陈代谢。

 泡温泉,勿泡太久,水位不宜高过心脏,心血管患者勿冷热泉交替。

8. 药膳养生法:

寓药于食、寓食于餐;不必另外炖煮药膳,每日餐食酌量运用,如人参黄耆鸡腿或黄精何首乌炖肉,天热则可煮山药粥或吃百合莲子粥。

9. 药茶养生法:

(均以500c.c.水煮20分钟后,当茶饮用):

 助眠菊花甘草茶:菊花10g、甘草3g

 改善贫血的红枣茶:去籽红枣15g(籽不可腐烂或变黑)。

 可降血脂、胆固醇的山楂茶:山楂10g

 适合讲课饮用的罗汉果茶:罗汉果1颗(去皮留下丝络)。

10. 早餐养生法:

一周5天,每天选用不同水果(约拳头大)加200c.c.牛奶打汁(不可滤渣),如苹果、水梨、水蜜桃、葡萄(1小串洗净后连皮带籽,牛奶改成水)、番石榴,可搭配土司;周六改吃银耳莲子各10g洗净后加水500c.c.蒸煮),星期日则随意吃。遵循吃水果时间养生表法:「早上吃是金,中午吃是银,晚上吃是铜」。

杨贤鸿 饮食补养,依循个人体质

冬令要进补;并非为补充营养而是调理体质;进补不只靠药材,也必须重视食材。

因为自己从小是过敏体质而有深刻体认,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主任杨贤鸿在中医免疫相关疾病,尤其是过敏性疾病方面涉猎最深。

1996年在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的第一年,正好长庚纪念医院成立中医部,进入长庚之后,一直致力于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并接连在国外期刊发表多篇临床研究,确认发现中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即等同于中医所谓的体质调理与改善体质,多年来在实证医学未曾被证实过,如今则证明并非空口白话。

在他带领下,研究团队持续研究中的,包括气喘已有一些动物实验,而荨麻疹、异位性皮肤炎等则拟进行临床试验,相关资料逐渐完备,有关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与免疫机转将可明朗化,展现出中医对过敏性疾病治疗的潜力;同时,正进行中与肿瘤相关的免疫研究也已完成部分,但尚未发表,而针对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以中药介入后能否有适度免疫调节,其免疫力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新的研究计划也将执行,未来将可望提供出新的证据。

家学渊源,曾祖父与父亲皆是知名中医,拥有西医执照,中西医背景兼具的杨贤鸿,自知属过敏体质又偏虚寒,因而有不少独到的养生法则。饮食补养着重依循个人体质,生活作息强调避免熬夜,并宜适度运动或散步。

杨医师亲授 生活中医10

1. 避寒食:

因体质虚寒而少碰寒性食物。曾和北医护理系合作研究,证实中药的饮食寒热,的确会影响到过敏性疾病的严重度;最明显的就是饮料,因此只喝咖啡而不喝寒性的茶。

2. 冬进补:

立冬起,冬令要进补;并非为补充营养而是调理体质,以替来年健康打基础。现代人普遍压力大,易气虚,加上交通便捷,常待冷气间、坐办公桌,运动量相对不足,间接造成末梢血液循环不好,需要适度补气、补血;若不清楚自己体质,可用中药十全大补汤炖煮食材后,全家人一起食用。

3. 重食材:

进补不只靠药材,也必须重视食材。以水煎药材,只能获取水溶性成分,必须添加肉类等食材来解离油溶性成分,并且加些米酒进行酒精萃取,才能让中药材发挥最佳功能。担心营养过剩者,可以只喝药汤,素食者则可选含油脂的食材如豆皮等,同样能达到效果。

4. 吃麻油:可在适当时机食用麻油鸡汤:

 麻油抗氧化效果佳,可祛除体内湿气。传统民间于七夕与中元节吃麻油鸡有其道理,农历7月瘴邪气多,天热吃冰喝凉后易将寒邪湿气聚积体内,可藉麻油将寒湿祛除。

 孕妇产后不必因怕胖而不吃麻油鸡酒,麻油可助新陈代谢快速回复正常,排除过多水分,身材反而恢复较快。

 麻油燥热,虚寒体质的人夏季也可食用,但实热体质则宜待秋冬季再吃。

5. 补气虚:

    容易感冒的人,适合吃中药的补气药如人参,有助增强免疫力。人参的运用大致如下:

 红参:温补,不适合煮药膳,切片口含即可,一天勿超过3片。

 白参:适合一般成人或小孩药膳补养之用。

 西洋参:凉补为主,不易上火,适合过敏体质的孩童。

6. 抗衰老:

年长者容易肾气虚,宜吃补肾药如龟板、鹿角胶等胶质;补肾并非指性功能,而是在抗衰老。

 可多吃含胶质的食材如猪皮、鱼皮、鸡爪、蹄筋或白木耳等。

 夏天可吃莲子银耳羹,加红枣与几片西洋参,可补气与补充胶质,莲子可退火,避免口干舌燥;冬天可将莲子改以几片温补的桂枝、黄耆替代。

7. 助代谢:

上了年纪的人新陈代谢速率衰退,身体会出现代偿,造成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会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焦虑、紧张且容易出汗,如同男、女性更年期,可吃些补阴药如玄参、麦冬或冬虫夏草等来调节自律神经,提升副交感神经,并抑制过度表现的交感神经。

8. 勿熬夜:

生活作息要正常,避免熬夜,通常在晚上11:00就寝、早上600起床,才符合大自然的生理需求;白天补眠2小时也不及夜晚睡着的半小时。孩童若熬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身高;年长者睡不好,精神体力衰退,免疫力会下降。

9. 穿长袖:

体质虚寒,常在冷气间,夏天穿着长袖比短袖好。睡眠时段不吹冷气或风扇,以免寒邪从皮肤侵入,易致感冒,或因风扇扬尘而易致过敏。可在晚餐后开冷气让房间「预冷」,入睡时再关掉即可维持到清晨,即使微热也还能忍受。

10. 常运动:

    运动能使人精神好,免疫力佳,不易感冒,并使肌肉有力量不易受伤,减缓关节退化;不动,身体机能衰退快。任何形式的运动皆可,适合自己就好。有空会在晚餐后散步30分钟到1小时,走路过程能使新陈代谢速率较快,使心肺机能较好,血液循环获得改善;出出汗使毛孔通畅,会使身体更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