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语堂】相忘于江湖——薛龙春网络书法展

 自语堂 2012-10-02

【自语堂编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薛龙春网络书法展
 

1.jpg

 

相忘于江湖——薛龙春作品展小序


        得之兄一直指示我在江湖作个展览,但我一直没敢应承。江湖深不可测,而我不过涉牛之水,难免有些心虚。没敢答应的另一个原因,是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因为接受了两个课题,五年来我一直忙于为“二王”打工,祁小春先生曾经打趣说,他做的是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我做的是小二王(王宠、王铎)。我则回应说,大二王是琅琊王,小二王都是太原王,不是一家。因为忙于搜集资料与写作,能专门写字的时间确实不多,甚至,连练字的地方都被挤了。

        10年前,我住18平方的宿舍,还勉强在厨房支了张小台子,每天挥洒一番。搬家之后,客厅里置了张更大的台子,但我写字的地方却变小了。台子上堆满各种各样的书籍、光盘、纸张与图片,还有儿子的皮皮熊、积木块、小人书什么的。书桌乱而有序,一整理,什么都找不到。只有当儿子信誓旦旦地说,他的玩具汽车轮子一定藏在书桌的某个角落,才会大动干戈一番,结果常常是根本没有,我还得将桌上的“乱”恢复原状。我的书桌只在靠近电话的一个角落放了笔砚,往往接电话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操起笔,在卷筒传真纸或是毛边纸订成的练习册上写画。写的最多的是《阁帖》和《十七帖》。这样的习字,每写满一卷或是一本,就当垃圾扔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帖中的字就这么背得了。

        我学写字,从上大学算起,整整二十年。年轻时喜欢汉隶与北碑,近年则多写小草,以为名教中自有乐地。我临的最多的是隶草,创作最多的是行书;临的最多的是小字,创作最多的是大字。可谓两反。这里提供的临作与习作,大多为我戊子秋冬寓居波士顿的拨闷之作,字无可观,然所摘文句,若细寻其义,或可解颐。

        在艺术学院教书,总被人当作专业的,但我情愿相信业余。我完全不喜欢描头画角的所谓形式训练,因为它破坏了书写的整体感与自然抒发。而我更不相信书法家是训练出来的,读书少,字不能有远韵,这是颠簸不破的。所以,我将写字当作读书余暇的乐事,而不与人计一日之短长。

        天地至大,真能人隐于江湖。我的友人丁骏,历史学出身,研究瓷器,没有书名亦不屑以书名。然习书近三十年,气度雍容,韵致悠远,时日不见,辄心生鄙吝,墨墨自失。他是真能人,故不伍于当令之赳赳武夫。昔溥心畬对人言:你若称我画家,不若称我书家;称我书家,不若称我诗人;称我诗人,不若称我学者。少年时读到这里,不甚理解。如今年近不惑,忽有会心。

        新春将至,藉此机会,我在远方向祝福所有江湖的朋友!

                                                                                             2009年1月于寄庐

 

薛龙春简历


        1971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沧浪书社社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2008年进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秋季,获美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研究奖金,以访问学者身份到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从事研究工作一年,合作导师为该系白谦慎教授。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第五、六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三等奖,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第六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南京市政府文艺奖金奖。已出版《张怀瓘书学著作考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郑簠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7),参与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王宠陈淳卷》将于2009年出版。现从事教育部2006社科研究项目《王宠研究》及第十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王铎与晚明书法》的研究。

 

2000年以来的论文


应酬、受书人、观看与表演——关于王铎书法应酬的思考,台湾师范大学笔墨之外中国书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2008:11

王铎应酬书法研究,《艺术学研究》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王宠散考五题,《书艺》第五卷,2008

文献学:一个王羲之研究的新角度,《历史月刊》,台北,2008/《艺术史研究》第十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王铎与“奇字”,《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王宠人生经历和书法风格解析,《美术史与观念史》第五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郑簠交游活动考述——兼论集中于郑簠的“八分书歌”现象,《艺术史研究》第九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郑簠与朱彝尊,《中国书法》,2007:11

没有体制约束的学术,《读书》,2007:8

艺术的独立与学术的尊严——谈沧浪书社对中国书坛的意义,《中国书法》,2007:8

郑簠隶书流派钩稽,《美术与设计》,2007:4(合作)

