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频Q表电路

 lll2168 2012-10-09
(上海市浦光中学电子小组)Q表是无线电工程制作活动中应用较广泛的仪器。它可以测量谐振回路的Q值、电感线圈的Q值和电感量、分布电容;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损耗角,以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高频回路的并联及串联有效电阻,鉴别磁性材料的优劣,测量变容二极管的参数,还可代替高频信号发生器。
电子管式的Q表,其功耗大、体积大、用材多,工作时要预热,表头有零飘。改用晶体管做Q表,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这里介绍一种业余自制的手提便携式晶体管Q表,其体积为40×26×13(厘米);电源为交流或直流(12伏)两用;重7公斤;耗电约5瓦;工作不要预热;表针无零飘;操作方便。这种Q表大部分元件都采用通用元件,便于制作。为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附加了一个低频文氏电桥,以调制高频信号,可以输出调幅及等幅高频信号,或1KHZ低频信号,收到一机多用的效果。
一、Q值测量原理
由于高频集肤效应,电抗元件的损耗电阻随频率升高而增大。电感、电容或整个调谐回路的品质因数用符号“Q”表示,它是指振荡一周期内能量储存和能量消耗之比,可以用元件的电抗和损耗电阻之比表示:
    Q=XC/R=XL/R
对调谐回路来说,用回路参数表示则为
    Q=1;RL;C
在串联谐振回路中,回路两端的电压U和电容两端的电压UC的关系为:
    UC=Q·U         Q=UC/U
在图1中,将信号源的幅度调节到一定值,用一交流毫伏表来测定U。另外再用一交流电压表测量电容两端的电压UC。UC为U的若干倍,即为Q值。如果在电压表UC的标尺上改以Q值刻度,则可直接读出Q值。这就是Q表的测量原理。
二、晶体管Q表的结构和设计特点
本表结构如图2方框图所示。其中的U表就是前述信号源电压的定位表;Q就是测量UC时以Q值标示的Q值表。本表扩大量程是靠调节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当分压器(图3)上端电压为250毫伏时为Q×1,满度Q值为150。当此电压调节到125毫伏时为Q×2,表上Q值读数将乘2倍。量程便得以扩展。下面分别介绍本表各部分的设计特点。
1.场效应管振荡器:用结型场效应管3DJ7装一个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见图3),在各频段都能获得良好的正弦波。对电源电压、偏置耦合元件要求都不严格。信号必须从线圈上端取出,从各抽头取出的波形则欠佳。如发现输出略有失真,可在源极串入反馈电阻(约数十到数百欧姆),就能有效地改善波形。输出信号幅度用电阻组成分压器进行调节。如发现高、低端振幅相差悬殊,则可改变耦合电容或在电阻上并接电容加以解决。为减少谐波,振荡部分和分压电阻要分别接地。电源采取二次稳压,以减小频率漂移。
2.增益可调高阻抗输入级:场效应管振荡器不能象电子管直接输出125毫安的高频电流,需要将信号放大。为了将振荡信号不失真地传输至宽频带放大器,选用了高频特性较好、跨导较小、ISD饱和电流较大的场效应管担任输入级,获得了较大的动态范围和良好的频响。它的输入阻抗高,加给前级的负载不重,对振荡波形的影响小。
场效应管的I~V输出转移特性是非线性的,其跨导随偏压的工作区域变化而变化,如图4。3DJ2~9型场效应管的跨导在偏压VGS为-2~-3伏时接近0,即几乎无放大量;而当VGS为-0.5~-1伏时,放大量最大。如输入信号幅度不太大,与偏压移动相比可忽略不计的话,只要改变直流栅偏压,以改变其工作区域,就能有效地控制其增益,其对应变化关系大致如表1所示。
                                            表1
VGS(V)   0  -0.5   -1  -1.5  -1.8   -2  -2.2  -2.5
gm(mA/V) 3   2.7  2.2   1.5   1.1  0.7   0.2   ≈0
由于是直流控制,所以对控制电位器的位置、引线要求也不甚严格。实验证明,偏压变化±0.5伏,即可有效地调节增益,从而达到控制输出,使定位电压从250mV调节到125mV,从而改变Q值的量程,从Q×1变为Q×2。
3.宽频带放大器:为了在50KHZ~50MHZ的宽频带范围内不失真地均匀放大高频信号,设计选用了一级共发(3CG17B)和两级共集(2G711和3DA90)接法的直耦放大电路。为改善频响,负载电阻取得较小,全部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又将静态电流取得较大,以保证有较大的动态工作范围。各级的工作点和偏置元件经过多次实验选定。逐级都严格地退耦。
