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9:26:00 来源:苏州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本报讯(记者 邵群)国庆长假,苏州园林景区无疑是最热门的一个旅游目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爱把门票留作纪念。与这种印制精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门票相比,35年前、也就是新中国成立28周年的“国庆游园券”,票面小,长方形白纸上只印一面大红旗,四周留白,简单标着园林名称、入园时间等,虽显得“老土”,却给人“一派喜庆”的感觉。昨天,苏州园林档案馆负责人包兰告诉记者,目前馆藏的各园林景区门票,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使用的。由收藏爱好者提供的拙政园、留园、虎丘“1977年10月1日”的“国庆游园券”,填补了馆藏档案一项空白。 提供35年前的“国庆游园券”的,是市收藏家协会门券分会理事沈惠源,今年70岁,是一名高级农艺师。昨天,在位于吴中区长桥街道蠡墅花园的家中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这三张游园券是自己两年前在文庙市场一个外地人摊位上偶然发现的,拙政园、虎丘“1977年10月1日”入园券各1张、2张,三张券当时共花了10元。2个月后,又寻到留园、虎丘“1977年10月2日”的“国庆游园券”各1张,共花了10元。记者看到,这三张“1977年10月1日”的游园券,红旗票面上印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八周年”、“游园券”,红旗下、右方留白处,分别印有“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拙政园”、“留园”、“虎丘”,副券上印有“每券一人”。随后,记者带着这三张“国庆游园券”,找到市职工收藏协会副会长、旅游门券分会会长诸张林。在位于新庄新村的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凭着近30年的门券收藏经验初步判断,“这三张1977年10月1日的国庆游园券,目的地不同,券的大小、颜色、格式完全一样,大红色代表节日的喜庆气氛,应该是免费向部分市民发放的,非常少见”,“上世纪70年代印制、赠送这种大红色游园券的,并非只有苏州”。他找出收藏的两张“南京玄武湖公园招待券”,“也是大红色,上面印有‘庆祝建国十二周年’、‘10月2日’、‘每 券 一人,当日有效’,背面盖有另刻的‘叁分’章。” 35年前,苏州园林景区的票价分别是多少?如果“国庆游园券”当时是免费向市民发放的,领到一张能省多少钱?记者通过翻阅大量馆藏门券发现,拙政园上世纪80年代的门票上有“每位7角”的蓝章;标有“1980年”的虎丘门票上,印有“每券1角”; 标有“1980-1984”的留园“蓝色参观券”上,也标有“1角”。对此,包兰说,园林具有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健康娱乐、参观游览等功能,属公益事业性质,拙政园1952年10月向公众开放时,门券价格为0.03元,1954年按园林规模分0.03元、0.05元两种票价。当时的生活水平和物价偏低,入园参观只是象征性购票、收费较少。 目前,苏州园林档案馆各园林景区的门券馆藏较为丰富,其中拙政园、虎丘门券各300多种,留园门券100多种。“从单色印、纸质粗糙的‘丑小鸭’,到采用激光全息、水印等防伪技术及二维码技术,门票作为城市旅游的名片,从一个侧而见证了苏州古典园林乃至这座城市发展演变。”包兰告诉记者,园林档案馆计划在整合、研究馆藏资料的基础上,出版一本“苏州园林门票集”,这也是苏州园林第一本官方门票集,将填补苏州园林档案编研的一项空白,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加紧筹备中。她希望社会各界的收藏爱好者和苏州园林档案馆联系,踊跃提供征集线索和藏品,馆方将给予捐赠者奖励和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