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巴人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

 指间飞歌 2012-10-05

浅析巴人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

[ 来源:中国民族建筑网 | 发布日期:2012-10-05  ]

曾卫 袁芬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造就了各民族自身独特的民族建筑。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在现今称为“渝”之地繁衍生息,立国建都。古代巴人在与巴属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创立了一个与汉文化、楚文化、蜀文化等融合而成的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区域文化形态——灿烂的巴文化,它是古代巴人及其巴属领地开发和进步状态的标志。巴渝建筑是巴文化形态在建筑方面的表现,本文通过对巴渝特色建筑——吊脚楼的分析,探究了传统巴渝建筑艺术反映出的巴文化特色。
    巴渝地区在经过历史上多次的移民变迁后,现今已很难找到巴族文化的足迹,加之现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重庆的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在传统巴渝建筑保护和传承方面的成功案例——洪崖洞更新改造方案的分析,去挖掘传统巴渝建筑文化在重庆地域建筑时代化道路上的传承与创新。

一、 巴渝文化之缘起
 
1、何为文化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社会历史积淀物;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理解
     建筑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自然界作斗争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作为人类的“遮蔽所”,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人类建造建筑主要是以其实用性为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步地去创造建筑,不再是简单地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赋予建筑以艺术性,让其成为了人类文明的载体。
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建筑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也就存在着地域的差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人们所创造出的建筑也就各有其特点。


3、巴渝文化特色
     肯尼斯·弗兰普顿曾说过:“在深层结构的层次上,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它的习俗和礼仪。在本源的意义上,气候是神话之源泉。”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渝地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全年降雨充沛,气温高,光照不足,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冬季日照严重不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日照最少的地区,且全年湿度都较大。巴渝地区多高山、丘壑,河流、峡谷也较多,其严峻的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练就了巴族人民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造就了百折不饶的巴渝文化,这里的人们豪爽大气,洒脱不羁。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秦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渝地区经历了多达7次的大移民,因此巴渝文化并不是单纯的本土文化,而是兼容并包的,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的文化。
 
二、 巴渝传统建筑艺术——吊脚楼
 
1、巴渝建筑文化的形成
    重庆历来有“山水之城”的美誉,河流纵横,峡谷广布,地貌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其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该地区居住用地紧张,生活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因而人们对山体这一雄伟的自然景观有的只是崇拜之情,而非去改造它;另外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去尊重自然、接近自然,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共生、相融合的风尚,这点在江南古典园林中也较为突出。
    因此巴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依山而居的居住理念,这也体现了他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巴渝建筑在选址布局上多注重顺应山地,讲求建筑与自然山体环境的融合,而不是依照正统的建筑观念去讲究什么轴对称,体现了巴族人民雄浑粗犷、质朴率真的个性,形成了巴渝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
 
2、以吊脚楼为例概述巴渝建筑特色
    建筑,简而言之就是房子,是人们为了生存需要而建造的庇护所,正因为建筑的这一实用功能,各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极地严寒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用雪块砌成圆顶小屋,以抵御寒冷;沙漠干旱地区用厚重的蓄热墙体砌筑房屋,形成狭窄荫凉的街道,达到自然通风降温的目的;作为亚热带地区的巴渝人民也创造了自己的建筑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吊脚楼了。


1)功能性特征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长江流域地区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沿江边码头林立,商旅船只来往频繁,众多城市文化在此交汇,加之巴渝人民自己的市井文化,便形成了独特的码头文化。巴族人民选择在依山傍水之处聚居,因为水边地势相对平缓,生存条件也相对优越,但选址于水边建造房屋,必然会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吊脚楼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因其依山势而建,悬于半空,而具有极好的防洪功能。
    重庆的吊脚楼多半是半吊脚楼式,一边依自然山体而建,一边则是以木柱作为支撑悬于空中,这样的建构方式不得不说是巴渝人民在适应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做出的最好选择。重庆全年降雨较多,山势起伏大,常年光照不足,空气流动性差,造成了该地区地面湿度较大。如若就地面居住,人们易患风湿等疾病,食物、衣物也极易因潮湿而霉变,所以巴渝人民选择了离开地面——悬空而居的居住方式。