王宠的作伪与伪作,《中国书画》,2007:10

忌目治而尚实证——评曹宝麟《抱瓮集》,《中国书法》,2007:4

激赏与嘲弄:清初书家郑簠的遭遇,《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

“上博”本为文徵明《停云馆言别图》原本商榷,《美术与设计》,2007:1

尘世的史迹,《读书》,2007:1(与白谦慎合作)

从对野道的理解论及王铎与彭而述之交谊,《中国书画》,2006:7

论王宠的“以拙为巧”,《东方艺术》,2006:5

郑簠的访碑活动,《文献》,2006:4

明末清初碑刻研究中的书学观念,《美术与设计》,2006:1

张怀瓘的书法史学,《东方艺术》,2006:1

王宠与木板气,《中国书法》,2005:12

素材:书法切入当代艺术的方式,《苏州工艺美院学报》,2005:4

王僧虔《论书》管见——兼及萧子良《答王僧虔书》的本义,《书法研究》,2004:4

论北魏洛阳体的成因,《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论《采古来能书人名》的作者归属,《书法丛刊》,2004:4

从韵味到姿态:《阁帖》的传播与书法语境的转换,《中国书画》,2004:2

张怀瓘生平考,《美术与设计》,2004:2

论“匆匆不暇草书”——兼及《非草书》的可靠性,《东南文化》,2002:7

“史书”辨,《美术与设计》,2002:3

论清代碑学以振兴汉隶为起点,《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


 

薛龙春近照

     薛龙春2008年于美国布朗大学.jpg
         薛龙春2008年于美国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位于美国罗德岛是常青藤之一

薛龙春2008年11月于台北师大.jpg 
薛龙春2008年11月于台北师大

 

签名

签名.jpg

 

临《大观帖》王羲之草书

 

2-1.jpg

2-2.jpg

2-2.jpg

2-3.jpg

临《大观帖》王羲之草书局部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2-10.jpg
 
2-11.jpg
 
2-12.jpg
 
2-13.jpg
 
2-14.jpg
 
 

行书《语薮》一则

3.jpg

3-1.jpg   3-2.jpg
 

汉铜镜铭文写意

4.jpg

 
 临《汉乙瑛碑》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8.jpg
 
 5-9.jpg
 
 
行书《王建诗》
 

6.jpg

 
草书袁昂《古今书评》九则
 
7.jpg
 
 

隶书《即今 欲待》联

8.jpg
 
 

行书摘抄《李流芳与葛一龙札》

9.jpg

   
 

行书词句


11.jpg


草书韩愈文局部
 

12-1.jpg

12-2.jpg

 
 

汉瓦当字写意

10.jpg

 
 

行书王铎《文丹》句

13.jpg

 
 
临《石门铭》
 

14.jpg

 
 

行草贺知章《回乡偶书》

 

15.JPG

 
 

隶书老杜句

 

16.jpg

 
 

行书李义山诗

 

18.jpg

 
 
 草书韩愈文局部
 
19-1.jpg
 
19-2.jpg

19-3.jpg

 
 
 

册页隶书引首《神仙之姿》

 

21-1.jpg

21-2.jpg

 
 

隶书《悬知 真契》联

 

22.jpg

 
 
 
 

楷书《嫣然一笑,百媚俱生》

 

23.jpg

 
 
 草书《汉古诗五首》
 
24-1.jpg
 
24-2.jpg
 
24-3.jpg
 
 

24-4.jpg

 

24-5.jpg

 
 

24-6.jpg

 
 

24-7.jpg

 

24-8.jpg

 

24-9.jpg

 
 
 
 

行书《余大成与郑廷直书》

 

25.jpg

 

25-1.jpg

 

25-2.jpg

 

25-3.jpg

 

25-4.jpg

 
 
 

楷书《铁肩担道义》

 

26.jpg

 
 
 

行书《明人隽语》 

 

27.jpg

 
 
 
隶书《非从容暇豫不能》
 
28.jpg
 
 
 

临陆游行书册页

 

29.JPG

 
 

隶书《寄庐》

 

30.jpg

 
 

行楷《叶李诗》

 

31.jpg

 
 

楷书《论文句》

 

32.jpg

 
 

杂写汉人字

 

33.jpg

 
 

隶书《刊石 行歌》联

 

35.jpg

 
 
行书陶渊明《移居》
 

36.jpg

36-1.jpg

36-2.jpg

36-3.jpg

36-4.jpg

36-5.jpg

 
 
 
 
用笔爽利痛快。
 
 
 
您写王小字用的是什么笔?
 
