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陶艺简说

 茶香飘万里 2012-10-09

  日本的陶瓷器皿历史久远,大约在一万年前,日本就有了不同样式的土器,绳文土器、弥生土器等。 其中绳文土器是低温下烧制的很厚的黑褐色的土器。弥生土器则是在高温下烧制的较薄的红褐色的 硬土器。陶器的产生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日本陶瓷绘画色彩绚丽、构思大胆,设计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趣味高雅的陶瓷,使日本陶瓷更加闻名于世。

 
  奈良·平安时代(公元538年至公元794年)的陶器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三彩和绿釉的低温铅釉陶,一类是高温灰釉陶器。前一种是中国唐三彩和朝鲜半岛绿釉陶器影响下的产物,主要有以正仓院三彩为代表的奈良三彩和绿釉陶器等彩釉陶。文献记载它们在当时被称作“瓷”、“瓷器”或者“青瓷”。后一种则是从8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在日本爱知县的猿投窑,在当时被叫做“白瓷”。它们是日本最早的施釉陶瓷器。
  奈良三彩以后,日本大约近500年没有再制造陶器。这期间日本全国制造的是被称为须惠器的、坚硬、烧透的灰黑色土器,但这种土器到了平安时代末期几乎也消失了。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奈良三彩口钵)

 
  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京烧:
  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总称为京烧,其中产自清水寺门前的被称为清水烧。后来附近聚集了许多著名的窑厂,所生产的陶瓷器就统称为“京烧·清水烧”。京烧质地细腻,色彩和谐。盘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工艺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纪念品。

  日本京都制作陶瓷的历史悠久,其制陶始于8世纪,至17世纪时已达到了鼎盛时期,汇集了众多的名家高手,还曾发展出多种流派,统称为京烧,但现在只有清水烧流传下来。清水烧,属于京烧中的一个派别,是日本的名窑之一。

  九谷烧(石川县金泽市等)和伊万里烧(佐贺县伊万里市等)等其他代表性窑业产地具有固定的技术和作品风格,而京烧·清水烧却不拘泥于此。

  京烧·清水烧包括两方面的制品,一种是被称为“土物”的陶器,一种是被称为“石物”的瓷器。京都陶瓷具有美观的造型和高超的烧制技术,制造的产品种类繁多。

  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制瓷业迅速发展,京都成为全国的一个陶瓷业中心。一位名叫野野村仁清的陶瓷艺匠首先烧制成功彩绘瓷,并且进一步增添金、银彩,使京烧的风格为之一变,由朴素转变为华丽。仁清的作品形制规整,图样新颖,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宫廷趣味。将京烧发扬光大的是乾山,他除了师从仁清学习陶瓷技法之外,还师从押小路的孙兵卫学习乐烧釉法,创作了釉下彩、釉上彩等各种瓷器。此后,光悦、颖川等历史上的制陶巨匠们都先后为京烧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1977年,“京烧”、“清水烧”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现在它的陶瓷制品包括诸多领域,有食器、茶道器具、烧香器具和装饰等等。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清水烧香炉)

 

有田烧:
  有田烧(有田焼ありたやき)是日本佐贺县有田町为中心出的瓷器。因为通过伊万里港输出也被称为‘伊万里(いまり)’ 。

  主原料来自泉山陶石,天草陶石。按瓷器的不同种类分别使用。

  作品按制造时期、样式,大体分为;初期伊万里,古九谷样式,柿右卫门样式,金兰手。还有贡皇室用品称为‘禁里样式’。  

  江户时代初期(1616年),在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各地开始瓷器成产之前,有田是日本国内唯一长期生产瓷器的地方。朝鲜的李参平在现在的佐贺县的有田陶土矿成功地烧制瓷器,便开始生产日本最早的瓷器。这种日瓷立即受到欢迎,人们把这种陶器就叫有田烧。

  1977年10月14日有田烧被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为传统工艺品。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有田烧)

 

九谷烧:

  “九谷烧”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中叶,相传是遵照本地统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开始制造的。当时,由于在此地发现了一种可以制作瓷器的矿石原料,前田利治便派遣工匠到瓷器生产地,即现今的佐贺县有田町,去学习烧瓷技术,并开始制造瓷器。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被称作“古九谷”。

  公元17世纪末,“九谷烧”曾一度停止生产;后来至公元19世纪,“九谷烧”又重新开始制造。“九谷烧”的独特风格,是它的绘画线条豪放、明快,颜色有绿、黄、红、紫、藏青色等五种。“九谷烧”的质地很独特,它有一点泛青色,这更衬托出绘画的特色。现在,“九谷烧”的制品有花瓶、食器、茶具、装饰品等,种类繁多。1975年,它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九谷烧梅花枝鸟)

 

【日本九谷烧专门贩卖网站对于九谷烧历史的解释】
  九谷烧:(又名九谷陶瓷)据说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明历元年(公元1655年)前后,加贺藩国的大圣寺藩侯叫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后藤才次郎在肥田有田的制陶有名的地方修行并引进技术,而且带回制陶工,在位于加贺国江沼郡的九谷村(现在的石川县江沼郡山中町九谷)里开窑制陶。其中这位后藤才次郎指导了一位叫田村权左卫门的人,那之后“九谷烧”才被创始。   “九谷烧”取名于“九谷村”,并且这个时期制造的陶瓷被称为“古九谷”。   

