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拧螺丝”的办法应对日本挑衅

 紫曦唯幂1 2012-10-07

用“拧螺丝”的办法应对日本挑衅

作者:马得清

作为网民,笔者一直在关注钓鱼岛问题,也写了一些博文谈了自己的点滴看法。虽然所谈还很不成熟,但是表达对日本右翼及其野田政府的愤恨之情是明确的;虽然一个网民的力量有限,但是千万网民的力量就是无穷的。我们要珍视千万网民可贵的爱国之情。那么,就请伸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彼此感受力量。

众所周知,钓鱼岛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从搁置争议到如今局势复杂化,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演化。从“搁置争议”到“购岛事件”发生,期间,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也极大地发展了中日民间关系。而日本购岛事件发生后,意味着搁置争议策略走向终结,中日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潜在的军事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对日策略遂需要新思维,需要跳出搁置争议的思维框架,走向综合应对之路——非战和战两手都要硬。

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新思维,从专家学者和网友的文章看,目前并不统一。总的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非战和战两种。

非战思维主张用非战争手段解决问题,而且要做长期准备,除非日本开第一枪。非战思维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海监船巡航宣示主权、维护我渔业利益,并用经济制裁手段打压日本,主要用经济手段迫使日本做出让步。这种思维的可取之处就在于持有这种主张的人看到了日本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关系,也考虑到中国实际上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来发展壮大。如果再给中国10年到20年的时间加快发展,无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军事实力,都会获得极大的提高。因此,持有这种主张的人不愿意看到因为中日开战而影响正在崛起的中国。在美国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国际环境里,如果我们能够加快发展,10年之后,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一定会成为现实。在更加强大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就会更容易。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能否赢得10年到20年的发展空间,面对南海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化的中日关系,尤其是面对日本的挑衅,外加美国势力对日本实际上的支持,我们有可能在不战的前提下赢得宝贵的10年到20年发展机会吗?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已经说明,他们是要用软办法窃取钓鱼岛,如果我们不动武,如果继续下去,日本就会得寸进尺,进而如日本右翼所说要在钓鱼岛上做文章——搞建筑、派人员、长期驻守,把实际控制推进到实际占有。等到日本实际占有之后,要想解决问题,那就会更加困难。显然,非战思维的出发点看上去不错,但是对日本的实际作用不会太大,毕竟,日本对中国的经济的依赖程度是有限的,其实际占有我钓鱼岛的图谋难以收回,日本政界的强硬态度和蛮横无理已经路人皆知。可见,非战思维的局限是明显的。

战之思维则主张坚决用武力解决问题,因为今日之中国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我们都有比过去更加强大的实力,打一场局部战争还是有把握的。其中,有些策略很是实用,例如有军事专家指出,把钓鱼岛作为靶场,中国军队在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海域打靶,合理也合法。持有战之思维的人士里,还有一些人认为,应该采用更加强硬的态度和手段,不能再忍让下去,例如直接打击敢于登上钓鱼岛的敌人,因为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就意味着侵犯我神圣领土。在对日动武思维中,还有人主张大陆和台湾联手。另外,有一种主张就有速战速决。那就是,一旦日本挑起冲突,我们需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速战速决,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先行控制钓鱼岛,赢得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把被动变为主动。

但是有人也认为,战之思维中的立刻动武的思维也有缺陷,那就是没有充分估计到美国势力的干预,一旦动武,很可能会引发中日、中美冲突,极有可能将我们预想的对日局部冲突变为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结果将导致中国经济的延缓甚至退步。冲突一旦发生,南海那边的“敌人”也会乘机而动。一个国家如果陷入复杂的军事冲突,不是好事,很可能会陷入长期的麻烦之中,进而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台湾会不会真的会跟大陆联手,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构想。

我们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搁置争议是中国老一辈政治家的远谋,因为当时的中国需要和平发展的国际空间,也需要引进外资和技术。历史证明,老一辈的远谋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相对于发展需要而言,过去的钓鱼岛问题确实是小问题,而如今日本购买钓鱼岛则是大问题不再是小问题。因此,克制和忍让思维应该终结。

过去我们的远谋,无论对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一种需要。一句话,中国当初改革开放就是要富国强国,要想实现富国强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离开了这个中心,那么就无法实现发展的目标。而当时的日本也非常需要资本和技术的输出,中国是日本的近邻,且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市场潜力巨大,还具有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日本选择中国输出资本和技术,也就成为必然。正是在选择了中国之后,日本经济才与中国经济产生了越来越紧密的关系,构成了互相依赖的关系。对此,我们确实需要和平环境加快发展自己,但是,和平是需要实力维护的,也就是需要军事力量保驾护航的。

如今远谋被打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因此,我们实际上走到了非战思维和战之思维综合运用的处境,必须要用两非战和战两只扳手逐步给日本上螺丝。在非战手段上,主要是舆论宣传和依法维权,例如强化外交,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中国的正义行动、海监船巡航、渔业护航、卫星监测、经济制裁、整合开发技术;在战之手段上,强化军事演习、坚持有规模的军舰出航、为局部战事做好充分准备。也就是用一切可用之手段给日本上螺丝,不允许日本再得寸进尺。一句话,我们需要高举和平的旗帜,但是我们也需要右手随时扣动扳机打击侵略者的准备。我们只有不断拧紧螺丝,日本才有可能最终做出让步,做出确实需要中国的正确选择。

那么就让我们在加快发展自己的同时,腾出手来给日本拧螺丝,直到拧紧,让日本让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