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老师原创:第三章??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三讲)

 河之彼岸 2012-10-04
第三章  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

第三讲  命题作文的选材

    上一讲介绍的四步选材法,是选材的基本程序,或者说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命题作文选材而言,还要关注其选材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受命题作文题目内容的限制。

    一、命题作文题目对选材的限制与应对措施

    一、限定选材的种类以及在这个种类中的最大选择范围。写 记叙文,作者可选择材料的种类包括人、事、物、景,有的标题直接限定了可选择材料的种类。例如《我的爸爸》、《邻居》、《同桌》,直接限定了选材的类别只 能是“人”这一类别,同时,也限定了选材的最大范围。第一个标题选材的最大范围是“爸爸”并且必须是“我的爸爸”,写“爸爸”以外的人不行,写“别人的” 爸爸也不行。第二个标题同样限定了必须写人,写的人物必须是“邻居”,写谁的邻居都行。第三个标题限定的选材种类也是人,最大范围是“同桌”,写哪个人的 同桌都行。有的题目限定选材种类是事、物、景等,同样也限定了在每一类中选材的最大范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应对措施:高度重视审题环节,一审选材的允许种类,二审选材允许的最大范围。选材时,要确保所选材料符合题目限定的种类要求,其次要确保所选材料都在题目限定的最大选材范围之内,否则就会“跑题”。

    二、限定选材表现的思想感情(主题)种类以及主题的范围。命 题作文,有的题目直接限定了文章主题种类,并限定了主题的范围。例如《故乡情》、《我爱万泉河》、《天空从来不掉馅饼》、《经历,是一种财富》、《奉 献》、《豁达》、《渔趣》、《做山间的一片闲云》等,前两个题目限定了选材表达的主题必须是情感类主题,限定所选材料必须表达对故乡的感情,具体表达哪种 感情都可以。第二个标题限定所选材料必须是我对万泉河的感情,并且这种感情又被限定在具体的“爱”上,写其他的感情不行。第三、四个题目限定选材表现的主 题是哲理类主题,前一篇选择的材料必须表现“天空从来不掉馅饼——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这个哲理,后一篇所选材料必须表现“经历的价值无限”这个哲理。第 五、六个标题,限定所选素材必须是精神、品质类主题,《奉献》所选的素材必须表现人物的奉献精神、赞美人物的奉献精神;《豁达》所选素材必须表现、弘扬人 物的豁达胸襟。最后两个题目,主题属于情趣类,前者所选的材料必须表现人物对捕鱼或钓鱼的情趣爱好;后者必须表达作者对远离红尘,回归自然的追求。

    应对措施:审题时,看命题是否限定了文章的主题,如果是,就需要确定标题限定主题的种类是情、理、义(精神品质类)、趣中的哪一种,明确具体限定的是什么情、什么理、什么精神品质、什么情趣追求,然后根据这种主题表现要求,确定具体的主题后,围绕主题选材。

    三、限定所选材料的共同特点。例 如《难忘的往事》、《怪人张三丰》,这两个题目,前者除了限定了选材的种类——事,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往”即“过去发生的”以外,“难忘”二字还限定 了所有选材的共同点——让人难以忘记,如果所选素材只是“往事”,不具备“难忘”的特点,就背离了题目的要求,属于跑题。《怪人张三丰》,标题除了限定选 材必须写人,除了限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写张三丰以外,还要求所选的材料必须都能体现一个共同点——“怪”,不能体现这一个“怪”字,就不应该划在选材的 范围之内。

    应对措施:要抓住命题中能够体现选材共同点的修饰词,确保所选素材都具备这个特点。

    四、限定材料的数量。例如《任弼时二三事》、《家乡巨变》,这两个题目限定了选材的数量,前者必须写两件或三件事,选材少了,或多了都不行。后者从字面上虽为限制具体的数量,实际上,要想表现这种巨大的变化,必须写出以前的家乡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家乡有是什么样的,选材数量不能少于两个。

    应对措施:抓住命题中字面限制数量的词语,认真分析命题中隐含的限量词语,确保选材数量符合命题的要求。

    五、限定选材的重心。2010 年,大连的中考命题作文是《寸草心》,题目出自诗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很多学生出现选材重心偏离的问题。题目的核心要表达的是报恩之心,选材的 重心要集中体现在“如何报答”上,很多同学的选材,集中在“报答的原因”上,有的写爸爸如何呵护自己,有的写老师如何关爱自己,有的写同座如何帮助自己, 只在材料的最后,蜻蜓点水,表白自己如何报答爸爸、老师或同学,这样的选材,就偏离了选材的重心,舍本逐末,自然也不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