  它是继承自传统的修养的正规武士们藩、里的画匠们、还有就是后藤才次郎从长崎领来的朝鲜以及明朝的技术者、和有田的陶瓷工人们等同心协力制陶的智慧精华于一身,九谷烧经过采石、粉碎、筛箩、沉淀、成形、烘烤、素烧、绘画、施釉、烧制、彩绘后再烧制等十几道工序完成。古九谷烧瓷质温润,配色强烈,运用红、黄、绿、紫、青等五种颜色,大胆构图,线条自然流畅有力,形成豪放,秀丽,奢华的高品位独特风格。
  这个时代是世人称之为百花齐放的工艺美术时代,其中位于中心地的加贺藩侯前田家以其丰厚的财力,召集了全国有名的工匠,画家,制茶者们,制作出很多的优良工艺品。九谷烧是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经过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之后,九谷烧再次复兴于明治年间。明治政府为了增强国力,作为振兴出口产业的对策,把九谷烧作为第一陶瓷出口宣传品,在国内外的博览会上,屡显风采。   其中被众所周知的著名的工艺家有,金泽的内海吉造,阿部碧海,石野龙山,安达陶仙;能美郡的九谷庄三,松本佐平,松原新介,初代德田八十吉;江沼的竹内吟秋,前井一豪等。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九谷烧红凤凰文)

 

乐烧(しがらきやき):
  以烧茶器为主的乐烧在京都也发展起来了,本阿弥光悦制成了品味极高的茶碗。光悦被誉为是日本近世初期的代表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在绘画、书法、陶艺、著作、出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乐烧”可称得上是桃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茶陶,最初是由千利休定型,京都的陶工长次郎(?~1625)烧制而成。长次郎的父亲是来自中国或朝鲜(当时中、朝的陶瓷工艺都远较日本先进)的陶瓦工,父子同为丰臣秀吉的聚乐第工程烧瓦,从而与承担此项工程的千利休相识。后来丰臣秀吉称同窑的宗庆(长次郎的助手,乐家第二代常庆的父亲)所烧之器“天下第一”,并赐予“聚乐”的“乐”字金印与银印(在茶碗底部盖印自此而起,而长次郎作的所有茶碗皆无印),故后世称长次郎开创的这一茶陶流派为“乐烧”。

  正式的乐烧作品出现于天正十四年(1586)左右(《太閤》系列中在1560年就能买到乐茶碗,有悖史实),一开始就专为茶道服务,产品全部是茶具,其中绝大多数是茶碗,还有少量花瓶、水指(茶席上贮存备添用、洗刷之水的器具)等。

  乐茶碗根据釉色分为赤乐与黑乐两种。赤乐施红釉,是天正十四年前试烧成功的品种;黑乐施黑釉,黑中泛褐,富于变幻,给人以温厚的感觉。乐烧放弃了辘轳拉坯的制作方法,完全由手捏制,加以刀削成形,因而器形都不完全规整,正符合了佗茶道中不对称的审美。无论赤乐还是黑乐,都在素烧(胎土成形后不上釉而直接入窑烧制)后多次上釉(如此一来釉比较厚),再入窑烧成(所谓“二次烧”),工艺过程非常复杂、讲究。所以乐烧虽看似粗朴,实则精心制作之产物。尤其是黑乐茶碗,兼有天目茶碗的釉色之雅与高丽茶碗的造型之柔,又与深绿的末茶在色调上极为协调,极受千利休的喜爱(丰臣秀吉则不喜欢),并很快在茶人中普及。乐烧的出现,与丰臣秀吉暴发户式的黄金茶风、盲目追求“唐物”(由中国传入的茶具)、“名物”(自古传下来的名器)的恶劣倾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抗。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乐烧茶杯)

 

郝绘烧:
  在宽永时期(1624年——1644年)结束时,酒井田柿右卫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件涂釉瓷器,完成了赤绘烧。
之后肥前地区的瓷窑迅速发展提高。因而把它又命名为 伊万里瓷器。
这种瓷器不仅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九谷烧——缙云立木)

 

美浓烧
  进入江户时代,美浓烧作为平民的日常餐具广为需要,成为国内有数的陶瓷器生产地至今。日本歧阜县瑞浪市已有1300多年的美浓烧陶瓷制作历史。瑞浪市的陶瓷制作艺人们采用多种工艺和精细无机无毒釉彩,烧制窑温达到了1240-1260?C,而非通常的700-800?C,坯体所含金属经充分氧化,其中的金属含量远低于日本国家标准(铅2.5mg/L,镉0.25mg/L)和中国国家标准GB13121-91(铅7mg/L,镉0.5mg/L),生产出的陶瓷制品符合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在日本和欧美市场倍受青睐。我们平时使用的洋式餐具、和式餐具的大约50%以上实际上是美浓烧。
  日本著名瓷器美浓烧,各色图按搭配,并配有精致木盒,不仅做为餐具十分实用,还具有收藏价值。 
  美浓地区(现在的岐阜县)因为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粘土,所以自古以来就出产陶瓷。相传在公元7世纪,当地就曾构筑陶瓷窑,并生产一种叫做“须惠器”的土瓷器。后来,当地的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罕见的巨型陶瓷生产地。现在制造的日式陶瓷食器产量占到全国市场的60%以上。

  1988年,“美浓烧”陶瓷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玻璃器皿:
  冲绳所在的琉球群岛一向以玻琉制品而著称。二战后,人们从战争的废墟中拣出了玻璃碎片,以此为原料加工各式玻璃制品。它们大多具有鲜艳的色彩,十分抢眼。至今,冲绳的玻璃器皿的制造沿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手法。另外,北海道的玻璃器皿也相当出名。

碧多萝器皿:
  日本的器皿向来以图案独特、做工精巧而闻名,“碧多萝”是器皿中的精品,自江户时代起它就是长崎独有的土特产品。“碧多蘿”源于葡萄牙語“VIDRO”。这种器皿极为昂贵,色彩独特,充满了异国情调。

日本陶艺简说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