 
大观帖怎么有反光的样子?似乎用的材料比较特别 
 
 
据我所见,他用的是一般的狼毫笔,不太大
但是不一定是准确答案

如果没有意外
应该写在机制纸上

他在序言里面说经常用传真纸写字 
 
遵顾兄嘱咐
问了薛兄

纸:传真纸
笔:狼毫,出锋约2.2cm
 
 
薛兄可去STAPLE买白报纸,不错,有些能吃住笔,而且便宜。
 
 
大观帖好,学习
隶书有些华人德先生的影响,文人气
 
书有静气,当今难得
 
 
最爱小草,又一七十年代的牛人。
 

引自中国书法家园网
1.jpg

2.jpg

  
 

气度雍容
韵致悠远
 
 
很喜欢薛龙春老师的书法,我以为他的书法当引领了二十一世纪的书风!
用笔爽利痛快。
 
 
书卷气横溢!
 
 
不可谓不好,也不可谓好,总觉得“神不清”。
 
 
草落傳真  墨聳
潛翥巚 岸堂
 
 
 一路拜读.
 犹忆昔日从龙春师游,其不衫不履,风神潇散之气度,令人一见难忘,叶嘉莹评淘潜以"任真"二字,龙春师亦"率性任真"之人.
 先生课徒甚严,常厉声以诃,不假以颜色.然督之愈严,与师愈亲,常觉其金刚怒目处姿媚跃出(哈哈).
 从先生处所得甚多,承蒙先生授笔法之正,一生受益.一别经年,思念如渴,未尝一日相忘于江湖,相忘于道路也.不知何时能再聆先生教诲....... 
 
 
对於用笔一道已经理解颇深,假以时日,定能更加淳厚!
若要过於挑剔,则惜行书自运时仍囿于时人,换句话说是现代点了,且行书自运略显急躁,  不过运笔仍是骨力洞达!好!
 
草书的自运则很高明,但太象十七帖了, 且有些小王和米意。
先生腕劲,在下万莫及其中之一,意见不当,还请海涵。

观先生自运草书,对於用笔理解江湖上少有人及。
对笔的控制是在充分的理解了,利用了笔性后得以实现的。

对了,www.amazon.com 上有买桑皮纸。

 

晨来一溜,得二隽语,便来编为对联,便于记忆也:
金刚怒目 生姿媚 (141楼“金刚怒目处姿媚跃出”)
熟笔优游 受控逞 (143楼“对笔的控制是在充分的理解了,利用了笔性后得以实现的。”)

上句记下了对尊长畏友颜色慈严间亲情敦谊之悟,足供消受。下句吐出临池甘苦积累之悟,自是。

不过在下对下句还有两点小补充:
1,对笔性的理解利用,还脱离不开在 交互作用 中对 纸性、墨性 之 协同理解利用。
书写控制必然是“整合型”的。
2,卷筒式的热感传真纸或商用打字发票纸,上面有种涂膜,能使墨色“拱”起。
江湖上知道的,看来还真不多。君勿传!

 
极其喜欢兄在牛皮纸上写的草书,遒媚流畅,好极了!!!
 
 
喜欢薛老师的行草,沉重痛快
 
 
笔正,墨清不如时流者也!
 
 
传真纸好  能清晰的看清用笔的转折停顿。。好
 
 
隸書出色
 
 
用心写字的人!
 
 
隶书受华人德先生的影响较大!
 
 
法度严谨气势雄强,确实好
 
 
江湖中的高手
远超市面上所谓书法大家
就某些作品看,有盛名之下之嫌。
 
 
乙瑛临本,绝佳。
 
 
五年前我就看好薛兄
 
 
给我的感觉很有体积感
 
 
晕,那是写字吗,简直是在台上抹油和锈花。建议从楷书练起。
 
 
太厉害了,诸体皆能,我看过书家五十人的片子,薛老师写的石门铭十分有意思,这次的王羲之大观帖的创作方式更加令人震撼啊!更能体现韵律流转,点画质感之美, 太精彩了。
 
 
想起何绍基
 
 
学二王难于淳厚,唯薛兄汉隶功夫极深、境界极高,因而兼具!一代真正的大师即将出现!
-------------------启东施惠新
 
 
腹有诗书气自华
 
 
就作品看学问也是老实的毫无灵气啊......哀哉

有王履吉清韵

王宠死得早,但留下的作品不逊于明代任何长寿名家,其高在于韵,直接晋人。薛博士对王宠深有研究,笔下自然脱俗。
 
用笔高古 得汉隶精髓 
 
 
有寒柏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