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膀胱癌
2012-10-08 | 阅:  转:  |  分享 
  
膀胱癌



[概述]

膀胱癌指原发于膀胱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3%~1.9%,高发年龄为70岁,男女比例为3: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诊断标准]

1.膀胱癌的诊断如下;

(1)膀胱镜检查和经尿道切除标本活检;

(2)尿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并排除肾脏肿瘤;

(3)临床上有血尿、脓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新生物或充盈缺损;

(4)其它检查如:B超、盆腔CT、MR等。

以上第(1)、(2)条可以确诊,出现第(3)条则根据具体情况行第(1)、(2)条检查,而第(4)条对临床分期有帮助。

2.膀胱癌的组织学分型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5%~10%为鳞癌,2%~3%为腺癌,此外,还有平滑肌肉瘤。

3.膀胱癌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如下:

(1)TNM分期(UICC,1992)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原位"扁平肿瘤"

Ta非浸润性乳头状

T1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2肿瘤侵及浅肌层(内l/2)

T3肿瘤侵及深肌层或膀胱周围脂肪

T3a浸润深肌层(外1/2)

T3b侵及膀胱周围脂肪

T4侵犯附近器官,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腹壁

T4a侵犯前列腺、子宫、阴道

T4b侵犯盆壁、腹壁

注:如病理报告未肯定肿瘤侵及肌层,考虑为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如外科医生未明确肌肉受侵的深度,可列入T2。

N-区域性淋巴结

区域性淋巴结是指真盆腔内的淋巴结,其他均为远处淋巴结

Nx区域性淋巴结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受侵的征象

N1单个同侧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2cm

N2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在2~5cm之间,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均未超过5cm

N3转移淋巴结,直径>5cm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估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膀胱癌的临床分期

0期TisN0M0

TaN0M0

I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3aN2M0

T3bN0M0

Ⅳ期T4N0M0

任何TN1N2N3M0

任何T任何NM1

[治疗方案]

1.一般原则:

0期、Ⅰ期、Ⅱ期患者行保留膀胱的手术,电烙术等,术后局部灌注化疗药物,必要时可放疗。Ⅲ期行选择性部分膀胱切除术。术前、术后放疗,术后巩固化疗。Ⅳ期行放疗、热疗和化疗。

2.药物治疗:

(1)局部化疗:

局部化疗在膀胱癌的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对复发的浅表膀胱癌进行局部化疗,可减小复发的数目,降低手术过程中肿瘤细胞种植的机会。常用药物有:

1)塞替派30mg~60mg+生理盐水60ml膀胱灌注,每周一次共6~8次。

2)丝裂霉素40mg+生理盐水60ml膀胱灌注,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为每月一次再用12次。

3)阿霉素40mg+注射用水60ml膀胱灌注,每周一次共4次~6次,以后改为每月一次再用6次。

(2)全身化疗:

T2以上的侵润性膀胱癌在手术时,约40%~50%已有远处转移,故必须采取其他治疗,包括全身化疗以及其他治疗。中国生物治疗网www.yw93.com杨教授特别指出,晚期不能手术的膀胱癌采用全身化疗其有效率亦较高。单药目前以顺铂有效率最高,但一些新药如健择(Gemzar)有效率可能更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目前通常采用联合化疗,有效率较高,一般在70%左右。

1)M-VAP方案

MTX30mg/m2静滴,第1日、第15日、第22日

VLB3mg/m2静滴,第3日、第15日、第22日

ADM30mg/m2静滴,第2日

CDDP70mg/m2静滴,第2日

四周为1周期,共(2~4)周期。

2)CAP方案

CTX650mg/m2静滴第1日

ADM40mg/m2静注第2日

CDDP70mg/m2静滴第1日

三周~四周为1周期,用3周期。

3)GP方案

Gemzar(800~1200)mg/m2静滴第1日、第8日、第15日

CDDP(25~30)mg/m2静滴第1日、第2日、第3日

每四周重复。

3.综合治疗:

膀胱癌的综合治疗除包括手术、局部放疗、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外,尚可做局部免疫治疗,如局部灌注干扰素、卡介苗等。安徽济民肿瘤医院www.ywnk120.com刘教授介绍,另外,对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者,局部性超声热疗也是有效的办法。可缓解梗阻、解除压迫,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

[疗效评估]

1.可测量的病变

完全缓解(CR):肿块完全消失,时间持续≥1个月。

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时间持续≥1个月。

测量可采用双径,也可单径测量。

(1))双径测量:指肿块的两最大垂直径的乘积。

单个病变:肿瘤体积缩小≥50%,

多个病变:多个肿块的体积之和缩小≥50%。

(2)单径测量:线状肿块长度缩小≥50%。

无变化(NC):肿块缩小<50%,或增大未超过25%,未``出现新的病变。

进展(PD):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变。

2.不可测量的病变

CR所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时间持续≥1个月。

PR肿瘤大小估计减少≥50%,时间持续≥1个月。

NC病情无明显变化,时间持续≥1个月,肿瘤大小增大估计<25%,缩小<50%。

PD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有病变增大估计≥25%.

3.骨转移

CR经X线及扫描等检查,骨转移性病变完全消失,时间持续≥1个月。

PR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性病变密度减低,时间持续≥1个月。

NC骨转移病变无明显变化,时间持续≥2个月。

PD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有病灶增大。

[预后评估]

不同分期的膀胱癌预后不同。据统计,五年生存率分别为:T1期63%、T2期21%、T3期10%、T4期为0。

[评述]

1.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2. 膀胱癌治疗以手术为主,T2期以上必须化疗。其中局部化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较有效的药物有:塞替派、丝裂霉素、阿霉素。全身化疗有效率较高,常用的方案有:M-VAP、CAP等,局部化疗和全身化疗可联合使用;

3.以新药健择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取得了更有效的结果,主要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临床资料不多,目前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4.膀胱癌也强调综合治疗。

膀胱癌指原发于膀胱的恶性肿瘤,以男性多见;膀胱癌依赖于膀胱镜检查或经尿道切除标本活检找到肿瘤细胞,也可尿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并排除肾脏肿瘤而确诊;T2期以上者预后明显差;局部治疗在膀胱癌中起重要作用,全身化疗有效率较高,新药健择在膀胱癌的化疗中有效率较高,综合治疗也是治疗膀胱癌的重要手段。

献花(0)
+1
(本文系8442164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