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滥的“人生导师”

 昵称7745844 2012-10-03
泛滥的“人生导师”
2012-05-10 10:15:51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评论 进入文化论坛 手机看新闻

  强调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块砖掉下来,砸中十个人,八个是经理。现在一块砖掉下来,砸中十个人,八个半是人生导师。这倒也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仔细看看,过去的经理们,如今似乎不少混迹在人生导师的行列中。

  “面对物质需求,我们要大做减法,达到简朴。占有名和利,是很难摆脱的观念,有的人穷其一生都走不出来。@潘石屹”。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段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名人名言”标准的话,出自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之口。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地产大佬,在数钱数到手抽筋时大彻大悟,不忘发微博教导我们对物质要做减法。更令人佩服的是,靠着点评时事、感悟人生,“潘石屹文摘”还专门在新浪微博上有了蓝V认证,因为这是“潘石屹先生创办的自媒体式电子杂志,将潘石屹先生每日碎片化的微博信息重新分类整合形成新型交互式产物”。果然,“占有名和利,是很难摆脱的观念,有的人穷其一生都走不出来。”

  在富了自己口袋的同时,不忘教别人富自己的脑袋,这样的好人好事,潘石屹先生不是第一个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做的。拥有第一个微博自媒体的,是号称“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的薛蛮子;与潘石屹并称地产界“双响炮”的任志强,也会在微博上分享“十大心经”、“领袖人物的六大能力”和“人生五靠”等哲理

  商人们热爱感慨人生、分享经验,其实无可厚非。毕竟好为人师是人类的通病,而且还能树立自身良好形象、添注企业文化内涵,何乐而不为?只是,这市场如此巨大,竞争也越发激烈。做IT的,搞电视的,写书的,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一股脑地加入到人生导师这一头顶光环的职业中去了。

  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台上台下都尽职地扮演着“知心大哥”的角色,他甚至将各种名言分类为“给未知恋爱的爱情短信”、“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给无聊大人的诚实短信”等,实在是用心良苦。这些暧昧不明的短信,还出现在他给某品牌设计的衬衫上。于是,一件普通的白衬衫,就售价699元,增添了不少附加值。

  名人做起了人生导师的生意,草根们也有自己的主意。微博上,“早安-晚安-心语”、“999种小资生活”、“学做一个聪明人”等营销账号,都拥有过万粉丝,它们一边搜罗着各种人生格言,一边顺便发几个小广告。不仅如此,还有微博账号直接“绑架”名人以此骗取粉丝,比如“杨澜人生哲学”、“三毛张小娴名人爱情语录”、“李开复微语录”等。即便李开复强调“我不认为谁可以当其他人的人生导师”,但显然他已经很难撇清与人生导师的关系了。在网络时代,我们永远不知道名人到底说过什么。一句普通的话,打扮打扮加上某个人生导师的名字,就是众人转发的金句了。

  队伍越加庞大的人生导师,质量良莠不齐。凭借疯狂英语席卷全国的李阳,因为过分疯狂的家暴让人望而生畏;成功人士唐骏因为假文凭事件,也让“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简化成“我的文凭可以复制”;至于情感专家陆琪,则卷入“私信勾搭女网友”的事件中,“言传身教”之“尽责”,让人不得不横生感慨。

  不过,当人们叹息“文不如其人”的时候,也该反问自己,是谁将这些人推到了人生导师的位置?因为崇尚金钱,所以企业家成为了人生导师;因为渴望一夜成名,所以演员歌星成为了人生导师。至于他们够不够格,是否表里如一,没有权威机构加以认证。

  诚然,人人都有在人生路上遭遇迷茫的时候,如果能有导师指点迷津,自然再好不过。只是如今导师泛滥,分不清谁真谁假,谁好谁坏,再加上现在的导师不再惜字如金,名言警句满天飞,同一件事,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实在让人不知所措。

  并且,很多成功经验,只是包装出的华丽辞藻。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准确地说,任何的人生经验都不能复制,不仅仅是不同的人的生活经历与成长背景不同,而且,有的时候,就算明知道是南墙,也要撞痛了才甘心,教训转化为经验,人生才完整。

  所以,当那些成功人士在微博或者舞台上,侃侃而谈他们的经验与感悟时,我们听听就好。毕竟人生导师们都说过,要听从于你的内心。(新华日报记者 徐宛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