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职场做绅士?还是做斗士?

 大漠胡杨968 2012-10-10

人在职场做绅士?还是做斗士?

  列位职场朋友,今天的故事,来自于一位北方的后生,姑且称之为磊。磊,名字里尽累积着一块一块的石头,这些石头如果是他职场生涯写照的话,是代表着坚固和沉稳?还是代表着堵塞和压抑?磊磊的回答则是:是光明磊落的磊。

  职场人光明磊落的品质,到底是会成为一个能见度太高,无遮拦的射击目标?还是会成为一种吸引大家走近,走进,并成为一家人的正能量源呢?

  人在职场,相互之间到底要保持多远的距离,才既避免成为设计目标,又能发挥出正面能量呢?下面老刘根据磊提供的文字材料,加以点缀修剪,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给大家讲一讲。

  职场人讲述:

  初入单位不知该戴一副怎样的面孔若干年前,我是一家小店的店主,我是个没什么创业雄心的人,自己也觉得不具备多少独立创业的素质,于是就放弃了小店,进入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刚踏入新的职场,我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过去在自己的小店,无非就是进货、卖货这两条简单的人际轨道,而到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单位,我的人际圈子模型从扁平型到蛛丝型,面临的关系复杂多了,我该在这个职场具备怎样的姿态呢?

  同事不是敌人也难成哥们有在职场打拼多年的朋友热心给我忠告:兄弟,如今进入大队伍了,前后左右都是人,你得学学刚刚进贾府的林黛玉:不要多走一步路,不要多说一句话。同事们虽说并非个个都是敌人,但也并非个个都是朋友,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可以做朋友。你以为像过去在学校那样结识一班哥们,大伙之间有什么说什么,那可不行了,人一多,人心就散了,我们不是做老板,不可能说队伍不好带,但作为马子,可以说队伍不好跟了。

  最后,朋友给我的建议是:对同事,还是戒备一点好,矜持一点好,不要走得太近,万一不留神说了不该说的话,尤其是跟不该说话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有可能你就在职场中箭落马,丢了饭碗。

  朋友的话,顿时让我觉得刚刚踏入的职场烽烟四起,四面是群狼环伺,每个角落都充满冷箭、暗枪。于是我暗暗地在心中戴好头盔,穿好防弹甲,握好武器,随时准备躲避袭击、冲击和打击。

  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个梦想:朋友虽然把职场描绘得很险恶,但我至少得保持风度,不要因为小事就和同事翻脸、吵架,那种和同事在办公室因为一点利益就吵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在我看来,真的很丢面子,很没风度,我不能做一个职场斗士,但至少也得做一个职场绅士吧。

  然而,上班后不久的一个场面,对我的心理冲击很大,让我觉得自己在保持职场形象方面已经迷失方向。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我看到两个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同事,都是大老爷们,在办公室里像猛兽一样咆哮,两人一面互相拍桌子,一面大声数落对方,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引来了几乎全单位的人围观,整个上午,办公陷入瘫痪。

  他们的语速都很快,我在一旁无法听清楚,我当时的情绪确实有点小崩溃,我无法想象他们两个都是每天中午在同一个办公室吃外卖盒饭的同事,有时候大家一起泡吧,他们两个一起也还喝得挺high的,没想到这次吵架和喝酒一样high。

  在小崩溃之后,我又产生一种对之鄙夷的心理:大老爷们的,犯得着吗,在办公室吵架多难看啊。忍一忍,有话好好说,就能死人吗?

  我并不是个喜欢打听八卦消息的人,但在职场上,总有一些热心人士,将信息无私地传播给你,生怕你在八卦信息方面被边缘化。

  事后,有同事对我透露:原来,在两位吵架的同事中,有一位辛辛苦苦熬了三天三夜做的文案,居然被另外一位轻轻松松窃取了,而原创者在主管者面前无法证明这一事实,因此发生了这场争吵。

  这件事情,让我的情绪有点“灰”。刚踏入职场时,朋友奉劝我要与同事保持安全距离,这已经让我对职场产生一种冷飕飕的心理效应,因此我决定用绅士风度来保护自己。而矜持的态度,应该是一个能让自己免于攻击的安全系统。

  矜持未必是保护手段然而,两同事吵架的事情又让我对矜持失去信心,没想到在职场还有这么血淋淋的近距离厮杀,刀光剑影的搏杀,当你辛辛苦苦做好的文案被职场梁上君子剽窃后,你还能保持矜持的绅士淑女风范吗?