2)空间结构特征


    《桂海虞衡志》:“民居檐茅为两重棚,谓之麻栏。以上自处,下畜牛豕。棚上编竹为栈,但有一牛皮为茵席。”吊脚楼属干栏建筑,采用的是“人居其上,牛羊豕畜居其下”的建筑形式。
    吊脚楼的结构形式采用的是穿斗式:选择一块相对平整的平台作为地基,在其上立柱架楹,搭建房屋骨架。在平台前方设长长的立柱,将其底部砍削成尖刺状或刃状,打入山体中。完成桩础后,接着架设地梁,在立柱中上部设置卯眼,作为插入穿木之用,然后在穿木上架设横向檩木作为地梁,在地梁上铺设地板,地板后部与地基上的房屋木骨架连成一体,再在地板上搭建房屋骨架,形成伸出地基而悬于空中的房屋。吊脚楼这种巧妙的构造方法不仅扩大了居室的空间,还节省了用地,避免了建筑与陡坡地形之间的矛盾。


 

     吊脚楼在楼梯与大门之间常设有过道或回廊,作为人们进入居室的过渡地带,可以放置雨具、遮阳具等小型工具,使得从户外回来的人们不至于将泥水带入室内,保持了居室的干净卫生,另外夏季人们还可以倚靠在回廊上休憩,眺望青山秀水的美丽江景。

3)自然生态特色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一座好的建筑应该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它不是去力求表现自己,而是应该去改善、美化和丰富周围的环境,这是设计一座建筑最起码的要求。”
    吊脚楼处处体现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吊脚楼的依山而建,从其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其与地面的接触部分较少,底部几乎是搁置于脚柱上,这是巴渝人民尊重自然山体的体现,他们在对待建筑与自然地貌相矛盾的问题上,采用的不是去破坏地形地貌,而是积极的去适应陡峭的山地地形,附贴于山体而建,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还使建筑与山体紧密相连,利用山体去承载建筑的部分重量,既节约的建筑材料,又增加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吊脚楼的主要建造材料采用的是重庆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可谓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视觉特征

     千篇一律的建筑会使其失去活力,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性和文化性,因此,缺乏构思的的建筑是不可能体现建筑的内在灵魂的,也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吊脚楼独特的造型艺术注定它会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重庆作为世界著名的山城,山多地少,地势起伏变化大,这样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势必给吊脚楼独特的造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吊脚楼依据山体等高线错落有致的布置,建筑掩印在山体之中,一方面,建筑的附崖部分遮挡了一些难看的崖壁,另一方面,山林也为建筑创造了美丽的背景。吊脚楼使得重庆城在平面和立体上交错发展,形成了具有重庆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


三、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现状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也在快速地进行着……正是因为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快,使得建筑市场处于一种无序化的状态,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等几乎成了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代名词,中国的建筑师们已无暇去关注本土建筑的深层秩序,一味地将国外的建筑形式照搬于中国大地上,曾经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格”可以作为这一行为的佐证,但也正是因为“欧陆风格”的盛行,促使了我国建筑师们去探索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化道路。
    虽然作为中国大陆一角的重庆,也在不断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新建筑,但也许是因为重庆独特的自然地貌特征,使得重庆在近十几年的快速城市化建设历程中还未完全失去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实在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近几年来,人们对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形式的厌恶以及批判,引发了建筑师们对中国传统的地域建筑文化的反思,当然重庆也不例外,但人们对巴渝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似乎还不够,包括一些建筑师在内。只要一提到巴渝建筑风格,呈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其外部的形态特征:木质建筑,坡屋顶,梁柱结构……于是乎,就出现了大量的将外表面粉刷成吊脚楼的外部形式的建筑,其外部特征并没有反映其内部空间,只是做到了形似。虽然这较以往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巴渝建筑特色的内涵的理解还明显不够。
    现代人们似乎是用一种静止不变的眼光在看待巴渝建筑文化,看到的只是其外部形态特征和元素,很少去探究重庆地域建筑理论精髓,这是重庆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虽然模仿好传统的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是地域性建筑现代化设计创作的基础,但建筑师们更应该去把握住传统建筑理论的精髓,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而不只是看到事物的表象,这样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四、 典型案例——洪崖洞
 
    洪崖洞建于公元前316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为明代洪武年间重庆十七门之一,是重庆重要的通商码头。洪崖洞原是市井民居聚集区,2005年重庆市政府将改建列为“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旨在将洪崖洞打造成重庆市著名的民俗文化风貌区,向世界全面展示巴渝文化特色。该项目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采用巴渝传统建筑形式创造了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这不得不说是建筑师们在地域建筑与时俱进的道路上迈出的成功的一步,这是对在现代建筑中运用和传承巴渝建筑文化的典型案例。
 