4.仪表标尺的线性:定位表和Q值表都只能指示直流量,因此要求将被测信号检波成直流。先后试用2AP、2AK等检波二极管都不合用,标尺线性极差,尤其在小信号时明显偏低。最后采用反向二极管检波,其特性曲线如图5。利用它在正向400mV以下不导通,而反向则十余毫伏就导通的特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反向压降小而高频特性良好,但被检波的信号电压必须小于400毫伏。当Q值指示时,因谐振后的峰压较高,所以用两只反向二极管2BF1串联,可以在800毫伏以下正常工作。
定位表用500μA电流表,其内阻约为150Ω,所以电压灵敏度为75mV。对2Ω的分压器而言,分流很小。本表定位电压取为250mV,其峰值不超过反向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检波后再经一分压电阻送入LC调谐回路。
Q值表采用50μA表头,其内阻为4KΩ,电压灵敏度为200mV,它对场效应管的输出阻抗来说比较匹配,而用内阻150Ω的表头则负载太重。
5.高阻抗隔离放大:电子管Q表用电子管二极管检波,其交流内阻很大,对回路的分流甚微;而晶体二极管的阻抗比较低,不能直接检波,为了提高输入阻抗,减小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仍然采用场效应管进行隔离放大。将回路电容器上的电压先经50MΩ高阻电阻再送到场效应管3DJ2的栅极。经放大后的信号从漏极输出进行检波。这样不必再进行差动放大,就能消除电子管Q表中指针零飘的现象,也省却了调零手续,减少了面板上的旋钮。
6.稳压电源:电源进线加了双路LC的π型滤波器,防止外界高频干扰。稳压部分用了大电容滤波,并加了一组辅助电源,采用6V左右小稳压管,进一步提高了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不装电源开关,利用电源插头来通断电源,以免窜入干扰信号。
三、元件选用
1.晶体管:本表场效应管都采用结型场效应管,3DJ2~3DJ8基本上都可使用。只要fm(最高振荡频率)>100MHZ,都能用作振荡管。宽带放大器和Q值指示输入级的管子则要选择频响较好、漏源饱和电流较大、跨导较小的管子,如3DJ2H、3DJ4H或3DJ9H。
宽频带放大器对高频三极管的频率参数要求比较高,要求fT>200MHZ,高些更好。3CG17可用3CG21、3CG22、CK-1等代替。2G711可用3DG12C等中功率管代用。末级大功率管3DA90可用特性相近的3DG12配对并联使用。虽然末级电流较大,但电压的峰——峰值仅800mV,所以Vce只要大于2V就能正常工作。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IC为:3CG17—8mA;2G711—40mA;3DA90—250mA。末级用3.9Ω限流电阻限流,用电容将集电极交流通地,其功耗约2瓦。如用3DG12,则应加大限流电阻。
2.频段开关:采用8×2互锁琴键开关选择频段,其优点是转换方便,直观,能利用其常闭触点将电感自行短路,以免吸收邻近频段的信号;缺点是分布参数较大,引线的安排比较麻烦。或者也可使用普通分线开关或鼓轮开关。振荡管也可公用一只,以降低造价。
3.振荡回路元件:如果振荡器频率刻度自定,则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规格的双连可变电容器。高频段用一组,如容量仍感太大,可拆去几片动片,如有差容的更好。低频段则两组并用。频率覆盖及电感参数可根据f=1/2πLC进行计算。计算时要考虑几个pF的分布电容对高端的影响。相邻的频段要使频率有重叠点。本表安排有七个频段,根据需要也可少装几个,以简化制作。
电感线圈骨架最好采用高频瓷,以减少频率漂移。磁心用NX-20。由于磁性材料的离散性较大,选购磁心后应经高温老化,然后绕一只线圈,分别测其无磁心时电感和有磁心电感,求出其导磁率。然后计算线圈圈数。对抽头比要求不严格,从1/8~1/4均可。线圈起端可以放在下端接地处。这样电感量不符合要求则可任意增减。对频率精度要求并不太高,但每个频段中的电感测试点一定要用频率计校准,误差应小于1%。这样才能提高电感量的测试精度。
4.分压器:采用QBG-3型产品Q表的方法,将2Ω的电阻丝折叠,中间垫云母片,改变其厚度,即可改变各线段间的分布电容。当频率升高时,其容抗则并联在上段电阻上,提高了抽头点的分压比,若定位值不变,则谐振回路两端的电压就略有提高,用以补偿高频测量时Q值的低落,虽然这种补偿是非线性的,但也有一定补偿作用。分压器也可用1Ω的电阻丝,在0.04Ω处焊出引出线,最好能用电阻电桥校正需要的阻值,但这种结构的电感性较大,可在1.96Ω一段并一小电感,在高频得到一定补偿,适当提高抽头点电压。如无条件测量,也可根据导线长度来确定抽头点。用串联谐振法测Q值,各种Q表,其误差在不同频率从7%到20%不等。业余自制Q表能对电感的Q值作出一定的判断或比较已能满足要求。常用器件的Q值约在200以下,所以对谐振可变电容及分压器的精度并不必苛求,何况Q表更为广泛的用途是测电感量、电容量等各种功能,作这些测量时,定位值是不影响测量精度的。
