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ufo信仰的调查报告

 昵称10865656 2012-10-07
      在美国,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及俄亥俄大学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访问了1003个成年人,结果发现每12个人就会有一个说自己曾经目睹过可能是来自外太空的访客所搭载的飞行物体;每5个人就有一个认识其他人有类似的UFO目击经验的。在英国皇家学会对2000多位英国人做的调查中也发现,44%的受访者相信存在着地外生命,而1/3的人觉得人类应该尽早启动“红岸计划”(注释:“红岸计划”是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情节,一项通过与外星人接触获得科学技术突破的计划)积极去探索外星生命和文明的存在。

目前,笔者尚未查到对中国人的UFO信仰的相关调查,不过从近年来UFO的讨论热度来看,也不难发现我国还是有不少UFO同好会的成员。

明知道目前尚未有任何可靠证据说明UFO存在,为什么UFO目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一起从认知、人格、媒体知觉中来鉴定UFO目击者的心理与行为。

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而选择性看到的东西,这就是另外一种知觉的“bug”。实际上是跟你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偏好是有关的。对于那些目击UFO的人来说,或者当他/她看到天空中的一个光点或者一个不明物体的时候,他首先就会把它知觉为一种“超自然”的物体,或者灵异现象;而对于死理性派来说,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分析这个东西所有合理的形象:飞机?热气球?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会轻易就想到是UFO。所以很多ufo目击事件最后都会被发现是虚惊一场。

另一种从认知心理学上对UFO目击事件的解读,是把不存在的物体当成真实存在的,俗称“幻觉”。这种情况就可能有点精神失常的症状,这样的人可能无法区分自己“看到”的还是自己脑海中“虚构”出来的事物。在个别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身上这种“UFO体验”是很常见的。而另外有一项研究则发现,这些UFO目击者比正常人在精神分裂倾向上的得分更高。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说UFO目击者都是精神病人。在极端的例子中,有些人甚至声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

心理学家想到UFO的时候,更感兴趣的并不是UFO的现象,而是那些声称自己看到UFO的人。那些自称UFO的目击者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斯瓦米和同事们2011年做的一项研究:声称自己曾经看过或相信UFO存在的人,在大五人格量表中开放性(openness to new experience)这个人格特征上得分较高,这一类人通常想象力丰富、好奇心过剩、容易接受新事物。除了相信UFO,他们还有可能相信其他的灵异事件:灵魂出窍、上帝显灵或是晚上会撞到鬼。所以不妨试探一下,你身边那些相信自己开了“天眼”或是相信“鬼鬼神神”的朋友可能会告诉他/她曾有过“第三类接触”。

最近一段时间,ufo事件层出不穷, “凤凰山UFO事件”、“UFO造访伦敦奥运”、“工体上空惊现不明飞行物”,一时间人心惶惶,仿佛世界末日又发出新一轮的信号:实际上都是“媒体”在作祟。在1994年,传播学学者斯帕克斯就跟他的合作者一起做过一项有意思的调查,他们对一群人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经常收看播放超自然事件的节目的人会更相信UFO等非正常事件的存在。此外,他们还做过实验,发现如果向实验的参加者呈现UFO的图片,他们会更相信这个事件的真实性。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是“外星观光团”的旺季来临,而是媒体在无意识中掀起了“UFO热潮”。

但炒作归炒作,到最后信与不信,公众还是有判断力的。但是权威一出马,人们就很容易不淡定了。比如前不久,大名鼎鼎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公开表态,认为外星人在不久后将造访地球,然后可能会跟许多科幻小说描写的一样,掠夺地球的资源。又或是最近火红的凤凰山事件中哈工大教授的介入调查。这些“专家”发言也会让大家觉得事情更为确信。一项研究中发现,让科学家出来背书确实会让人们更容易相信UFO事件的真实和可信性。尽管“专家说”“教授说”已经不是人人都会买帐,但是人们就会忍不住还会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的。

尽管以上言论,都有点打击UFO同好会的朋友的积极性。可不要以为笔者是一个坚定的无外星人主义者。作为一个科幻迷,我和许多UFO同好会的朋友一样,坚信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并不是孤独的。还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

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其他生命的足迹,除了时不时仰望天空,拍个照片或是录个视频这种文艺青年做的事情外,我们还是得通过科学的硬手段来探索。英国的爱丁堡大学最近也在开放课程网站coursea上开设了“天体生物学和外星人”课程,主要教授人们寻找外星人以及与外星人进行通信。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印度等13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也正在筹建一组大型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可用于探测地外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