    洪崖洞地处嘉陵江洪水侵蚀岸线,原有建筑老化严重,基础设施破旧不堪,卫生条件极差,安全状况也的不到保证。但洪崖洞地区北临解放碑沧白路,南接江滨路,交通相当便利,可谓四通八达,在此打造一个多功能性的商业步行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项目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原有不理想地貌的改造,避免坠落、坍塌等潜在危险的发生。
    该项目的主题是让洪崖洞成为重庆是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向世人展示“记忆中的老重庆,悬崖上的吊脚楼”。这一主题很好的说明了洪崖洞的改建是基于传承巴渝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但传统的巴渝建筑多是就地取材,大多是用木材建造而成,而现代的商业旅游空间多是大尺度的空间,这是人口膨胀的需要。木构建筑因受材料性能的限制,大多尺度较小,这就带来了尺度比例上的矛盾,所以设计就必须在形式和功能之间寻求平衡,建筑师们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用的是仿古木石砖瓦材料。此外高透性的玻璃也给游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室内观景条件,建筑整体风貌透射出的既有现代质感的时尚,又有耐人寻味的民俗风味。
    洪崖洞采用的是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的布局形式,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将四条不同标高上的街道建筑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纸盐河动感酒吧街(标高186.7米):该地段在防洪标准水位线以下,设计中采用了悬挑、架空的手法设计了一些亲水平台,枯水期作为码头景观,供市民公共活动和临时商业之用。
    天成巷巴渝风情街(标高201.4米):该条街道长160米,为了避免一字排开的空间单调,设计者将其分成三条相对较短的街道,在交界区域设置景观节点(如广场等),作为两条街道之间的缓冲空间,这样的布局既有利于促进商业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消除游人在较长的街道空间中行走所产生的疲惫乏味等不好得心理感受。
     洪崖洞盛宴美食街(标高210.4米):该街道的设计出发点是充分利用洪崖洞的原生态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室内街道。在内街的设计中很好保留了地形的原始形态和植被,加之一些人文景观的点缀,强化了景观主题,赋予景观以时代感,街道的另一侧是通透的玻璃,让游人身处内街,不仅可以观赏到洪雅洞的原始生态景观,还可以体验到巴渝人临江依山而居的情景。
    城市阳台异域风情街(标高233.5米):城市阳台与洪崖洞北面的沧白路相接,是整体建筑的最顶层,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城市公共空间,并且在适应地形的基础上,将洪崖洞与城市交通系统很好的联系起来,增强了其在交通上的可达性。
    从江北眺望洪崖洞,犹如一幅重庆传统民俗风景画,建筑融入山体中,布局错落有致,形成了起伏多变的天际轮廓线,美化了城市江景。
 
五、结语
 
    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进程中,巴渝历经了多达无数次的变迁,古代巴人也接受了多族人民的融合,在现今的56个民族中我们已很难找到巴族人民的足迹,但传统的巴渝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反映了巴族人民的民族精神。
    随着本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传统巴渝建筑也在随之消失,因而近年来巴渝地区的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对传统巴渝建筑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建筑的核心价值在于向人们传递历史文化信息。而历史是随时间不断演变的,它不可能定格在某一时刻;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民族建筑文化是依赖于人而存在的,生活在其中的人群在代代更替,那民族建筑文化岂有不变之理。因此,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巴渝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对于传统巴渝建筑的保护,我们应该尊重古代巴族人民的文化特色,对于传统巴渝建筑的传承,我们应该注重适应现代巴渝人民的生活方式。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巴渝建筑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如人与居住环境的理念、应对自然环境的技术策略、富有层次感的视觉艺术等),此外还要学习前沿的科学技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如用新的建筑材料去解决木结构建筑与现代需要的大空间之间的矛盾;完善传统建筑体系中的不足,在传统建筑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使其与现代城市空间有机的结合,形成丰富而有序的城市空间景观),从而让巴渝建筑与时俱进,实现重庆地域建筑本土化。


【参考文献】


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著,常青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5 版
《建筑·城市·人居环境》,吴良镛 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04版
《中国民居建筑》,陆元鼎 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4版
《四川民居》,李先逵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版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赵万民等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3版
《西南民居》,吴正光、陈颖、赵逵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5版
《巴蜀城镇与居民》,魏富政,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三峡文化与巴渝文化》,傅舟 著,重庆出版社,2006-12版

 

(编辑:金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