    应对措施:根据命题的含义,确定命题表意的重心,然后根据这个核心,选择素材。

    六、限定了所选素材的整体形象。有的命题,为了增强标题 的新颖性,常常在标题中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例如《人类的保护伞》、《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这样的标题,限定了所选素材的整体形象必须与喻体之间具有 相似性,第一篇文章选择臭氧层来写就非常形象,因为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防止人们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并且覆盖整个地球,对所有的人都有保护作用,如果写 水、写阳光,就不合适,它们都不具备保护功能。《而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所选的人、事、物、景必须具备“小而美”的特点,否则所选的材料和题目限定的“浪 花”就没有任何联系,也会出现“跑题”现象。

    应对措施:选完材料后,将选出的人、事、物、景作为本体,然后把题目的喻体取出来,看二者之间是否相像,确保二者像得不牵强,比喻生动贴切。

    二、要综合考虑标题限定选材的各种因素

    在命题作文中,不同的命题,限定的因素多少不同。有的标题较短,用词较少;有的标题较长,用词较多。一般情况下,标题越短,限制的因素越少,选材的范围越 大;标题越长,限制的因素越多,选材的范围越小。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命题限定的因素,上面讲述的六个方面,要综合考虑,有的限制一个方面,有的限制两三 个方面,有的限制更多,要充分考虑,全面审度,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例如《心海深处的一朵浪花》,限定的选材数量为“一”,“心海深处”限定选材的特点必须是“过去发生的且令人难忘的”,“浪花”运用比喻,限定所选的材料 或人、或物、或事、或景必须具备“小而美”的特点,否则,二者就会因为不具备相似性,而远离了命题。这一个标题,就需要考虑多个影响要素。

    三、命题作文的选材还需考虑题目下面的具体要求

    有的文章,题目给的很宽泛,限制条件很少,仅根据标题来选材空间很大,但在后面,设题者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要求中进一步限制了选材的范围,使选材的空间在标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

    例如:2012年,大连的中考试题《心灵的憩所》,仅仅看标题,写人、记事、写景、状物都可以,只要这个被选定的人、事、物、景,能够给作者疲惫的心灵以慰藉既可。如果在后面的具体要求中加上这样的限定——

    真情,是人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命的成长历程,都要经历无数的坎坷、矛盾、痛苦、失败。在人生陷入困顿之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份真情,慰藉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疲惫的身心提供一个休憩的港湾,请打开您的记忆,寻找这样一份真情,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加上这段限定文字,我们的选材就被限制在“真情”的范围内,选材的范围立刻缩小了,如果我们还把标题限定的选材范围作为写作选材范围,就超出了命题要求,很可能陷入“跑题”的怪圈。 

    四、选材最大范围的突破

    有的作者,在选材过程中,突出了命题限定的选材范围,并没有被判跑题,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善于将一个狭义的感念,通过文章开头 或结尾的议论,拓展为广义的感念,有了这样的段落,我们的选材范围也可以扩大,而且可以规避“跑题”的判罚。例如《母亲》这个题目,从狭义上讲,母亲就是 妈妈,我们选材的种类就限定在人上,写作的最大范围是你的、我的、他的妈妈,最多可以把继母纳入选材范围,是绝不可以写其他人的。但是如果作者增加下面这 样一段或两段议论,将母亲的内涵拓展为广义的内涵,结果就不同了:

    生养我们的人,是我们的母亲,但母亲的含义,绝不仅仅是那个生我养我的人!

    .............................................................................................

..............................................................................................................................................................................。

    他没有生过我,他是一个纯粹的北方汉子,然而他给了真实意义上的生命,给了我母性的关怀和理解,付出了阳关般的温暖和真爱,让我获得了生命的新生,让我明白了幸福的内涵,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他不是我的母亲,胜似我的母亲!

    显然,正文的选材写了一个大男人,本不在选材范围内,但作者通过两段的议论,将“母亲”一词的狭义内涵,扩展为广义的内涵,选材范围自然就扩大了,同时还为文章的写作增添了新意。

    命题作文选材的特殊性,和上一讲选材的一般性,二者是相容关系,上一讲的内容是常规,这一讲的内容是在常规要求下应该继续遵守的内容,也就是说,命题作文 的选材,首先要遵循选材常规,同时又要遵循本节讲述的要求,只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恰当选材,为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奠定坚持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