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论贫贱富贵,总要活出一番境界。那是一种自觉、一种意识、一种从容的追求。不论你想不想、愿不愿,其实大都处在某种境界之中。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这大概是几千年大多数人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掰开主流历史来看,其实就是一部名利史。你看“秦家老大”嬴政那小子,积六国之珍宝,搜四海之美色,好气派呀!天下名利尽入长袖之中。然而,我就常为那些“三十六年不得见”的女子们不平,他妈的不就是赤裸的霸占吗?享用不了,也不准别人享用。但他的三千宫丽,却要九千人来守住,这些人还得是阉割男根的太监方才放心,生怕自己戴了绿帽子,这他娘的气派得好累啊!当初,他若请教本大爷,我会告诉他:霸有并不是拥有,拥有并不是享有。放出两千九百九十九个宫丽来,让读者诸君也享用享用,难道不好? 其实,王侯将相,代代有种啊。浩浩历史中,你见得少吗?血雨腥风地去霸有,心惊胆战地来守着。自己的名利自己数也数不过来,数着数着两腿一蹬卵朝天,终归黄土一抔、青烟一缕。他究竟享用了多少呢? 所以,吴敬梓在《儒林外史》开篇中感叹:“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可见,吴老夫子不大赞赏此番境界。 你会说,我一平头百姓,你那些屁话与我何干? 其实现实中,这种“王侯精神”鲜活着咧。不少人削尖脑袋要当官,挖空心事要赚钱。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为得上司一夕欢心,不惜慷慨献上自己爱妻之美腿。翌日晨光一至,还得大作欢颜之媚态,无限庄严地举起右手,向上司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敬礼。哇塞,美吧?!然后再躲到阴暗的私密角落里,舔着心头滴下的血。如此这般,大抵名利成就之日,亦人性兽化之时。抑或运道不佳,人家享用一番之后,却大嘴一抹,说声“多谢了!再见!”,岂不更惨乎?! 细想一番,此种境界如何?读者诸君,您说说。 此时你会说,你伟大!你不要名利!你圣人君子呀?!不,我说,名利本身并不坏,干嘛不要?倘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也绝不当柳下惠,如果她愿意,抱来亲一亲,两相悦也,何而不为?只是不可抠破人家闺房的窗户纸,恬不知耻去偷窥,然后淫心大发焉,然后淫行大动焉,然后廉耻大失焉,身既毁矣,心亦役矣。 所以我说,名利只是活着的手段,名利不是目的。穷求于功名钱财,奴役了心智终日,这恐怕是舍其本而逐其末。所以我说,不论贫富贵贱,活出一份自在,活出一份洒脱,活出一份宁静,活出一份从容,活出一份恬然,那就有境界了。所以我说,物我之间,还是遵我们伟大的党的指示的好——和谐为上。人与天和谐,得自然之精气;人与人和谐,得天伦之乐趣;灵与肉和谐,得人格之康健。 人活着的境界里,不可太苦心,不可太刻意,不可太执拗,不可太牺牲。从自然之规律,顺人文之流势,随发展之方向。上司面前不当狗,同辈面前不当鬼,下属面前不当神。 噢噢,最后把俞平伯老先生的一句话送给你—— 站着是做人的时候, 趴着是做狗的时候, 躺着是做诗的时候。 聪明的你,感悟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