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

 岁寒松柏520 2012-10-09
      
王朝颜色
 
       相较于自然遗存,世界文化遗产更讲求艺术之成就,讲求自然与人力的完美融合、人力对文明与文化的至高诠释。建筑、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成为遴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首要趋向。

       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者,计有二十六处。这是一列精气神十足的名录......

       数千年君王帝制,虽淤积出不少陈腐,却怎样亦抹不掉其恒久的人文光芒。光阴荏苒,君王帝制营建民族序列、伦理纲常,亦为后世留下太多教人记取的建筑符号。长城、故宫、兵马俑、布达拉宫、颐和园、天坛、明清帝王陵寝、高句丽王城、安阳殷墟...... 遗存今犹在,王朝风范、战火硝烟,千百年宫墙长路。历史的纹脉,总是愈久远、愈鲜活,亦愈清晰可触。

       帝王已逝,其修常在。这一列与君王帝制相关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个个气场威震、无分伯仲。我常以为,历史是件有趣的事,分明已湮散了许久,但只消走一段老祖宗铺就的青砖长路,抚一抚朱漆斑驳的门扉,檐下的廊凳还在、可凭可倚,老枝丫上新芽待发...... 岁月,以一种宠辱不惊的方式永远地活着,起承转合之间,时光便仿佛悄无声息地、瞬地、回来了......

  

北京故宫 /  中国五个世纪的最高权力中心、中国明清文明的无价见证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北京长城 /  最完整的防御系统、世界上最长得军事设施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  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  清王朝夏季行宫、庞大宫殿建筑群、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罕见之历史遗迹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西藏布达拉宫 /  吐蕃王朝政治中心、藏式文化精华之作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北京颐和园 /  中国现存最完整之皇家行宫御苑、晚清紫禁城外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中国近代历史重要见证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北京天坛 / 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中国古代宇宙观在建筑样式上的完美诠释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明清帝陵 /  中国封建帝制世界观与权力观的阐释、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 /  李冰治水、利在千秋,战国蜀郡立下的伟大水利工程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辽宁高句丽王城 /  历史早期都城与墓葬、已消逝的高句丽文明之见证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河南安阳殷墟 / 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经甲骨文考古发掘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王朝颜色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1) - 三味小筑 -


镌石成佛  

       临崖开凿、遁世隐修。起于印度的石窟建制,从北魏至大唐,一路引进黄河流域,生根生息。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便有四处石窟。

       石窟文化,胎出印度犍陀罗,但却又融入大量中国审美意趣。今日所见之鼎盛石窟造像,多为魏唐时期营刻,造像亦好、壁画亦好,人们按心中的信仰镌刻,一刀一轮廓、一笔一神色,世代传承不息......

       曾在莫高窟与龙门石窟徜徉瞻仰。踏进龛室的刹那,震撼于幽暗中的豁然庄严。有如连环画般的壁画是活的,天上与人间的故事正静默上演;造像静立,眼神中直透一种将人看穿的能量。墙角壁侧,一列列供养人的名字赫然在目,你并不认识他们,但你分明感觉到源自他们心底的力量,一份关于信仰的安稳...... 尊卑无分、老幼无分,所有的人们在这斗寸大小的窟室里,达成无限大同。

       我始终以为,石窟是一种特别的艺术。作为历史遗存,它不如书画、器物那样直接了当地传达一个时代的民生风貌、审美趋向,但它却在更深的层面,描刻人之内心寄托,一种叩求、一种解脱、一种精神景象。这样的描刻,且深且厚、曲径通幽。

       峭壁断崖,镌石成佛。西域佛教思想在石窟演变中逐渐汉化,成为先人心中一幅别样的图腾......

 

敦煌莫高窟 /  丝绸之路、宗教与文化之交汇,无可估量的石窟瑰宝

镌石成佛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2) - 三味小筑 -

重庆大足石刻 /  9-13世纪系列石刻、完整映射佛道儒和谐共处的社会景象2011年12月06日 - 三味小筑 -

河南龙门石窟 /  魏唐时期代最具规模造型艺术、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

镌石成佛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2) - 三味小筑 -

山西云冈石窟  /  5-6世纪杰出佛教石窟艺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经典杰作

2011年12月06日 - 三味小筑 -

 
构木为巢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建筑占位不在少数。赏中国建筑,实乃美事一桩。单体、院落,直至园林、城市规划...... 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乃至境界,始终在中国式建筑中充盈。

       中国人最初的居所,起于天然崖洞。从凿石穴居、到构木为巢,直至后世精良缜密的古典建筑典范,中国式建筑始终恪守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从未更易......

       木构式建筑最早现于南方,不断改进后,木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灵魂。而瓦的出现,为木构架建筑解决了防水的技术问题,中国式建筑由此达成完整。中国式文化,农耕为本。即便阶层有异,都未曾撼动耕作的支配地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便是农耕文化教给我们的民族特征,这是一种务实求真的群体趋向。农耕文化以其深刻的影响力,无孔不入地左右社会生活之各个方面,世代贤哲亦由此生发,倡导利无幸至、力不虚掷之精神。中国人理性、实用的理念由此渐成,且根深蒂固。

       务实求真,亦在建筑上体现无遗。因为信奉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中国古典建筑极注重结构上的真实性,梁、柱、椽...... 一切的结构传承关系清晰明了,绝少刻意装饰,看似装饰的构件,亦是有着最原始的力学需求,而绝非无用摆设。所有的雕琢恰到好处、内敛而节制。

       因为节制,因为理性思想的统治,中国古典建筑并不一味求高求大,即便是庙宇殿堂,亦没有教人仰首兴叹的超尺度。所谓超高超大的超尺度,是西方社会在迷狂神学之下产生的追求,而这,并不为中国建筑语言体系所兼容。中国建筑亦讲求,但这个大,是建立在小尺度上的大,人在其中,足能感知一种安定的亲和度。这个,是以院落为中心,步移景异,不断衍生、不断曲径通幽的妙......

       建筑的性格,亦一如既往地渗透在中国式园林中。无论豪富铺张、抑或穷困文人,对茅舍菜园的追求都是主动的,在一方园林里,他们恪守表面消极但内心积极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试图把自己融进清风薄雾的英雄气息。内心的含蓄化为园林中的林泉境界,廊、亭、石、草、水....... 自然山水在园林中得到简化,大巧若拙。

       化解忧伤、躲避烦险...... 自古,中国人在园林中投入的情感,深厚到教人无法细数。而中国园林的语言,亦如同建筑性格一样,在人们性情善变的背景下,进退自如......

  

山东曲阜孔府 孔庙 孔林 /  历代帝王对孔夫子推崇备至,造就包含152座殿堂的孔府建筑群落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北京周口店 北京猿人遗址 /  中更新世时代新人类遗迹,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罕见实证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  宫阙庙宇,元明清三代世俗与宗教建筑的至高成就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云南丽江古城 /  城市规划与自然地势巧妙融合的典范之作,至今鲜活如初的古老供水系统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山西平遥古城 /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取法自然的文化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  独特的民居文化遗存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澳门历史城区 /  完整保留澳门四百余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现存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中西式历史城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广东开平碉楼、古村落 /  集居住、防卫、建筑美学于一体的特殊建筑体,跨地域的迁移文化之遗存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福建土楼 /  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  九个朝代的建筑遗存,传递中国古代建筑对礼仪、科学、技术与教育的专注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全纪录(3) - 三味小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