四、工艺要求
本表的面板见图6。
整个宽频带放大器必须充分屏蔽,逐级要用电解电容、磁片电容并联和色码电感组成LC退耦电路,否则易产生低频或高频自激。元件的安装、退耦均和电视机高频头相近。该放大器的电源引线用穿心电容引入,即在2G711集电极接一个2000pF电容到地。并用金属编织线接地(图中未画)。电阻应卧装,元件引线要尽量短。分压器要直接接在末级功放管的射极,因高频时一、二厘米的引线也有很大的感抗,加以末级电流峰值有几百毫安,引线稍长即会造成功率损失。
整机调试时最好用数字式频率计校正振荡频率,用高频示波器观察振荡及放大后的波形,应将谐波尽量消除。确定定位表要用超高频毫伏表多点测量,力求高、低端兼顾。确定Q表刻度时(Q值表标尺是非线性的,不能直接用表面上现成的等分刻度),也要从小到大多点测量。在测量高频振荡时,仪器、探头的影响、引线的长度和输入阻抗都不容忽视,否则极易产生误测。
调谐可变电容的残感是Q表的薄弱环节,有待专业元件厂及早解决。而对业余制作来说,可变电容即使不镀银,其Q值也足够大了,不至影响回路的Q值。如Qc远大于QL,则Qc可忽略不计,回路的Q就近似等于电感的QL。一般空气电容Q值达数千,所以可以选用普通的500/40pF双连。根据指定的测试频率和可变电容的容量,定出相应的L刻度。C-L的刻度直接影响测量电感、电容的精度。
五、常用测量方法
1.测电感线圈Q值及电感量:先将振荡器按照电感测试表(表2)所示指定频率调整到该点。然后将定位表调到Q×1处,再将被测电感线圈接在“Lx”接线柱上。转动测试回路可变电容至Q表指示最大。此时的Q值即为该线圈的Q值。如超过满度,则将定位表调节到Q×2处,再次调测试回路可变电容至谐振点,此时的Q值读数乘以2即为该电感的实际Q值。此时L-C度盘上的电感指示数乘以表2中的相应倍率即为其电感量。
          表2  电感测试表
被测电感     倍  率   频   率
0.1~1.0μH  ×0.1    25.MHz
1.0~10μH   ×1      7.95MHz
10~100μH  ×10     2.52MHz
0.1~1.0mH   ×0.1    795KHz
1.0~10mH    ×1      252KHz
10~100mH   ×10     79.5KHz
2.测电容量:先按测电感法测任一电感,当谐振时读出可变电容读数为C1,然后将小于460pF的被测电容接在“Cx”接线柱上,调整可变电容使回路重新谐振,这时的电容刻度为C2,则被测电容C=C1-C2。
3.调整收音机:将被调收音机靠近本Q表。开启振荡器并先后调到中频、低端频率和高端频率,调收音机的相应调整元件,如Q表振荡器是等幅输出,可听到鸟叫的差拍声。如加低频调制后,则可听到低频信号声。校正中频时,收音机的调谐频率应调到最低端,最好将本振回路短路。统调时要将收音机调到指定三个统调点分别进行跟踪。
                                    表3  各管工作点电压、电流值
            3DJ7H    3DJ2G    3CG17B   2G711   30A90    DF104    3DG27    3DG6   3DJ2
                                                                                (3DJ9)
S(e)(V)   1V(不定)  2V(变化)     10V   2.8V     0.5V     12V     12.7V     6V      1V
G(b)(V)       0        0        9.3V   3.5V     1.2V   12.7V     13.4V   6.6V      0V
D(c)(V)      7V     7V(变化)    3.5V    12V      11V     18V       18V  13.4V   11.5V
ISD(IC)(mA)                    6.5mA   40mA   250~300mA   
4.选磁性材料:将各种不同磁心或磁棒分别装在线圈内测其Q值,即可将Q值低的损耗较大的剔除。
最后将本表主要技术指标介绍如下。
    Q值测量范围:  15~150;30~300  误差±15%
    电感测量范围: 0.1μH~100mH     误差±5%
    电容测量范围: 1~460pF           误差±2%
    振荡频率:     50KHZ~5MHZ      误差±2%
                   电感测试点        误差±1%

3.jpg (90.96 KB, 下载次数: 156)

3.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