  我是个平和的人,放弃小店这个职场模式,进入单位的职场模式,没想到短时间内就让我不知所措,到底是做矜持的绅士,还是做一个彪悍的斗士,其实两者都和我平和的人生态度相矛盾,我犹豫着,纠结着。

老刘插话:

  角色变化需要的是坚强的心灵对于磊的陈述,我没有资格进行指点,我只有一点表示感同身受:在职场,在办公室,要拿捏角色的变换尺度,要心测同事间的安全距离,不仅需要经验,也需要强大的心灵,也就是说,在绅士和斗士的角色变换之间,你要承受得住。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职场里有一种生性很平和的人,他们虽然不奢望和同事们称哥们,做兄弟姐妹,但也希望保持一种平和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很怕翻脸,很怕要和同事兵戎相见。生性平和的人,总觉得翻脸是件很辛苦的事,因为一旦和翻脸的同事狭路相逢,譬如在电梯里,是打招呼呢?还是冷眼相看呢?如果不打招呼,那有悖于他们平和的本性,如果打招呼,又实在不心甘。和翻脸的人共处是一个难题。

  所以说,在职场,要实现从绅士到斗士的转化,真的需要坚强的心,说具体一点,翻脸时要下得了决心,但需要风度时,又要忍得住那颗不忿的心,说得长远一点,历来能办大事的人,既不怕翻脸,也不怕赔笑脸,当然,我这不是教你诈,而是教你的职场心态有柔韧性,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保持风度为上。而集绅士和斗士于一身的这种状态,不是说来就来的,还是在职场慢慢修行吧。

  职场感悟:

  俗气一点无所谓 该战则战该和则和感谢职场,实践和观察就是最好的老师。几年的工作实践下来,让我心中的这个纠结完全消融了,我也释怀了,虽然我还没有人到四十,但在职场至少可以说是“不惑”了。

  首先,没必要做矜持的绅士,因为你一摆开矜持的架子,没有人会认为你是绅士,你只会暴露你“装”的本质。
没必要装“好孩子”

  不妨放开人际上的军事分界线,安全线,其实职场岁月大都是和平岁月,战争毕竟是罕见的事。你不妨跟大伙一样“俗”,你和大家其实没什么两样,大伙爱发点牢骚,诅咒老板实行免费的加班制度,你没必要装“好孩子”,“模范员工”,附和着发点牢骚也无所谓,你半点牢骚也没有,大伙倒觉得你可怕;没有升职,忍看平辈成上级,你也没有必要装清高,在同事面前表现出那么一点点适度的颓废,一点点适度的酸溜溜也是安全的……总之,没有必要离群索居,没有必要装完人,完人其实不是人;也没有必要装酷人,因为在职场同事洞若观火的眼光中,你的酷其实只是一种木讷或者羞涩。

  撕破脸皮也看在不在理我有个老朋友,老大一把年纪还是科员,就和他离群索居,跟同事们不能融成一片,缺乏人气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呢,我对几年前那位吵架的同事也表示了认同和了解,你的原创成果被近在咫尺的人剽窃了,你还能保持多少矜持和风度?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我体会到:其实职场有时候是个千变万化的战场,有时候遭到突然袭击,实在不容你及时找到一种温文尔雅的解决方式,那么撕破脸皮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战斗方式。当然,你必须是在理的一方,敢于为自己利益斗争,那是勇,但去侵犯同事的合法利益,那你就是贱。

  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切身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旁观者,实在没有资格嘲笑和鄙夷那位利益被侵害的同事。人在职场,该战斗的还是战斗,该和气的还是和气,最没必要的是矜持。
专家指点:

  方寸与分寸之间

  著名策划人、情感作家、沙龙主持人 木每:

  万事都有角度、尺度与限度之分。人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可接受的尺度,最后是可容忍的限度,在这三度空间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人与人成长环境与先天素质基础千差万别,没有惯用公式可以套,人与人之间的智慧没有绝对真理。

  但是,有规律。这规律就是你要将自己的利益与发展友好而契合地游走在别人的三度空间里,掌握好别人的角度、尺度与限度。如案例所说,懂得了解他人的角度,通过换位思考来实现;对整个职场环境的他人可接受的尺度了解并运用;尽量不超越这个限度。

  这三度空间就是人称的分寸,从这三点理解,你就可以快速入门。但是懂得他人的分寸必须建立在对自己方寸之间的把控。职场之上,是人处理人情世故最集中的名利场,保持自己在各种问题上不乱方寸,才可能掌握与人相处的分寸。

  当然,自己的三度空间更应熟知,每当自己乱了方寸之时,暂且退回来,先看看,是这三度空间里哪个问题出错,哪个度数要调整,再去对接他人的三度空间,事情,便极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