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文化自觉”研究中的关键词(三)

 東泰山人 2012-10-10

谈谈“文化自觉”研究中的关键词(三)

 

原创 東泰山人

 

 

正确认识自己文化的发展目的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文化自强。这当中,同样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注意。

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被人类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领先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虽然缓慢了,但其独特性仍为世界所称道,在世界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就认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同时,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这一鲜明特征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能够博采众长而生生不息。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能使中华文化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作了全面总结。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具备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就一定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我们党在文化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着文化实践的重大转折与进展,并为新阶段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0多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对文化的地位作用、性质和目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范畴和理论判断,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规律性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正逐步形成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是文化的战略性。在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文化的战略性认识,是我们党在文化理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这表现在不断从新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不断作出新贡献。从国家实力的高度,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文化是社会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从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要目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确定文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是文化的先进性。在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范畴,并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在文化发展理念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在性质内涵上,提出始终代表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根本任务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核心内容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大力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原则方针上,提出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拒绝抵制腐朽文化。在继承发展上,提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些都体现了对文化发展丰富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为文化建设明确了根本方向和根本要求。

  三是文化的商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文化生产力、文化市场的范畴,明确一些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和产业的属性,对文化产品作意识形态和商品二重属性的区分,进而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这是我们党在文化理念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由此实现了一系列的观念和思路更新:在发展战略上,强调文化与经济的统一,把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的趋势,提出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在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必须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发展思路上,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统一,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在发展标准上,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明确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些认识的深化为在实践中加快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广阔空间。

  四是文化的权益性。从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功能到立足于人们内在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提出文化权益的范畴,把文化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是我们党在文化理念上的另一个突破。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表明了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根本目的,强调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服务人民为根本,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途径,强调适应人们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着眼于权益保障,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民热切愿望与根本利益的深刻把握和自觉回应,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五是文化的创造性。从文化的本质特征出发,深化对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提出文化创新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文化理念上的又一个突破。在文化的创新本质上,强调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要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文化的创新动力上,强调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在文化的创造主体上,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这既是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自觉弘扬,又是对文化探索和创造具有深远意义的理念创新。

  这一系列的理念创新,是我们党对文化实践进行理性探索和理论升华的成果,既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又需要自觉运用于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国的文化建设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自觉把握和领导下进行的,也是广大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共同推进的,它产生的文化成果和深远影响是巨大的。从30年来文化发展的实践进程来看,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动了从精神文明建设到文化建设的延伸与拓展,实现了文化发展战略的转型,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战略保障和引导力量;在文化市场层面上,推动了从事业到产业的延伸与拓展,实现了文化发展的资源配置、发展格局、市场主体的多层多元,为文化发展拓展了空间,增添了动力;在文化内容与产品层次上,推动了从主旋律到多样化的延伸与拓展,实现了主导与多样的并存、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必须看到,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重要的责任。当前,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势中,在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发展面临着崭新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自觉深入文化发展与改革的生动实践,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推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文化自强。中国生产的产品,到世界各地都能买到,这一方面为中国创造了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率,但同时也简化了中国的形象。一些外国人想到中国的时候,总是先想到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中国成了一个物质中国,包括以前从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也都是茶叶、丝绸、瓷器、工艺品,等等——都是物质,不重视文化输出,这就给那些外国人造成了一个印象,以为中国只生产物质,物质和手工是中国最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标记,这是一种错觉。
  按照梁启超的研究,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十年,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从鸦片战争到同治年间,中国人首先感到自己在器物上有所不足,于是就想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这就有了洋务运动,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佩伦、张之洞等人。第二次是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到民国六七年间,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一些人,看到了中国在制度上有所不足,就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辛亥革命便是标志。第三次是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开始看到中国在文化上有所不足,对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感到失望,所以就发动了新文化运动,要革中国传统文化的命,全面向一种新的文化开放。从器物到文化,中国的社会改革走了一条从外到里的道路,直到把问题落实到文化上时,内在的病灶才被真正发现出来。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引进一种新文化,从而轻视自身文化的根,这在五四一代先贤身上,你不会有什么不妥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是国学功底很好的大师,他们虽然批判传统文化,但对传统文化并不陌生,他们的批判里面,其实包含着建设性。但几十年后,一种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危机就开始显露出来了,传统的丢掉了,新的文化我们又没有学来,即使学了一些,也发现和自身的生活、精神并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后,物质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文化的失落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和物质相关的话题,无非就是欲望、享乐和消费。别人一想到中国,就想到中国的物质产品,而不太会想起,中国是一个生产过孔子、老子、唐诗、宋词和《红楼梦》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那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都被人忽略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不仅西方对中国有了很大的误解,就是中国人自己,也不太看重自身的文化传统了。
        
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了,现在到了该反思自身的文化问题的时候了。如果找不到一个文化的出口,来满足中国人对现代社会的想象,中国人精神的断裂、心灵的荒芜,就势在必然。很多出过国的人都记得,中国游客几乎是所有游客中最肯花钱的,但一些中国游客却没有给人留下多少美好的印象,在社会公德的维护上,明显要逊人一筹,可见一个国家光发展经济是不够的,经济的强盛,并不会马上带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政策如果对路,经济发展可以立竿见影,但文化发展不同,它需要有很长的时间酝酿、生长,才会见成效。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来看,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内在诉求,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张力的拓展,我们只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各级党和政府在决策执政中的文化自觉、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海纳百川中的文化自觉,才能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找到新的着力点,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〇一二年十月在广东第二次“文化自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讨会上的发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